眩晕鉴别诊断讲解
? 曾经于1年前有过类似情况,被诊断为颈性 眩晕和椎动脉供血不足,服药后渐渐好转。
? 查体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ENT未见异常
? 颅脑CT未见异常
心电图未见异常
? 头晕Dizzness ? 眩晕Vertigo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颈椎病或颈性眩晕 梅尼埃病 前庭周围性眩晕
头晕/眩晕的表现及概念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耳鼻喉科专家Chan.在论述头 晕的鉴别诊断时指出:“鉴于多种不同疾病过程中均 可能导致头晕(dizzness),患者对其症状描述,对于 确定头晕的病因至关重要”。应该要求患者使用 “头晕”以外的其它词语对其症状进行描述,因为 这对不同的患者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 常见词语包括:眩晕(Vertigo)、不稳(Unsteadiness)、 头晕(light-headness)、全身无力(generalized Weakness)、晕厥(Synecope)。
? 由此可见最常见5种病因分别为:
? 后循环缺血(PCI)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
? 偏头痛、高血压、精神源性头晕(焦虑、抑郁状 态)
? 研究表明,BPPV已成为眩晕患者最常见的一 种病因。偏头痛导致的头晕/眩晕(特别是老人 和儿童)也日益增多。因而在我们的印象中一些 眩晕病的病因,包括中枢前庭疾病(脑瘤、炎症)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
头晕眩晕的鉴别诊断
? 病历1.女性,52岁。发生眩晕、恶心、呕吐3年, 近半个月发作频繁,就诊。
? 三年前,无原因出现发作新眩晕、恶心。有时伴呕 吐,有时伴视物模糊,有时伴短暂意识模糊。发作 时畏光、畏生、喜静。发作不伴有头痛,发作时头 位变化可加重。每次发作2~3h,休息后可缓解。
一.头晕与眩晕区别
头晕
头晕、头沉 大脑不清晰感
头胀 头重脚轻 不稳感
睡眠障碍 食欲改变 心血管症状 糖尿病
恶心 呕吐
眩晕
运动错觉 旋转感
翻江倒海 摇摆不定 波浪起伏
下落感 不敢睁眼
眼震 共济失调 可伴复位体征
二.头晕/眩晕的病因分类
非前庭系统
前庭系统
心血管系统血压高低
周围性
心律失常、血液病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
梅尼埃病(Meniexe diseases) 病因:膜迷路积水、分隔内外淋巴膜周期性破裂、
内外淋巴混合前庭感觉纤维、钾离子麻痹
①四大表现:旋转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 吐
②反复发作眩晕,每次数小时 ③听力减退,随发作次数而明显 ④耳鸣持续性 ⑤耳内胀满感 ⑥温度试验,半规管功能低下 ⑦听力曲线高频下降
142例 23.47%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138例 22.81%
高血压 120例 19.83% 偏头痛 120例 19.83% 其它 (包括颈椎病、梅尼埃病、迷路炎、突发性耳
聋、帕金森综合症)共56例 26%
PCI 与头晕 基动脉
PCI的概念是由VBI演变而来,正逐步取代原来的 VBI概念
后循环缺血占缺血性卒中的20%左右,后循环又 称椎基底动脉,其血供特点为变异较多,侧支循 环较少,而且供应的神经结构极其重要,图示内 耳血液供应
BPPV ①头位变化时发作,起卧床、抬头或转头保持一定
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②每次发作以秒计算,多在10s以内。 ③发作时为眩晕 ④冰水试验、Dix-Hallpike诱发试验呈阳性 ⑤无听力下降及耳鸣,少数有恶心、呕吐
偏头痛性眩晕/头晕(migrainous vertigo)
①女:男=4:1 任何年龄均可发生,多发生在20~50 岁。
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等则已成为导致眩晕的一 些次要原因。
国外的研究也得到相似结论,2001年Neuhauser 等对神经科头晕门诊200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BPPV 占31% 精神源性占20%
偏头痛等占7% 2006年 Brandt等对5353例头晕门诊分析同样发
现BPPV是最常见原因
四.头晕/眩晕临床特点
⑥前庭功能正常或单侧半规管轻瘫。
精神性眩晕或头晕( psychogenic dizzness )
①眩晕或头晕的时间长,呈持续性,无变化 ②伴随症状多(躯体化症状) ③受外界及情绪变化影响大 ④患者愿意找到客观病因,例如颈椎病或供血不足 ⑤愿意穷尽检查和药物治疗 ⑥应行精神状态评估
前庭神经(元)炎 ①前驱症状,发作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②突然发作眩晕伴恶心、呕吐 ③眩晕多在1~2周减轻,3~4周缓解 ④可有自发性眼震,多向健侧快相 ⑤不伴耳鸣及耳聋,无中枢症状 ⑥温度试验一侧轻瘫或全瘫
内分泌病、糖尿病
梅尼埃病
环境及活动、高温中暑
前庭神经元炎
久立、过劳
迷路炎、淋巴管漏
癫痫、晕厥前状态
中枢性
头部外伤综合症
后循环缺血
脑梗、脑出血
药物影响、中毒
脑肿瘤
眼肌麻痹
抑郁焦虑状态
三.头晕/眩晕的常见及少见病因 北京海军总医院神经内科605例分析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nia PCI)
②发作:反复发作自发性眩晕,伴恶心,有时有呕吐 (吐后症状减轻)畏声、畏光、喜静、烦躁、少数可 短暂意识模糊,可有视物模糊。
③发作时间:持续1h内(数十秒至数小时),一般经过 睡眠次日好转。
④无或有明显头痛,头位变化时晕感加重,无方向性。
⑤或有偏头痛史,随年龄增长可出现偏头痛形式的转 变,例如儿童期表现为头晕/眩晕,青春期后表现为 偏头痛,进入老年期后再转为头晕/眩晕
? 颅脑MRI可见脑腔隙。 ? 报告:腔隙性脑梗死 ? ENT未见异常。
? 病例2.男性,52岁。因突发眩晕伴恶心6h, 入院。
? 患者早上晨起时,在床上向左翻身出现头 晕、视物旋转和恶心,随又躺下,再起时 又出现症状,故不敢起床,中午慢慢起床, 后来珍。目前头部不动时,眩晕不颤,转 头时容易出现眩晕。
椎基底动脉(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y VBI)
①过去称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现在被PCI概念所 代替
②患者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高血压、糖尿 病或高脂血症
③起病往往发作比较急,症状持续短暂〈24小时, 多数在1h之内,有时可持续数分钟或十余分钟
④症状包括眩晕、行走不稳、言语含糊、吞咽困难、 口周麻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