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方法的研究体操教学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课程,探索更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是体操专业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体操教学实践,针对体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提出应当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提高体操课的教学质量。
标签: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教学方法体操运动不仅能健美人的体型,而且能培养勇敢、坚毅、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体操不仅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是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的教学手段来完成大纲规定教学任务、提高体操课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理论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体育教学任务,实现体育教学目的所采用的工作方式。
体操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把一定范围的体操知识、技术和技能传授给学生的途径或手段。
科学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和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意义。
在体操教学的实践中,不同素质的学生对于体操动作的理解和掌握是大相径庭的。
因此,对于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对症下药。
一、体操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一)学生对体操运动缺乏兴趣体操有众多的项目和器械,有各种类型的动作,许多器械上的练习往往在处于“反常”的状态下进行,尤其是竞技体操的器械项目。
完成这些“反常”的、并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求协调一致与准确性极高的动作,均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由于器械体操运动本身存在的危险性,再加上有些学生体能素质差,对体操运动缺乏兴趣就成为了情理之中的事实。
(二)教学目标单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育目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范围内,体育教育工作所期望达到的要求、结果和标准。
体操教学目标也同样是体操教师所期望达到的目标,通常地说,体育专业普修体操要求基本掌握国家三级成套动作,体育专业专修体操要求达到掌握二级成套动作的标准。
体操教师只能根据体操教学大纲的要求,对所有的学生执行统一的标准,要求他们达到相同的教学目标。
但是,在实际的体操教学中,学生的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是参差不齐的,而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单一的教学目标显然是不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的。
比如,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好的学生很快掌握了动作的要领,如果教师仍然继续讲解动作,他就会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如去学习其他的技术。
而对于体能素质和技能素质差的学生,如果一味地讲解大大超出他的能力范围的动作,他同样会没有积极性。
(三)教师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学生的练习脱节体操教学中示范动作及其讲解是必不可少的的环节,但是在实际教学中,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
体操动作教学方法根据信息本身的传输及接受的途径,大致分为直观法、语言法、同步练习法等。
比较有成效的方法应当是灵活掌握多种方法,因材施教,因人而异。
由于体操动作本身具有的危险性,教师不仅要传授动作的要领、示范规范的动作,而且要时时注意保护和帮助学生的安全。
任何一个环节处理不当,就会导致“教”与“学”相脱节。
(四)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教师没有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在体操教学中,教师的示范、讲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配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骨干的带头作用,同样不能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任务繁重,而保护和帮助是体操教学的重要手段。
仅仅依靠教师面面俱到,不仅起不到突出教学重点的效果,而且教师很容易过度疲劳,不利于长期的教学工作开展。
学生骨干的发现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重点培养,有些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在这方面往往不能够很好地把握,没有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
(五)考试方式的单一,不利于提高学生掌握体操动作技术的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一般都是平时只分阶段学习,到学期末集中考试。
这种考试方式对于理论课的教学来讲,是比较有效的。
而对于体操教学来讲,对每一个动作的理解和掌握需要长期持续不断的反复训练才能够定型。
如果采用传统的考试方式,不利于提高学生掌握体操动作技术的质量。
二、改进和完善体操教学方法是提高体操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一)培养学生对体操的运动兴趣兴趣是人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运动兴趣是从事体育运动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为了诱发学生对体操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动机,除了从理论上给学生讲解体操特有的价值,对人体的作用,还应给予直观的心理影响,如看比赛、录相等。
另外,教师规范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也会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发其学习的意愿。
在教学过程中,按秩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采用多种辅助或分解教法,使学生较快掌握好难度较小的动作,就会产生因成功而带来的愉快情感体验,使其对体操运动产生欢乐感。
例如,在学习双杠肩倒立前滚翻的教学中,先让学生在垫子上做头手倒立前滚翻分腿起,或在双杠上放上小垫子或由同学保护帮助下做完整练习,进而达到独立完成动作。
(二)确定目标,有的放矢进行教学目标的确定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目标过易,学生感到不必要费劲就能轻松完成,对做这个动作的动机就可能会低;目标过高,学生感到难度大,心理紧张,乃至做此动作有恐惧心理,或因不能达到目标而产生不满意和失败感,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因此制定目标应稍高于能力,并经过努力就可能实现的程度。
如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在所教的两个年级、4个班的学生绝大部分在中学没有接触过器械体操,对单杠、双杠感到陌生,再就是身体素质差,对单杠、双杠等有恐惧心理,针对具体情况、在教学时让学生从基础动作开始,反复做单杠支撑单腿摆越成骑撑及双杠支撑摆动,前摆臂曲伸等练习,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加对器械的手感,把这些基础动作作为阶段性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按大纲要求的目标进行练习,采用这种有目的的、分阶段的目标教学方法,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三)精讲多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精讲”要求抓住主要环节,突出关键点。
如单杠骑撑前回环的主要环节在于储备能量阶段,关键点在于有一定的转动力矩,抓住了主要环节和关键点,骑撑前回环的动作要点可概括为:“撑”(提高重心、储备能量)、“移”(重心前移形成转动力矩)、“压”(身体前倾,加速绕单杠轴转动的速度)、“分”(抬头、分腿制动、双手握紧杠形成稳定支撑)。
“多练”就是要按照正确的技术要领,不断地反复练习。
体操动作的熟练牢固地掌握,是要经过上百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形成动力定型,离开了“练”的实践,一切都将是空谈。
在精讲多练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精练的讲解、标准优美的动作示范,往往激发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
如示范动作正确美观、轻松利落,既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形象概念,又可以消除学生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学生产生迫切的跃跃欲试的心理,增强其学习动作的信心,为较快掌握完整动作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因素。
教师还应该随时注意留心观察学生练习掌握动作的情况,及时对每个学生的进步予以肯定和提示。
如“好的”、“不错”、“稍好些”,对出现的技术性较明显的错误,根据情况采取个别纠错与集体纠错相结合的纠错方法,或集合针对所出现的不同类型错误的同学示范,集体对不同错误逐一纠正,共同讲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分析思考动作技术的习惯,又可以加快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和掌握。
(四)培养学生骨干、搞好课余辅导体操教学仅仅依靠教师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一批身体素质较好、掌握动作快的同学做骨干,课堂上他能起到示范、保护与帮助、辅助教师等作用,使教师对课作一般指导,而把注意力放到教学重点上,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利于增强学生自身练习的次数,增加课的密度,增强锻炼效果。
课后他们还能起到“小老师”和“辅导员”的作用,以弥补教师个别辅导的不足。
(五)平时考查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定期考核,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掌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加强对体操课的重视程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不断提高动作技术质量,对于教师可以帮助了解学生学习掌握体操动作技术的情况,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有利的根据。
为此,在一个项目或一套动作学生基本掌握之后,提前2-3周,向学生宣布考查考核时间、动作要求和评分标准,这样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有时间、有针对性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训练,不断提高掌握体操动作技术的质量。
参考文献:[1]王德华,肖玉梅.我国体育院系体操课堂教学质量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03).[2]商汝松.“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校开展体操课教学的理性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09,(05).[3]李红云.论地方性本科院校体育系体操课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08).[4]王宝权.体操课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的厌学心理之研究[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5).[5]莫伟彬,谭伯模.体操教学中学生恐惧心理产生的原因与消除的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3).[6]刘欣芝.体操教学激励模式及运用[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03).The Teaching Methods Research on Gymnastics of University-The Cases of Gymnastic Practices of P.E Department students(1995Y-2005Y) in Xinyang Teacher’s UniversityDaoyu Zhu(P.E Department of Xinyang Teacher’s UniversityHe Nan Xinyang464000)Abstract: Gymnastics is a major cours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in university. It is thenecessary duty that gymnastic teachers explore the more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quality, combining with many years’ gymnastic teaching practice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 teacher should ta ke many measures on the bases of the problems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and the psychology features of students.Key words: P.E of University; Gymnastics; Teaching metho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