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

在校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与分析报告1.统计调查方案1.1.调查目的当前的消费市场中,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

由于大学生年龄较轻,群体较特别,他们有着不同于社会其他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和行为。

一方面,他们有着旺盛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他们尚未获得经济上的独立,消费受到很大的制约。

消费观念的超前和消费实力的滞后,都对他们的消费有很大影响。

特殊群体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点,同时难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费甚至一些消费的问题。

为了调查清楚大学生的消费问题,我决定对理工大学学生进行一次消费的调研,弄清楚大学生要花多少钱,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样改进……1.2.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本次的调查是在理工大学开展的一次随机调查,调查对象是理工大学的100名大学生,调查单位是每一名在校随机抽取的大学生,报告单位是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3班曹玉娇和孟娇团队。

1.3.调查提纲(调查问卷)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问卷调查对象:在校大学生。

(为了了解我校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在校园内随机抽取100名同学作为调查对象,请同学们大力配合,谢谢!)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0份。

1、您的每月消费大约是多少钱()A.350以下B.350—500C.500—800D.800—1200E.1200以上2、您每月饮食方面的支出大约是多少(包括零食饮料)()A.250以下B.250—350C.350—500D.500—600E.600以上3、您在服饰和化妆品方面平均每月大约花费多少()A.基本不花费B.50以下C.50—100D.100—200E.200以上4、您每学期学习方面的花费()A.200以下B.200—300C.300—400D.400—500E.500以上5、您每月出去聚餐和请同学吃饭大约需花费多少()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16、您每月用于通讯方面的支出是多少()A.50以下B.50—100C.100—150D.150—200E.200以上7、您每月用于谈恋爱的费用大约是多少()A.还在单身B.100以下C.100—200D.200—300E.300以上8、您每月的娱乐消费大约是多少钱()A.几乎没有B.50以下C.50—100D.100--1500E.150以上9、您的花费资金主要来源于()A.家里B.助学金C.勤工俭学D.假期打工E.其他10、您是否有打工的经历?如果有,原因是什么()A.没有B.补贴日用C.增长社会经验D.希望独立E.闲着没事11、您家庭的月收入大约是多少()A.500以下B.500—1500C.1500—3000D.3000—5000E.5000以上12、您觉得您每月消费情况如何()A.高的无法预料B.偏高C.刚刚好D.偏低E.太低了13、您的家乡是()省、直辖区、自治区()市14、您有没有在不知不觉中花去很多钱的体验?如果有您认为这部分钱花的是否必要?如果您认为花的不必要,您能想出什么办法避免这不必要的花费?1.4.调查时间与方法调查资料发生的时间为:2011年6月7日到2011年6月9日。

调查工作时间:2011年6月3日到2011年6月12日。

调查方法为在校园内随机抽取学生作为调查。

1.5.制定调查和组织实施计划1.5.1.规划组织机构参加本次调查组织的主要人员为本团队的二人,有部分人脉同学协助我们完成调查问卷工作1.5.2.调查方法与地点方法:随机抽取调查。

地点:沈阳理工大学1.5.3.调查文件准备本次文件准备主要是调查问卷1.5.4.调查经费沈阳理工大学课程实践(论文)印刷调查问卷100份,花费13元2.统计分析报告2.1.总消费额统计结果表明,消费额主要集中在500-800之间,而且300以下,1200以上分布的均较少,300-500,800-1200,均有相当多的分布,所以其属于正态分布2.2恩格尔系数从表中可以得出,饮食方面支出主要集中在350-500之间,吃饭消费占总消费的比例比较高,所以大学生的恩格尔系数比较高,由此可见,在校的学生的消费特点其一是:恩格尔系数较高。

2.3.资金主要来源及家庭每月收入资金主要来源统计表:家庭每月收入统计表:资金主要来源这个答案几乎从史到今都未改变过,来源几乎都是家里,调查中家庭每月收入分布在3000-5000和5000以上的颇多,高收入的家庭也就铸造了其儿女的高消费,这也是理所当然,但盲目的花钱就是他们的错误行为了。

数据的另一方面也呈现了部分同学的消费是和家庭收入不成比例的,比如:家庭收入在500-1500之间的,其消费居然高达1200以上,这是不是说明了现在大学生对于经济消费存在不理性问题?我们继续分析,依照以下表格:打工原因统计表:恋爱消费统计表:学习方面消费统计表:通讯方面的统计表:2.4.依据数据引发的思考2.4.1.理性消费是主流价格、质量、潮流是吸引大学生消费的主要因素。

从调查结果来看,讲求实际、理性消费仍是当前大学生主要的消费观念。

据了解,在购买商品时,大学生们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价格和质量。

这是因为中国的大学生与国外的不同,其经济来源主要是父母的资助,自己兼职挣钱的不多,这使他们每月可支配的钱是固定的,大约在500-800元之间,家境较好可能会高一些,而这笔钱主要是用来支付饮食和日常生活用品开销的。

由于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们在花钱时往往十分谨慎,力求“花得值”,他们会尽量搜索那些价廉物美的商品。

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当今大学生的各种社会活动都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围、开始谈恋爱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他们不会考虑那些尽管价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们比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档次,虽然不一定买名牌,但质量显然是他们非常关注的内容。

总体来说上大学生的消费仍然处于“温饱”阶段,即吃饭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但是这种“温饱”已经有向“小康”过度的趋势了(这点由我们日益增多的手机支出,潜在恋爱支出就可以看出)。

2.4.2.消费存在两级分化现象家庭收入越高,对学生的经济供给越多,构成大学生消费的一种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现在旅游、电脑、MP3或手机等方面的消费上。

这点在我们的调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可见,大学生的消费差距增大,两极分化也比较分明,这在我国当前剧烈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这些问题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2.4.3.消费结构存在不合理因素学生的生活消费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个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费的主要组成部分以生活费用和购买学习资料、用品为主。

在生活费用中,饮食费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沈阳地区的物价水平,以学生在校每天消费十五元左右用于基本饮食需要来估计,学生每月净饮食费需450元左右。

我们惊奇地发现,在被调查的13名女生中,84.6%饮食费用在300元以下,有的为了保持苗条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为了节约支出不顾营养需要选择廉价的饭菜;而21名男生中也只有85.7%达到标准。

当问及他们是否研究过自己的营养结构问题时,比如对“一杯奶养起一个民族”说法的认同时,90%的同学表示认可,但不怎么在意。

2.4.4.恋爱导致过多消费在调查中发现,一部分谈恋爱的大学生每月大约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达到500元(比如送名贵礼物给对方)。

他们大多承认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质投入,经常难以理性把握适度消费的原则。

这是让人感到忧虑的方面。

有趣的是,传统意义上谈恋爱的费用支出一般由男方承担的局面已经完全被打破,而出现三种情况,即男方全部承担、男女方共同承担和女方主动全部承担,女生的恋爱支出甚至有超过男方的情况。

传统与现代生活方式在当代大学生中被充分演绎2.4.5.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很多同学没有打工经验,一直认为花父母的钱天经地义,大家在经济独立这方面的意识极为淡薄,比起欧美发达国家的同龄人16岁就要经济独立来说,差距较为明显。

可是,换个角度思考,这也是我们提高大家经济意识的一个突破口,需培养和加强。

2.4.6.改善不合理消费意识较强调查的最后一题中,很多同学都表明他们存在不必要的消费,会尽力去克服那些不必要的消费,由此可见同学们的改善不合理消费意识较强,这无可争议将是一个好的现象,无论在家庭与个人的角度还是在国民素质的角度分析,都有利于中国的大学生实现个人的价值观。

2.5.导致当前大学生消费行为因素分析2.5.1.消费思想及消费行为今天的大学生生活在“没有围墙”的校园里,全方位地与社会接触,当某些大学生受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奢侈浪费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袭时,如果没有及时得到学校老师和父母的正确引导,容易形成心理趋同的倾向,当学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经济上满足较高的消费条件时,这些思想就会在他们的消费行为上充分体现。

更糟糕的情况是,有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允许高消费的学生,为了满足自己的消费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损人利己甚至丧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为。

2.5.2.消费观念的导向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费的原则立场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对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费观念存在误区,又何以正确指导自己的孩子呢?2.5.3.学校教育环境对学生消费观念培养的重要影响作用事实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消费观教育还没有形成足够的重视。

对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研究不足“两课”教学中对大学生消费观的教育指导不够。

由于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了解不够全面和客观以及课程设置等因素,与人生观、劳动观、金钱观、国情观等重要思想观念紧密相关的消费观的专题教育在思想品德修养课中没有充分开展,从而也难以达到真正的指导目的。

另外,校风建设范畴中普遍缺少倡导大学生勤俭节约生活消费观的内容。

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和行为除了在个人喜好、穿着打扮等较少方面比较注重突出个性以外,他们对于时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费用的额度等主要消费内容都具有群体从众心理。

高校校风主要体现的正是学生的群体心理和行为特征。

在校风建设上注重塑造和强化学生良好的消费意识和消费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消费习惯。

2.6.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消费心理总体上处于成长健全期。

他们在质量、价格、品牌、情绪等诸多影响购买的因素里面,他们首先考虑质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与情绪的影响。

因此可以说大学生充满的是感性而略掺有理性的消费观。

而对于流行与时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个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

适度的追求是合理的。

但过分的攀比会产生危险的影响。

那么对于大学生在消费中产生的问题,我们能提出什么建议呢?(一)、增强独立意识,培养和加强理财能力现今的大学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竞争的社会中生存,那独立理财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