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救生与消防
3、主要设施和构成 动力式 1)惰性气体灭火系统主要是由气体供应 站+控制阀+气体释放阀+主干管道+气体释放喷头 组成 2)化学泡沫灭火系统主要由泡沫舱+泡沫泵+ 比例混合器+泡沫消防炮+主干管道+消防栓+消防 水带+消防水枪组成 3)水基灭火系统主要由应急海水阀+储水舱+ 消防泵+备用泵(海水泵、压载泵)+主干管道+消 防炮+消防水带+消防水枪组成。
(2)、救生筏 能供人员乘用但无自航能力的救生设备。 有传统式和气胀式两种。
传统式救生筏为环状金属空气浮箱,中 央部分为筏底,可供乘员搁脚。气胀式救 生筏由橡胶锦纶布制成,使用时以压缩空 气充胀成型,带有篷罩,保护乘员免受伤 害。气胀式救生筏体积小,存放和使用方 便,保护性好,已得到广泛应用。救生筏 内也备有一定数量的食品和淡水,供乘员 在海上漂流待援使用。
三、消防演习 船舶消防的原则: 船员无论在任何场所发现明火或烟雾,首 先立即用现场附近的消防器材、设备去扑 灭火灾。同时拉响就近的火警报警器并大 声呼喊,向驾驶台及全体船员报警。
IMO国际海事组织,在SOLAS公约中规定,每 次消防演习应包括: 1. 将船员召集到防火站; 2. 到防火站报到并准备执行应变部署表中的职 责; 3. 穿着消防员装备; 4. 操作防火门和挡火闸; 5. 操作消防泵和灭火设备; 6. 操作通讯设备,应急信号和通用报警; 7. 操作探火系统,以及; 8. 讲授船上灭火设备和水喷淋和洒水系统,如 社有时。
5) 操作降落救生筏所用的吊筏架。 6)模拟搜救几位被困于客舱中的乘客 (客船适用)。 7)介绍无线电救生设备的使用。 8)试验集合与弃船所用的应急照明系统。 9)演习结束,船长发出解除警报信号;收回救生艇 ,清理好索具;由艇长进行讲评后解散艇员并向 船长汇报。 3、记录 弃船演习的起止时间,演习及操练的细节由大 副记录于航海日志。
(6)求救信号 设备船舶遇险求援时要发出各种烟、声、光信号。《国 际海上避碰规则》规定:船舶遇险时可以发送红星火箭、 红光降落伞火箭、红光火焰信号或橙声烟雾信号。除船舶 应配备规定数量的信号弹,每艘救生艇或救生筏上也应有 适当的信号设备。红星火箭是一种发射至300米高空后能 发出红色火星的信号,发光强度在80000坎以上,持续时间 不短于8秒。红光降落伞火箭是一种枪射式或手持发射式 高空信号弹,发光强度30000坎,持续时间不短于40秒,以 降落伞控制其下降速度不大于5米/秒。红光火焰信号是手 持整体式信号,点燃后发光强度不小于10000坎,持续时间 不短于60秒。此外,还可通过无线电报发出“ SOS”莫尔 斯电码以及通过无线电话呼叫“Mayday”(法文Mayday 意为“救我”)等。
(3)救生圈 救助落水人员单人用的救生设备,是由泡沫塑 料或其他轻质材料制成的环状浮体,外包色彩鲜 明的布,四周有救生把手索,用时套在腋下,能 使人直浮水中。救生圈上有自亮浮灯和烟雾信号 可指示落水人员的位置。
(4)救生衣
供乘员个人穿着的救生设备,可使人 面部露出水面。分成人用和儿童用两种。有 的以塑料或木棉作为浮力材料,有的为充气 式的。穿救生衣的人在冷水中难以耐久。近 年制成的保暖救生衣,可使穿着者在水中支 持较长时间。 (5)抛绳设备 用来抛射细绳至他船或岸上,以便引渡、 传递缆绳或直接施救的设备,包括抛射火箭、 火药筒、抛射绳和抛绳器。抛绳器能将抛射 绳射出230米以远。
2 ) 艇长检查人数,检查各艇员是否携带规定应携 带的物品,检查每人的穿着和救生衣是否合适, 并加以督促、指挥,然后向船长汇报。 船长应督促检查下列工作(国旗和航海日志应 亲自携带):①降下国旗并携带下艇;②销毁秘 密文件(模拟操作);③锅炉熄火放汽;④关停 发电机和机舱内正在运转中的其他一切设备;⑤ 关闭海底阀及各个应急遥控油阀等;⑥是否已发 出遇险求救信号并已投放(卫星)应急无线电示 位标(模拟操作);⑦油舱在甲板上的呼吸口是 否封死;⑧是否携带了应急计划规定的须携带的 物品;⑨检查艇长的放艇准备工作。
5、几种主要的救生设备 (1)、救生艇 为船舶救生而设计制造的舟 具。应急时它能载乘人员并有一 定航进能力。 a、按建造材料,救生艇可分为木 质的、钢质的、铝合金的和塑料的。 目前广泛采用的是增强玻璃 纤维塑料艇,因其强度、弹性、防水和阻燃性能良好,且耐 腐蚀,已逐步取代其他材料制造的救生艇。 b、按推进动力,可分为机动的和非机动的。
机舱消防演习程序: 船长是消防演习总指挥。 轮机长是机舱消防演习现场指挥。 1.报警: 船舶消防总指挥(船长)在驾驶台 拉响机舱火警报警既:短声连放一分钟后 ,再四长声或用船上有线广播直接向全体 船员传播机舱里具体哪个部位发生火灾信 息。
便携式: 1)手提式 干粉灭火器、泡沫灭火器、 CO2灭火器 2)推车式 干粉灭火器
其他船舶消防设施: 1)喷淋消防系统 2)消防沙箱 消防附件: 1)消防栓 2)水龙带箱 3)消防水龙带 4)消防水枪 5)喷淋头 6)气体喷嘴
救生与消防演习
一、演习制度 1、 船长应根据本船实际状况制定船舶消防、救生演习 预案;由三副负责在开航前编妥“货(客)船应变部署表 ”和“船员应变卡”,“货(客)船应变部署表”由船长 审批、签名批准后张贴在驾驶台、机舱集控室和餐厅等公 共场所。 2 船舶消防器材、设备实际位置应与防火控制图相符,防火 控制图应在公共场所张贴并在舷梯附近专用水密筒内存放 ,其内应存放一份最新的船员名单。 3 在开航前,每名船员应熟悉自己的应急职责,船员要熟悉 各种应急信号的含义,熟悉使用不同类型的消防、救生器 材及其操作方法。
7 散装液体危险品船上的船员,应学习和熟悉所载 货物的安全资料(MSDS),了解货物特性及其灭 火方法。 8 船舶应备有船岸应急计划,应急计划中所涉及 的船岸通讯使用的电话、电传、传真号码如有变 动应及时更新。 9 进行应变演习的时间、地点、演习的细节、以 及船上其他应急训练应记入主管机关规定的航海 日志内。若未按规定进行上述演习,则应在航海 日志内记述其原因。
3 ) 船长发出放艇命令后,由2名艇员在5分 钟内完成登乘和降落准备工作。其他船员 按分工各就各位准备有序地登艇。同时船 长应通知坚守岗位的GMDSS操作员和机舱 值班人员撤离,在确认全船无任何人员后 方可离船登艇。 4 )在完成任何必要的降落准备工作后,至 少降下1艘救生艇;起动并操作救生艇发动 机。
2、救生设备的使用要求 a、在情况紧急时能即刻使用 b、在恶劣的气候和工作条件下能安全使用 c、应使遇险人员在海上较长时间里可维持 生命 d、容易被前来援救人员发现和施救
3、救生设备的配备 根据船舶的类型、航区、航线、船长(或总吨位 )、按乘员的总人数等要素,规定有一定的定额 配置标准 a、海船按照我国《海船救生设备规范》要求配 备 b、内河船按照我国《长江船舶救生设备规范》 要求配备 c、国际航行海船救生设备的配备按客船、货船两 大类配备救生设备。
船舶消防
一、意义:随着船舶国际化运输的发展,水上运输 日益繁忙,船舶防火安全形势也日趋严峻。船员 既是船舶安全生产的操作者,又是直接收益者, 其思想观念和行为举止与船舶安全息息相关,要 把好船舶消防安全关,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增强 船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船舶消防 安全工作势在必行。 二、目的:保护人民生命安全与减少财产损失。
七、船舶消防系统 1、概述 船舶消防系统 船舶消防系统是为了提高 船舶安全、预防船舶火灾而设计安装的保 护设施,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使 用介质不同可以分为惰性气体、泡沫、水 等。
2、分类 根据使用介质主要分为惰性气体、化学 泡沫、水等几种灭火方式。 根据主要工作性质分为对内消防和对外 消防两种。 根据设备器材分为动力式和便携式 惰性气体灭火方式在船舶上主要采用氮 气和二氧化碳两种,其中二氧化碳应用较 多。
船舶救生与消防
西港海事处 2016年6月
船舶救生
一、定义: 船舶救生,就是船舶乘员使用船上救生 设备救助落水人员,或在遭遇海难时按照 救生部署弃船自救。广义地说也包括救助 他船或接受外来援救。 二、目的: 保护船舶人命安全。
三、救生设备 是船上人员在水域救助落水人员,或在海 难事故中供乘员自救而设置在船上的专门 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总称。 任何船舶都要按照国家船舶检验部门的规 定,配置救生设备。国际航行船舶要按照 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的有关规定配备救 生设备。
4、救生设备的布置 (1)、救生艇应合理选择放置位置以保证紧急 情况下能安全迅速地卸放,但应 a、不突出船体,应在防撞舱壁之后 b、远离推进器 c、避开船舶的流水孔 d、离满载水线应有一定的高度 e、尽可能靠近起居、服务处所 f、救生艇附近于独立的吊艇架上(抛落架上)
(2)、救生筏应存放在紧急时能即刻取用的处所 (3)、救生浮具应存放在能迅速抛落的处所 (4)、救生圈应存放在船舶两舷人员容易到达的处 所,船首尾至少各放置一个 (5)、救生衣应存放于人员居留或易于到达之处 (6)、降落装置应确保船筏在船有一定纵横倾和一 定航速时能安全迅速的降落水面 (7)、救生艇、救助艇及救生筏均应有静力释放装 置
三、宗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四、燃烧三要素:可燃物、助燃物(氧气) 、火源。
五、消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冷却法、隔 离法、窒息法等。
六、船舶消防的特殊性: 一是移动平台消防场地窄小,二是以自 救为主,外援为辅,三是作为运载人员或 货物工具(包括船员生活起居的场所)集 中大量可燃物(燃油、油漆、可燃材料等 )。正因为船舶消防其特殊性,要求新旧 船员(含船上服务员)应熟练掌握船上《 船上应变部署表》和床铺《个人分工表》 中每个人的分工职责与任务。
二、弃船演习 弃船演习的一般程序 1 集合地点 弃船或其演习的集合地点应设在紧靠艇甲 板的登乘地点。通往集合与登乘地点的通 道、梯口和出口应有用应急电源供电的照 明灯。客船应有旅客容易到达登乘的集合 地点,并且是一个能集结和指挥旅客用的 宽敞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