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宏观构造6
工具的准备
试样制作工具:木工锯刨、斧、锋 利小刀(凿刀), 单面刀片等 观察工具: 10倍放大镜等
木材宏观识别步骤
⑴用锋利的小刀将靠近材表的原木(或锯材) 端面削平滑。 ⑵直接用放大镜观察其端面的主要宏观特征。 ⑶若为带皮原木,尚需观察其材表及树皮特征。
木材局部削光
木材端面观察
2. 木材检索表
木材识别与鉴定的方法很多,从 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方法。最 常用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 ①木材对分检索表识别法; ②木材穿孔卡识别法; ③木材微机辅助识别法。
小结
本节主要从树皮的形成,外树皮的外形特征以及 树皮的厚薄等方面对树皮的宏观特征进行了介绍。 同时,简要介绍了木材的宏观识别方法和识别步 骤,对针叶材和阔叶材的宏观特征差异进行了综 合性的对比。最后对迅速识别木材的检索方法和 程序进行了系统的概述。
思考题
1. 什么叫内树皮和外树皮? 2. 木材识别的步骤有哪些? 3.木材的宏观识别依据是什么? 4. 分式检索表检索木材树种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本讲主要内容
1 树皮的宏观特征
1.1 树皮的形成 1.2 外树皮 1.3 树皮的厚薄
2 木材宏观识别
2.1 木材宏观识别的方法 2.2 木材检索表
重点:树皮的构造及特征 难点:木材宏观特征的识别
1 树皮的宏观特征
1. 树皮的形成
树皮的概念-指树木维管束形成层外侧的全部组 织,以形成层为界线,内侧为木质部,外侧为 树皮。
2.1 颜色
各树种的树皮具有比 较固定的表面颜色, 多以灰褐色为主, 但 也有一些树种不同, 如白桦、白檀树皮为 灰白色, 梧桐为青绿 色, 杉木为红褐色等。
2.2 外形
树皮的外型指其外观形态,分为开裂和不开裂两大类。
①开裂
②不开裂
纵裂 纵横裂 鳞片状裂
光滑
粗糙 斑驳痕
2.3 皮孔
在树皮上看到的一些长形、 圆形、扁形或其他形状的 突起部分,称为皮孔。
薄树皮
厚树皮
2木材的宏观识别
木材识别与鉴定指从事木材生产、 加工、流通、质检活动的人员,通过 木材宏观或微观特征,将木材鉴定到 属、类或种的过程,这是正确认识和 科学合理利用木材最基本的工作。宏 观识别指依据木材主要宏观构造特征 和辅助特征,在肉眼或借助扩大镜来 确定或区别其种类。
1. 木材宏观识别的方法
树皮的组织因树龄而异,树皮 的初生构造由表皮、皮层、初 生韧皮部组成,树皮的次生构 造由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形成 的次生韧皮部组成。
表皮由原始表皮层分裂出来, 细胞壁极厚,富有角质,具有 气孔,紧贴表皮的皮层外边的 薄壁细胞弦向分裂,生成木栓 形成层。
2. 外树皮
以周皮为界,其外侧已 经死亡的组织叫做外树 皮,主要功能是对树皮 以内各种生活组织起保 护作用。外皮的颜色、 外观形态、厚度、质地 及剥落情况, 对原木识别 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树木的生长过程中,外树皮的先开裂后脱落的过程 叫做剥落。通常针叶树材外树皮自然剥落较为普遍, 阔叶树材外树皮的剥落不如针叶树材明显。
3. 树皮的厚薄
指未受外力损伤时树皮的横切面厚度。通常接近树木根部的树皮最 厚,树木顶端的树皮最薄。不同树种之间差异较大,可分厚、中、 薄三级。
(1) 厚树皮 树皮厚度在10mm以上,如栓皮栎、厚皮丝栗和椴树等。 (2) 中等厚度树皮 树皮厚度为3~10mm,如桂花树、石栎和桂皮等。 (3) 薄树皮 树皮厚度在3mm以下,如油茶、杜鹃和紫薇等。
皮孔是周皮的组成部分, 是树木水分和气体交皮孔比较明显。
2.4 皮刺
树皮上的坚硬棘刺,是由不 发育的叶子形成的,如石栎、 臭松, 含有树脂的瘤状物。 木棉的瘤刺, 刺楸树皮上生 着坚硬的棘刺, 好象大鼓上 的皮钉子, 所以又叫鼓钉树。
2.5 剥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