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周练试题2020.3.211.如图是某同学画的人体细胞中部分元素及其构成化合物的关系图,其中甲—丁表示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最基本的元素是C、H、O,Fe属于大量元素B.甲在红细胞中的含量变化能很好地反应人体的贫血程度C.若用甲基绿吡罗红检测丙呈绿色,则其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D.若丁分泌到细胞外,则参与其合成、分泌的细胞器都具膜结构2. 下列关于组成细胞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缺镁会导致植物无法合成叶绿素而影响光合作用的运输B.缺铁导致人体无法合成血红蛋白而影响O2C.缺钙会导致人体血钙浓度过低而出现肌无力现象D.缺硼会导致油菜花粉管发育受阻而出现“花而不实”3. 核糖核酸酶P由蛋白质和RNA两种组成,能使真核细胞中转录产生的前体RNA转化为成熟RNA。
研究发现核糖核酸酶P去除RNA后,该酶失去催化前体tRNA转化为成熟tRNA的功能。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核糖核酸酶P以碳链为骨架B.核糖核酸酶P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 核糖核酸酶P失活可能会影响基因的转录过程D. 核糖核酸酶P的形成一定与核仁和核糖体有关4. 绿叶海天牛可以利用啃食藻类时“偷”来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从而维持生活。
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体是动植物细胞都能产生及利用的细胞器B.摄入的食物都会被摄食者消化、分解成小分子物质C.该动物的研究可为解决器官移植中的免疫排斥提供相应的信息D.“偷”来的叶绿体可在海天牛的细胞中完成其自身蛋白质的更新5. 如图为夏季晴朗的白天,对某种绿色食物顶部向阳的叶片(阳叶)和下部阴蔽的叶片(阴叶)进行不离体光合作用测试,12:00时两者净光合速率基本相等。
下列与图示曲线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8:00时阴叶消耗NADPH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16:00后限制阳叶、阴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均是光照强度C.一天之内,18:00时阳叶积累有机物的总量小于8:00时和12:00时D.12:00时阳叶和阴叶的叶绿体中同化CO的量不一定相等26.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肽基离子载体,其能降低细胞内钾离子浓度,同时增加胞内钙离子浓度,胞内钙离子浓度的增加又促使细胞内自由基大量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肽基离子载体等物质运输载体都位于膜上B.钾离子与钙离子竞争性结合肽基离子载体C.胞内钙离子的浓度过高时会导致肌肉抽搐D.肽基离子载体的开发可能加剧细胞的衰老7.8.研究发现,蛋白酶X的空间结构改变后作用于癌细胞,会使癌细胞对EGFR信号的依赖性发生异常,导致细胞分裂速率加快。
据此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X完整的空间结构在核糖体上形成B.EGFR信号可能与癌细胞的细胞周期有关C.经蛋白酶处理后的酶X可促进癌细胞的分裂D.癌细胞分裂时抑癌基因和原癌基因均正常表达9.2019年9月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DNA复制后,ARID1A肿瘤抑制蛋白能够帮助维持端粒的内聚合染色体的分离。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ARID1A基因突变的细胞或会经历与细胞生存不相容的基因组改变,这或许也能够解释ARID1A基因突变的细胞缺少基因组稳定性的特点。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下列叙述正确都是()A.端粒位于染色体两端,人细胞中存在的端粒数为46个B.ARID1A基因是抑癌基因,其一旦突变即诱发产生癌症C.DNA复制时,ARID1A基因可能不表达或表达程度会比较低D.分裂后期ARID1A肿瘤抑制蛋白抑制了纺锤丝对着丝点的牵引10.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细菌细胞壁的碱性酶,其还可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结合,通过一些作用使病毒失活。
下列关于溶菌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菌酶可以破坏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细胞壁B.溶菌酶与病毒蛋白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人体血浆中的溶菌酶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D.溶菌酶经低温处理后其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能力降低11. 内皮素是影响人体血压的一种激素,吞噬细胞能吞噬内皮素,从而降低血压。
研究表明,长期被喂食高盐食品的小鼠当降低其体内吞噬细胞水平后,小鼠血压会增高;吞噬细胞水平恢复正常后,小鼠血压也随之恢复正常。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吞噬细胞膜表面可能具有识别内皮素的受体B.载体蛋白参与了吞噬细胞吞噬内皮素的过程C.若服用降低吞噬细胞水平的药物血压会升高D.血液中内皮素含量升高时可能会使血压升高12.CD4分子是HIV的受体,其表达与60%-65%的T细胞、吞噬细胞,下列相关推测正确的是()A.T细胞起源、分化、成熟与骨髓 B.HIV能够侵染所有的T淋巴细胞C.HIV也能够识别并侵染吞噬细胞 D.CD4分子只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13.如图为T细胞攻击肿瘤细胞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除肿瘤细胞外其他细胞都是淋巴细胞B.细胞1、T细胞、细胞2、细胞3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C.图示为细胞免疫,细胞3分泌毒素使肿瘤细胞裂解属于细胞凋亡D.受相同抗原刺激时,T细胞→细胞3的速度快于细胞2→细胞31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用狂犬病疫苗的抗原有效浓度低,且存在造假行为。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为增加记忆细胞和抗体数量,需要重复接种狂犬疫苗B.接种狂犬疫苗后,机体将启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C.某人注射该疫苗可能不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D.人体内某些浆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有识别该疫苗的糖蛋白15.婴幼儿感染带状疱疹病毒(VZV,一种DNA病毒)会引起水痘,VZV的基因组共有71个基因,编码67个不同的蛋白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VZV和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产物存在差异B.基因表达过程中需要DNA聚合酶、核糖核苷酸等参与C.tRNA携带的氨基酸可在病毒的核糖体上发生脱水缩合D.基因组某基因发生突变,则编码的蛋白质结构也发生改变16.炎热的夏天,某人给自己准备了多种饮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功能性饮料中某种成分可使中枢神经细胞膜电位发生反转B.碳酸饮料的摄入引起人体的血浆PH先随之降低再升高C.多喝一些盐汽水主要补充该人剧烈运动后流失的水分和钙盐D.和冰镇饮料会刺激大脑皮层冷觉感受器进而可能导致汗液分泌减少17.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根据实验判断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该实验所使用的饲料中不能含有大豆异黄酮B.“?”处应为与大豆异黄酮等体积的清水河等量的饲料C.实验表明,中剂量大豆异黄酮延缓皮肤衰老的能力最强D.高剂量大豆异黄酮通过降低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来延缓衰老18.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2,4-D对扦插柳枝生根数的影响,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进行实验,预测实验结果应是()A B C D19.研究发现,在黑暗处,蔗糖会影响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赤霉素在此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而PAC(赤霉素合抑制剂)可以抑制赤霉素的合成和分泌。
为探究赤霉素的影响,现对黑暗处培养的拟南芥使用不同浓度的PAC处理,实验结果如图。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的自变量是PAC的浓度及蔗糖的有无B.PAC浓度为0时的两组暗处理后就能促进下胚轴的生长C.在暗处,用蔗糖处理后就能促进下胚轴的生长D.在暗处,PAC浓度达到100 um时,蔗糖的作用基本消失20.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达尔文实验和温特实验是示意图。
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实验中单侧光强度和时间是无关变量,是否表现出向光性为因变量B.由图1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尖端产生的物质向下运输,促进尖端下部生长C.图2实验自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尖端接触,因变量为是否表现出向光性D.图2实验证明了尖端能产生促进其下部生长的物质,并命名为吲哚乙酸21.2018年11月,北师大研究团队发现自突触的兴奋传导机制,为深入揭示一些脑疾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自突触只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中,是神经元的轴突与自身的树突或胞体形成的突触连接,如图所示,其中A、B、C为作用位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刺激A点时,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大于钾离子B.刺激C点时,引起胞体反应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C.为检测到自突触引起的突触后膜反应可选择切断B点D.自突触的形成具有细胞特异性,可降低神经元的反应性22.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和基因中遗传信息的改变B.基因E可突变为e及E1,表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的特点C.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片段重复将造成该染色体上基因的种类增加D.人类21三体综合征患者体细胞中性染色体数目比正常人多一条23.24.某植物的花色受位于5号染色体上的基因Y/y与7号染色体上的基因R/r控制,亮度等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情况如图所示,用基因型为YyRr的某亲本植株自交时发现,F1表现型及比例为红色:黄色:白色=3: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例表明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直接控制生物性状B.该实例表明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亲本植株雄配子中5号染色体含y的部分可能发生了缺失导致该配子致死D.亲本植株雌配子中5号染色体含Y的部分可能发生了缺失导致该配子致死25.下图的A、B两个家庭的遗传系谱图,甲病相关基因用E、e表示,乙病相关基因用G、g 表示。
假设I1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不考虑性染色体同源区段的遗传,请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I4的基因型为EeXGXgB.I2能产生四种不含E基因型的配子C.若I1和I2再生一个女孩,则可能的基因型有4种D.若II3和II4婚配,则他们生一个患乙病孩子的概率是1/826.某二倍体雌性同株植物的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三种,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
某研究小组对该性状进行了研究,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实验1:黄色*白色→F1:黄色:白色=1:1实验2:黄色*红色→F1:黄色:红色=1:1实验3:白色*红色→F1:全为黄色A.控制花色性状的基因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黄色植株自交后代有1/2的个体能稳定遗传C.若将实验1的F1进行自交,则F2中白色植株占5/8D.若将实验2的F1进行自由交配,则F2中基因型AA出现的概率为9/1627.在田间试验时,即使土壤条件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一植物个体所占空间的不同和相连试验区的影响以及小气候的差异等,而使周边部分与中央部分的作物在株高、粒数和病虫害是危害等方面会出现差异,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下列对此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试验田周边群落空间结构仅呈现水平结构B.试验田周边物种丰富度可能高于试验田中央C.人类活动一定会加速试验田自然演替的速度D.试验田中的植株种群空间特征通常呈随机分布28.常规区稻田生态系统碳元素转移示意图如下,箭头和字母分别表示碳元素传递方向和转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