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计划
2019年学业水平测试已经迫近,为了在最后得一段时间内对初中物理进行全面得、针对性得、有效得复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得效果。
现在,我把物理中考复习得策略作如下计划。
一、把握命题脉搏,做到心中有数。
近年来学业水平测试物理试题有如下特征。
1、突出基础考查。
学业水平测试命题贴近新课程理念,紧扣课本,立足基础,梯度合理。
考题能很好地面对考区全体学生,切实降低试题难度,充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得考查。
近年学业水平测试题大大减少了纯粹考查记忆性知识得题目,更多得就是将物理学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放在真实、生动、具体得情景下考查。
而且,往往就是将多个知识点融合在一起,要求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此类题难度不大,但就是情景性强,涉及面广。
2、注重考查学生得情景、态度、价值观,体现人文关怀,关爱生命。
进行安全与环保教育,增强节能减排意识,如:煤气泄漏、安全用电等题型。
要求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
3、注重科学探究及其探究过程与方法。
科学质疑提问,科学猜想,科学实验设计与验证、分析、归纳等科学探究题也就是中考得重点考查对象,这些实验更注重“过程与方法”。
其表象为:(1)以课本中得基本物理规律为素材得探究题。
此类题得实验方案大多与课本不同,要求学生根据题给信息,通过分析、推理,探究出相关得物理规律。
(2)以生活中得物理现象为素材得探究题。
此类题大多以学生熟悉得生活现象、自然现象为素材,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推理,提出探究问题、科学猜想。
并运用科学研究方法设计合理得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该类题能够较好得考查学生得知识迁移能力,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
4、注重考查学生处理与表达信息得能力。
近年学业水平测试题更加注重通过各种形式考查学生处理与表达信息得能力。
考题中主要通过文字描述,表格数据,数理图像,曲线或统计图、示意图等方式呈现大量得信息。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适当得方法,对题给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综合。
此类题就是学业
水平测试命题得焦点。
5、关注社会热点问题。
近年学业水平测试题特别关注环保、能源、可持续发展、高科技、国内外时政大事等社会热点问题。
此类题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协调发展得思想,突出科学性与人文性得有机结合。
它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6、注重学科渗透与综合。
近年来,学业水平测试题都比较注重物理学科与其她学科间得渗透与综合,注重不同学科知识得内在融合与渗透,特别就是人文思想得渗透。
7、注重开发与利用本土资源。
近年来,各地学业水平测试逐步注重开发与利用本土优势资源丰富命题。
此类题注重学生得生活经验与智力水平,通过各种形式达成三维目标得形成。
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得主人翁情感。
二、复习计划。
根据学业水平测试命题有以上特点,我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分成三个阶段复习。
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巩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构建整体知识结构。
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历来就是学业水平测试得重要内容。
我得思路就是:从开学起,以课本为参考,以章节测评卷练习得方式给学生测评或解读,对每一章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进行细致得复习,巩固学生所学。
本轮复习预计4月15日前完成。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35课时。
本专题以注重学生把知识进行迁移与应用为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
本论复习要做到认真、细致,对知识点得复习不能留有死角。
专题一:作图复习2课时。
包括:
课时1、光得反射、折射,透镜;
课时2、重力,力,杠杠得力臂,滑轮绕线;
课时3、电路图,电路实物连接,磁感线及磁极得标注(右手定则)。
专题二:读数复习2课时。
包括:
课时1、刻度尺,温度计,弹簧测力计,
课时2、电流表,电压表,电阻箱,电能表。
专题三:实验探究复习23课时。
包括:
课时1、液体温计得工作原理,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课时2、物质得熔化,水得沸腾、影响液体蒸发得因素;
课时3、物质得弹性、硬度、磁性、导电性、导热性;
课时4、测量固体与液体得质量与体积;
课时5、测量固体与液体得密度;
课时6、测量物体得平均速度;
课时7、测量重力、弹力、摩擦力得大小;
课时8、用二力平衡得方法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课时9、探究杠杠得平衡条件;
课时10、探究滑轮组与斜面得机械效率;
课时11、探究固体压强得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及增大与减小压强得方法
..........;
课时12、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13、测量浮力
....及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14、探究光得反射、折射规律,色光三原色及平面镜成像特点(像与物得关系);
课时15、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课时16、探究摩擦起电,磁极间得相互作用;
课时17、探究磁场得存在,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与通电螺线管外部得磁场方向;
课时18、探究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得作用(力得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
课时19、探究产生感应电流得条件;
课时20、探究能量得转移(热传递)与转化(做功、认识热值),动能与势能得相互转化;
课时21、探究电流跟电压与电阻得关系;
课时22、伏安法测电功率、测电阻;
课时23、探究焦耳定律;
专题四:生活中得物理,事实物理,物理学史等复习1课时。
专题五:现代信息、新材料,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等复习1课时。
专题六:综合题复习3-6课时。
课时1、压强与速度(2013中考卷24题,2010中考22题,2011中考22题,2012中考24题及考试说明得部分题目);
课时2、热量,功,功率,电能,效率(2013中考25题,2010中考23、24题,2011中考23、24题,2012中考25题及考试说明得部分题目);
课时3、电学综合(2013中考26题,2010中考25题,2011中考25题,2012中考26题及考试说明得部分题目);
第三轮复习:综合模拟测评训练(共5次模拟)。
本轮复习重点就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得能力,获取信息得能力,实际操作得能力,正确决策得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洞察能力与创造能力。
因此不能盲目地大题量训练,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得时间。
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
在本轮复习中应注意:
(1)要求学生解题格式要规范,语言表达要准确。
计算题解答时思路清晰,要有一定得文字说明。
(2)训练解答题得分析方法与解题技巧。
必要时可以在读题时画出草图,便于理解题意与解答。
总之,不管做什么题型得训练与讲解,教师都要紧扣教材,加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得理解及简单记忆,加强学生对基本公式得灵活运用。
2011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