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一、定义家庭治疗是以家庭为对象实施的团体心理治疗模式。

二、辅导目标协助家庭消除异常、病态情况,以执行健康的家庭功能。

三、特点不着重于家庭成员个人的内在心理构造与状态的分析,而将焦点放在家庭成员的互动与关系上;从家庭系统角度去解释个人的行为与问题;个人的改变有赖于家庭整体的改变。

四、基本概念(一)人际交往环境家庭治疗的基本前提是人是其所在环境的产物。

个人与其家庭成员间的互相交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行为。

治疗师试图通过每周与来访者谈50分钟来对其进行治疗。

这50分钟的影响力会少于他们在这周剩余的167小时中所接触的人的影响力。

所以,通常帮助人们解决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会见他们和他们生活中的重要他人。

(二)互补性任何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行为都与其他人的行为联系在一起的。

人的行动,大多数是互动的一半。

如果一个人改变了,关系就改变了——另一个人自然会受到影响。

家庭治疗师一旦听到一个人抱怨另一个人时就要考虑到互补性。

例如,丈夫经常抱怨妻子唠叨。

一个人被认为唠叨,可能意味着长时间没有人倾听她所关心的事情。

互补性意味着互相影响。

适当互补能使夫妇划分工作和相互支持。

僵硬的互补限制个人充分发挥潜力,使关系僵化。

(三)循环因果关系行动通过一系列递推的回路或不断重复的循环而相互联系。

这个理论认为,不要与家庭一起毫无结果地分析、搜寻到底是谁引发了什么事情,问题是由一系列正在进行的行动与反馈维系的。

谁引发的,是无关紧要的。

(四)三角关系Bowen认为,三个人组成的系统,是人类关系中变化最小的稳定团体。

两个人的系统是不稳定的,当两个人的关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一方或者双方将转向其他人的同情或冲突将吸引第三方。

比如夫妻有争吵,有时无法解决,会抓一个孩子进来,把孩子牵扯进来。

比如,丈夫工作忙,妻子会把快乐和注意力转移到孩子身上。

第三者并不是被动拉进来,而是自己会跑出来帮父母维持快乐家庭。

一个人未能达到高度的自我分化,是因为他陷入了三角关系。

三角关系导致家庭成员不能面对家庭的真正问题。

如一家三口,儿子可能倾听了夫妻双方的抱怨,而与双方都很好,但这对夫妻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五)家庭结构是指家庭中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相互交往的功能性结构。

家庭由亚系统组成,亚系统可以按辈分、行为、共同兴趣以及功能划分,并由人际交往界线分割开。

界线保护家庭及其亚系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

例如,不许在晚饭时间打电话的规则就是一个界线,它保护家庭不受干扰。

没有受到界线充分保护的亚系统会限制人际交往技能的发展。

如果孩子被允许可能随便打断父母的谈话,辈分间的界线就被侵袭,夫妻关系就被父母角色所破坏。

如果父母总介入孩子间的争执,孩子就无法学会如何打赢自己的战役。

僵硬的界线可以培养自主,不利的一面是缺乏温暖与感情。

缠结的家长为孩子提供亲密感,但过分亲密会削弱主动性。

(六)症状的意义患者的症状对家庭有稳定的作用,把这种固有平衡的影响叫做症状的功能。

在一片叫做《情绪障碍的孩子是家庭的替罪羊》的文章中,指出那些有情绪障碍的孩子毫无例外的都参与到父母紧张的关系中,父母的冲突转移到他们的一个孩子身上,这样他们就能够保持一种稳定的关系。

症状服务于功能的观点已经被广泛质疑,但在一些案例中还是值得考虑这种可能性的。

比如母亲的抑郁或孩子拒绝上学都有可能被证明是保护家庭的功能。

(七)家庭生命周期是指家庭生活的不同阶段,从与自己父母分离到结婚、生子、年龄越来越大、退休、直至最终死亡。

包括离开家的单身青年人、相爱之人通过婚姻联结形成家庭、第一个小孩的到来、家有青春期的孩子、孩子离家独立生活、生命后期的家庭生活。

生命周期就想一个校准的时钟,到点时家庭的内在功能和发展任务就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否则就容易出现问题。

比如离开家的单身青年人,要从经济和情感上与原生家庭有较好的分化,需要建立亲密的同伴关系,逐渐成为一个可以独立生活的成熟的人。

这时需要原生家庭和青年人都要能够做出一些调整,家庭能够给孩子一个适度空间,对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发展给予一定的鼓励和支持。

五、代表人物(一)维吉尼亚·萨提亚(1916-1988)1.简介举世知名的心理治疗师和家庭治疗师。

也是美国家庭治疗(Family Therapy)发展史上最重要人物之一,她是第一代的家庭治疗师,从五十年代起已居于领导地位,向来被视为家庭治疗的先驱(Goldenberg, 1985),甚至被誉为“家庭治疗的哥伦布”(McLendon, 1999),意思是指家庭治疗是由她始创的,可见她在这方面的重大贡献,更因为她的建树良多,她的两所母校威斯康辛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曾分别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及“对人类杰出的贡献”金质奖章给她。

2.所属派别经验性家庭治疗3.主要观点家庭问题是由情感意识的缺失、表达情感能力的丧失、对问题反应的刻板僵化以及对本能冲动的禁止所共同导致的。

这种功能丧失的家庭十分害怕冲突的浮现,于是他们竭尽全力隐藏自己的真实体验,以营造一种表面的和谐和依附。

对于他们而言,家庭不是为了获得满足感,而仅仅在用于寻求安全感。

很明显回避绝不能解决问题,只能使问题在黑暗中不断发酵,直至喷发。

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的孩子由于不能真诚的表达自我,也会逐渐地与真实的自我疏离,变得焦虑、冷漠。

4.基本信念(1)人有自然的倾向去发展他的潜质,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和环境,人的潜质可以完全的发展。

(2)虽有足够的内在能力和资源去解决困难,但成长的经验可以使人忘记自己拥有的能力和资源,或使用得不适当。

(3)当某人在情绪或行为上出现病症,这表示他的成长遇上障碍,以致不能正常地发展。

(4)当人受到压力或遇上困难的时候,都会用他所知道最好的方法去处理(虽然这些处理方法或会对自己和别人造成伤害。

(5)只要受到鼓励和环境适合,任何人都可以重新学习新的处理方式。

5.家庭沟通模式:(1)讨好型(placating) 表现为软弱的、试探性的、自我贬抑的,总是赞成、道歉、试图迎合。

(2)指责型(blaming) 表现为支配、一成不变地找别人的不是、自以为公正地指责他人。

(3)超理性型(super-reasonable) 采取一种僵化的态度,像机器人一样,疏离、沉着、冷静、保持理智控制同时确保不要情绪卷入。

(4)打岔型(irrelevant behavior) 使他人注意力分散并且看上去不能与任何进行中的事物相联系,害怕因表明自己的观点而冒犯或伤害他人。

(5)一致沟通者(congruent communicator)真诚表达的,在恰当的背景下尽职地传递直接的信息5.治疗目标促进成长,提升自尊及增进关系,协助家庭产生真诚的沟通与互动。

6.技术(1)家庭雕塑(family sculpting):一种非语言的经验性技术。

方法是让家庭成员将自己置于一种空间上的安排,构成一个戏剧性的场面。

家庭成员取较为夸张各种姿态,相对静止地处于某个位置,形同一组雕塑。

通常请家庭中某一个成员担任“导演”,决定每个成员的姿态和位置,所得出的场面就象征性地代表了这个成员对家庭关系的观点。

每个家庭成员像一尊塑像身处“导演”的作品之中,治疗师提示他们体验自己身在其中的感知和感受,以达成对家庭关系的觉察或醒悟。

(2)家庭重塑(family reconstruction):为一种心理剧的修改形式,目的在于让家庭成员去探索三代家庭生活的重要事件。

(3)沟通姿态五种基本互动模式:讨好、指责、超理智、打岔和表里一致。

参与者可以将他们自己摆成各种姿势来代表这些沟通和交流模式。

他们会配合对这些互动模式的言语描述,以讽刺夸张的形式表现出身体姿态。

(4)关系剖析技术(5)模拟家庭(6)绳索技术(7)“个性部分舞会”(二)鲍恩(Murray Bowen)(1913-1990)1.简介Murray Bowen 是系统家庭理论的奠基人,他最初是精神分析取向的治疗师, 20 世纪40 年代末以来,他在从事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对家庭关系的作用产生了兴趣。

随着20 世纪50 年代中期他对精神分裂症的家庭进行的深入的研究 , Bowen 的系统家庭理念逐渐完善。

2.所属派别家庭系统治疗3.主要观点倾向于把家庭当做一个系统理论去理解,而不是将其当做一套干预的方法。

4.基本理论(1)自我分化(differentiation of the self)指理智和情感的分离及自我能从他人那儿独立出来的能力。

自我分化的个体能够接受自己情感的指引和接受思维的指引两者间做选择。

当一个人无法分化感情与思维时,他可能无法区分出自己与他人,很容易被家庭中最具支配力的情绪所影响。

这种对家庭有自动化情绪依附的人,对于个体从家庭中分化出来会感到困难,于是成为影响家庭功能的人。

(2)三角关系(triangulation)-焦虑很容易在亲密关系中产生,个体可能会引进第三人来减低焦虑与增进稳定性这现象称之为三角关系。

(3)家庭投射过程(the family-project process)父母的自我分化水平对子女的影响(分化不佳的父母,自身未成熟,会选择他们所有孩子中最为幼稚的一个作为他们关注的客体,而不管他或她在家庭中的出生顺序如何)(4)心家庭的情感系统(nuclear family emotional system)分化不全的人选择分化不全的配偶,将问题情绪投射到孩子身上。

家庭系统理论家认为个体在婚姻选择和其他重要关系中倾向于重复他们在原生家庭中学到的相关模式,并把相似的模式传递给他们的孩子。

(解决方法:改变个体与原生家庭的交互作用。

)(5)情绪隔断(emotional cutoff)极端情感疏远,物理距离或心理距离,受不了情绪混淆的孩子,以情绪截断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自主。

(6)多代传递过程(multi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cess)在同一家庭中不同孩子显示出不同成熟水平的概念;过多地卷入家庭情感过程的孩子显示出低水平自我分化将问题传递到下一代。

(7)手足出生序的影响(sibling position)婚姻中的双方在各自家庭中的排行越相近,婚姻成功的可能就越大。

在有异性同胞的家庭中成长的人比仅有同性同胞的人婚姻成功的机会更大。

(8)社会性的退化(social regression)整个社会因人口过度膨胀压力上升,整体自我分化逐步退化。

5.治疗目标消除焦虑和减轻症状,及提高各个家庭成员的自我分化,化解三角关系。

6.技术(1)家庭族谱图(代际图)包含三代家庭成员及其配偶、标记出生、死亡、结婚、离婚等日期、家庭的重要特质(宗教、职业、种族根源、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地位,还有可能包括重大的生活事件等)(2)程序询问为了促使当事人去思考他们在家庭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使自己从原生家庭及核心家庭中分化清楚。

澄清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