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目的:研究分析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应用鼻中隔软骨的效果。

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在本院实施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的患者50例,征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后,在整形和隆鼻术中应用鼻中隔软骨,观察分析治疗效果。

结果:对实施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术的50例患者施予4个月~1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实施隆鼻手术的所有患者鼻尖都抬高,同时鼻形理想。

和手术前相比较,手术治疗后患者凹陷症状与萎缩症状均得到改善,同时患者鼻头在不同程度上均缩小,未见显著手术瘢痕和肿胀现象。

全部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出现鼻尖萎缩、血肿及鼻软骨吸收等相关并发症,且患者对本次手术效果均比较满意。

结论: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应用鼻中隔软骨,操作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可获得显著且理想的效果,可行性强,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均比较高。

目前在整形外科手術中隆鼻手术所占比重非常高,所谓隆鼻手术就是指于鼻位置植入和人体不起拮抗作用的材料,以此对鼻子的外形以及高度予以调整,以获得良好鼻形的一种手术[1-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人们生活结构的变化,对自身形象的要求也逐渐增高,对医疗美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形势下到医院实施隆鼻手术的人员也随之增多。

从目前国内隆鼻手术的情况来看,最为常见的方式就是用硅胶假体隆高鼻尖与鼻梁,但是临床实践研究发现,利用这种假体来隆高鼻尖,随着时间的延长,鼻尖皮肤于假体持续压力下容易出现缺血穿孔等各种并发症,影响隆鼻效果,故患者对常规整形法并不是很满意[3-4]。

针对这种情况,为提高鼻尖整形和隆鼻修复效果,本院近年来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应用了鼻中隔软骨,就应用情况来看,获得了比较理想且显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5年9月在本院实施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的患者50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情况下签署同意书,并表示愿意配合完成整个研究。

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本次研究已排除并有严重肝肾心肺疾病、伴有急性感染、既往存在出血史及随访失联的患者。

50例患者中男5例,女45例,年龄22~43岁,平均(32.43±2.34)岁。

31例患者有隆鼻手术史,手术时间为5~6年。

隆鼻手术患者之前的手术切口都是一侧鼻小柱旁切口,在鼻尖位置均可触及到比较硬的假鼻体,同时鼻内假体都在不同程度上出现下滑现象,部分隆鼻手术患者在天气比较寒冷的时候鼻尖位置颜色变白,情况比较严重的患者鼻尖位置的皮肤处于菲薄状态,在侧面进行观察时可见鼻假体出现异常突起现象;其中假体取出患者15例,在其鼻尖位置可见皮肤萎缩、鼻长度缩短及皮肤变硬。

19例患者未实施过鼻整形手术仅予以鼻尖整形。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指导其完成各项检查,均采取静脉适度镇静,予以局部麻醉。

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在手术区实施局部浸润麻醉,选用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按照浓度1%利多卡因和1∶200 000肾上腺素的比例混合药物进行麻醉。

指导患者保持平卧的状态,嘱咐其放松,对手术位置按照常规要求进行消毒和铺巾,在手术期间为避免血液倒流进入到咽喉,需在鼻孔内进行纱布的填塞。

接着于鼻中隔软骨双侧位置进行局部麻醉,注入麻药,当鼻黏膜肿胀发白的时候,从右侧鼻孔至距离鼻中隔前端大约1.5 cm位置自上往下切开鼻黏膜,和鼻中隔软骨方向持平直状态,分离至鼻中隔软骨位置。

在操作期间需确保鼻黏膜完整性,同时和软骨表面紧贴进行剥离。

切透软骨时所采取的分离方法和鼻黏膜一样,在操作时动作需轻柔且小心。

借助于旋转刀切下适中的鼻中隔软骨,接着再对切口进行间断缝合。

处理原假体的时候,于患者双侧鼻孔边缘通过鼻小柱做外切口,形状为W形,將鼻小柱的外瓣向上翻起,而后取出之前的假体,将假体的包膜剪去。

如果患者假体下移程度比较严重,则于包膜下进行新腔隙的分离;如果假体下移程度比较轻,可使用原鼻背腔隙。

在处理了原假体和新假体以后,将其放置在鼻背腔隙位置,一直到假体下段达至鼻背软骨位置,为防止手术后假体出现下滑现象,可用尼龙线把假体下段和软骨位置缝合固定。

置入鼻中隔软骨的时候,需结合患者鼻头具体情况,事先对新取出的鼻中隔软骨进行分割,将其分割成为三部分,其中一部分当作支撑杆,用于支撑鼻小柱软骨;一部分修建成为叶状,用于延长鼻小柱;剩下的一部分作为备用。

而后避开血管对双侧软骨进行分离,把支撑软骨放在双侧鼻翼软骨内脚中间。

在操作期间,注意置入的支撑杆软骨须到鼻小柱鼻棘位置,接着再使用6.0尼龙线自上往下对三者进行缝合固定。

放置叶状软骨的时候,需注意鼻尖两侧表现点,须将其体现出来。

第三部分软骨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将其修理成为小片,通常情况下放置在支撑杆上部,放置片数一般为2片或者3片,从而达到增高鼻尖的目的。

完成上述操作以后利用尼龙线缝合切口。

2 结果50例实施鼻尖整形与修复隆鼻手术患者予以4个月~1年的随访,在随访期间实施隆鼻手术的所有患者鼻尖都抬高,同时鼻形理想。

和手术前相比较,手术治疗后患者凹陷症状与萎缩症状均得到改善,同时患者鼻头在不同程度上均缩小,未见显著手术瘢痕和肿胀现象。

全部患者在手术后均未出现鼻尖萎缩、血肿及鼻软骨吸收等相关并发症,且患者对本次手术效果均比较满意。

典型病例术前术后对比及手术示意,见图1~4。

3 讨论鼻尖也就是鼻头,鼻子美丽与否主要取决于支撑鼻头支架构造,主要起作用的为鼻翼软骨内外侧脚与穹窿部,其次为鼻侧软骨和鼻中隔软骨部[5]。

因鼻子在人脸部中部,故其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的美丽,且也会间接影响人的自尊心。

所谓鼻尖整形就是指主要经手术的方式对先天或者后天鼻尖不正、肥大进行纠正。

西方人与亚洲人的鼻解剖存在一定的差异,西方人鼻翼软骨和鼻中隔软骨为鼻尖,由鼻翼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亚洲人鼻翼软骨和鼻中隔软骨比较弱,多依靠韧带与软组织的连接支撑,鼻尖支撑力较差,再加上亚洲人皮肤和皮下组织比较厚,因此很容易造成鼻尖低平、轮廓感差、鼻尖圆顿和肥大等[6-7]。

从鼻子的生理美学角度出发,要对称、角度适合、鼻梁的高度和宽度比例适当,再从鼻子与整个面部,乃至整个身材,以及个人的气质、职业习惯等等联系起来,可以推导出鼻子的和谐曲线,这是一个感性的判断,需要对人体美学和面部美学、心理美学等有精深的把握。

这是一种考虑鼻体结构的几何美感,兼顾鼻体与人体面部及气质等和谐共存,并产生浑然天成的自然美感的处理方式。

鼻子长度的2/3是鼻子的高度。

另一方面,鼻子与颜面的角度,男性是36°,女性是34°。

鼻翼的宽度大约在两内眦的垂直线之间,鼻骨的宽度要小于两内眦的距离。

传统隆鼻术通常是用柳叶形假体抬高鼻根和鼻背,对于鼻尖的重视度不是很好;或者用L形假体短臂支撑鼻尖,但是多因鼻尖张力过大引起鼻尖皮肤发白、感染或者假体外露等并发症[8]。

究其原因可能是因鼻尖特殊性,比如容易被碰触、毛囊比较多以及皮脂腺分泌过多等造成在鼻尖位置放置任何异体材料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增加感染、排斥等风险发生的概率,对此在鼻尖整形中控制以及保持鼻尖位置、形状也变得非常重要[9-10]。

鼻中隔可为鼻尖提供足够的支撑,鼻中隔软骨是一种透明软骨,具有存活力强、获取容易、强度硬、无异物排斥反应及可塑性强等优势[11-13]。

有报道研究指出,硅胶、曼特波和膨体等异体材料于鼻尖位置作为支撑,易造成伤口不愈合、黏膜破裂、伤口感染、假体外露或者皮肤破裂等问题;而鼻中隔软骨可有效避免上述缺点[14-16]。

本研究笔者就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鼻中隔软骨应用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选择了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使用鼻中隔软骨,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4个月~1年的随访,所有患者鼻尖和鼻梁都抬高,且外形理想良好。

和手术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患者鼻头在不同程度上缩小,未见显著切口瘢痕和肿胀现象。

无患者出现鼻中隔穿孔、鼻尖萎缩、鼻软骨吸收和血肿等严重并发症。

通过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应用鼻中隔软骨在鼻尖整形术和修复隆鼻手术,其和周围鼻头组织可以自然融合生长,能够快速重建血运,为手术的实施提供可靠且稳定的依据;另外在手术中经鼻内切口取鼻中隔软骨,其邻近手术位置,切口比较隐蔽,故不会出现其他伤口[17-19]。

鼻中隔软骨属于平整薄片,容易雕刻,术中置入后缝合比较方便,且稳定性好,不容易移位[20]。

综上可知,在鼻尖整形和修复隆鼻手术中应用鼻中隔软骨,操作简单便捷,视野开阔,可在直视下安全地获取足够的鼻中隔软骨,安全有效,可行性强,可获得良好且理想的效果,具有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在临床实践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当获得其同意后可优先使用该材料实施整形和修复。

另外要注意,在手术期间双侧鼻孔边缘可经鼻小柱作W形外切口,经V-Y缝合延长鼻小柱皮肤,能够减少张力,为手术安全且顺利地完成提供相应的保证。

同时在切除鼻中隔软骨的时候,为防止患者发生鼻中隔塌陷问题,鼻中软骨上端与前端应保留大约1 cm的宽度,从而保证整形效果和修复效果。

参考文献[1]李增健,张斌,刘强,等.鼻软骨支架重组联合鼻中隔软骨移植整复成人单侧唇裂鼻畸形25例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12):734-736.[2]齐向东,张斌,赵卉,等.利用耳后筋膜及鼻中隔软骨的二次鼻整形术[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3,24(12):711-714.[3]曾高,马海欢,薛志强,等.鼻中隔偏曲歪鼻畸形的矫正[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1,17(4):257-259,265.[4]王璐,朱莹,陈旻静,等.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与自体耳软骨移植在鼻尖整形中的对照研究[J].中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2,47(7):594-596.[5]孔晓,梁俊刚,牛永敢,等.以鼻中隔软骨为鼻小柱支撑移植物在鼻尖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4,23(4):283-286.[6]陈晓华,何晋龙,于攀,等.鼻中隔软骨联合自体真皮组织在鼻综合整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7):418-421.[7]徐荣阳,田方文,高山,等.鼻中隔软骨联合ePTFE鼻成形术35例分析[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10):614-616.[8]郑亚荣,李锋,张其清,等.自体软骨在短鼻畸形鼻尖整形术中的应用[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3,29(1):67-68.[9]刘海,丁庆丰,杨中凯,等.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雕塑鼻尖在假体隆鼻中应用效果[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15(20):3923-3925.[10]尹卫东,王金波,李成龙,等.自体鼻中隔软骨及耳软骨移植鼻尖部整形手术的应用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15(1):79-81.[11]赵煜楠,陈振雨,冷向锋,等.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与自体真皮组织修复假体隆鼻术后远期并发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4,25(6):339-341.[12]李保锴,孙明磊,石小田,等.自体肋软骨移植构建鼻尖软骨复合体在鼻整形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7):1049-1051.[13]肖翔辕,黎冻,周翔,等.L形硅胶假体结合耳廓软骨综合鼻整形应用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6,25(4):1-4.[14]王昕,陈小平,林金德,等.X形自体鼻中隔软骨扩展移植矫正短鼻的临床效果[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5,21(6):321-324.[15]殷勇,王一丞,唐大虹,等.假体隆鼻术后继发性鼻头畸形矫正中鼻中隔软骨的应用经验[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7):2121-2122.[16]马海欢,庄飓,任冲,等.自体鼻中隔软骨联合膨体聚四氟乙烯假体修复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5):331-333.[17]蹇洪,黎瑞红,谭晓燕,等.自体肋软骨片移植矫治鼻孔外翻及鼻端延长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18(5):344-346.[18]梁晓健,熊明根,徐宇红,等.耳软骨在鼻尖美容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1,22(4):233-234.[19]李伟东,蔡静敬,沃晓宇,等.鼻中隔软骨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矫治术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1):12-14.[20]吴碧映,温作珍,张丽萍,等.应用自体鼻中隔软骨及MEDPOR假体矫正唇腭裂术后鼻畸形围手术期护理[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5,15(5):641-64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