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概述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护理概述


(四)喉部检查:
纤维喉镜
第三节 常用护理诊断
1.急性疼痛:与各器官的慢性炎症、外伤、手术等因素有关
2.感知障碍:嗅觉减退或听力下降 与嗅觉、听力功能异常有关
3.语言沟通障碍 与听力下降不能理解他人、气管切开、喉部
病变或喉切除术后发音功能受损有关
4.体温升高 与各种炎症有关,如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耳
或取平卧位,头部设光
源,剪刀刃上涂少许金 霉素油膏。
五、剪鼻毛
4、方法 用左手拇 指将鼻尖向上推, 右手持剪刀齐鼻毛 跟部剪去鼻毛,用 金霉素油膏棉签沾 净鼻毛,最后用 75%酒精清洁鼻前 庭。
五、剪鼻毛
5、注意事项 (1)剪鼻毛时动作要轻,勿伤及鼻粘膜引起出血 (2)小病人或不能配合者,剪鼻毛可能会伤及鼻 内肿物者不剪鼻毛。
4.喷嚏
5.嗅觉障碍:临床上以嗅觉减退,嗅觉丧失常见,多因鼻腔阻塞或嗅粘
膜、嗅神经疾病引起。
(二)鼻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6.鼻部常见体征: 1)鼻粘膜充血、肿胀、鼻甲充血、肿大-急慢性鼻
炎、鼻窦炎
2)鼻粘膜干燥、鼻甲缩小-萎缩性鼻炎
3)鼻窦面部投射点红肿和压痛-症状重的急性鼻窦炎
(三) 咽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蜗、听神经及听中枢的病变为感音神经性聋,两者兼有为混
合性聋。
(一)耳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5.耳鸣:患者耳内有声音的主观感觉,但其周围环境中并无相应声源。
物体位置关系发生改变的主观上的错觉,多由前
庭病变引起。表现为睁眼时周围物体旋转,闭眼时自身旋转, 多伴有恶心、呕吐、出冷汗等。

外耳道冲洗法
1、目的 去除外耳道内耵聍、微小异物或 脓液 2、用物 冲洗液、冲洗球或接塑料管的注 射器、弯盘、卷棉子、额镜
二、外耳道冲洗法
3、方法 病人侧坐,患耳向操作者,手托弯盘紧贴 于耳垂下,以盛接流出的冲洗液,操作者左手向 后上方轻拉耳廓,右手持冲洗球/注射器,向外耳 道后壁缓慢注入温生理盐水,借水的回流将耵聍 或异物冲出。用卷棉子擦干,再用75%酒精消毒 外耳道。
通过额镜观察有无耵聍、异物分泌物,皮肤是否红肿糜烂, 有无新生物。鼓膜的解剖结构是否存在,有无充血肿胀等 (三)咽鼓管功能检查 主要查明咽鼓管的通气功能。鼓膜(不)完整者-吞咽试验/
鼓室滴药法 p208。
耳部检查:
(四)听功能检查:
音叉试验-门诊最常用的听力检查法
(五)前庭功能检查 :
平衡功能检查 ; 眼动检查
2
3 4 5
外耳道冲洗法 外耳道滴药法 耳部手术备皮法 剪鼻毛法
雾化吸入法
一、额镜使用法
额镜为耳鼻咽喉科医护人员必备之检查辅助设备
镜体
额带
一、额镜使用法
一、额镜使用法
注意事项: 1、保持检查者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 呈一直线; 2、检查时,检查者单眼视线向正前方通过镜孔看 到反光焦点落在检查部位,但另一只眼保持自然 睁开,不能挤眼、或闭眼; 3、检查者姿势要保持端正。
第二节 耳鼻咽喉科病人的 护理检查
一、额镜的使用
额镜为一中央由孔的凹面反光镜,有头带供检查者
固定于头部,通过联结关节可使镜面灵活转动。检查者头 戴额镜,镜面置于与光源同侧的眼前,将镜子的反光聚焦
于受检部位,保持瞳孔、镜孔和检查目标三者成一直线,
两眼同时睁开进行检查。
检查者和病人的位置
光源:定位在被检病人耳后上方约15cm处。
八 、咽喉喷药法
1、目的:使药液直达咽喉
喷雾器头端
粘膜上,用以治疗局部的
病变;内镜检查前喷布表 面麻醉药
2、用具及药品:喷雾器、
所用药液。
八、 咽喉喷药法
3、方法 取正坐位,嘱病 人张口伸舌,发 “伊”
音。操作者将喷雾器的
头端放在悬雍垂的下方 ,右手握捏橡皮球打气 ,使小壶内所盛的药液 呈雾状喷洒于咽喉部。
广泛接触,2-3min后恢复
正常体位。 也可使用喷雾器将药液喷 人鼻腔。
七、鼻腔滴药法
4、注意事项
①不能取仰卧头低位者,可取侧卧患侧向下位;
②药瓶口、滴管口或喷雾器头不得插入鼻孔碰及
鼻翼和鼻毛,以防污染;
③应教会病人或家属,使其能在家中自行滴药;
④对于鼻侧切开病人,为防止鼻腔或术腔干燥,
滴鼻后,嘱病人向患侧卧,使药液进入术腔。
检查者:面对病人距离25-40cm。
头位:检查者与病人在同一水平。
检查者的瞳孔、镜孔、反光焦点和检查部位呈一直
线。
耳部检查:
(一)耳廓及耳周检查: 观察耳廓及其周围有无畸形、红肿、瘘口、瘢痕﹑新生物 等。检查耳廓有无牵拉痛,耳屏及乳突有无压痛。 (二)外耳道及鼓膜检查 (耳镜):
检查者将受检耳耳廓向后、上、外牵拉(小儿向下牵拉)
资料记录。
护理评估是制定护理计划的基础。
内容包括:
一、健康史:一般资料、现在健康状况、既往健康状
况、家族史等;
二、身体状况:问诊-主观症状,护理查体-客观体征;
三、辅助检查:听力、前庭功能、鼻内镜检查等;
四、心理社会状况:病人心理状况、社会情况等。
(一)耳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1.耳廓形状异常
2.耳痛:多为耳部炎性病变引起,耳部邻近器官疾病引起的牵涉性
1.咽痛:最常见的咽部症状 2.咽感觉异常:自觉咽部有异物感、堵塞、瘙痒、干燥等-慢性咽炎
3.吞咽困难: 功能性;梗阻性;麻痹性p205
4.打鼾: 睡眠时软腭、悬雍垂、舌根等处软组织随呼吸气流颤动而产生
节律性的声音
5.咽部常见体征: 1)咽部粘膜充血水肿
2)腭扁桃体肥大
3)腺样体肿大
(四) 喉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痛。如急性中耳炎、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牵拉耳廓痛加 剧常提示为外耳道炎症。
3.耳漏:指外耳道流出或在外耳道内聚积有异常分泌物。黏液性或脓
性者多见于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无色清亮水样者应警惕 脑脊液耳漏,持久血性脓液应注意恶性病变。
4.耳聋:不同程度听力下降统称耳聋,按病变部位分为传导性、感音
神经性和混合性聋。外耳和中耳病变可表现为传导性聋,耳
12.自理能力缺陷
13.知识缺乏 14.焦虑 15.自我形象紊乱
第四节
耳鼻咽喉科手术病人的常规护理
1、做好术前准备 2、心理护理
3、交代注意事项
4、术后根据手术和麻醉方式采取不同体位
5、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6、注意手术局部护理
第五节 耳鼻咽喉科常用 护理技术操作
常用护理技术操作
1 额镜使用法 6 7 8 9 鼻腔冲洗法 鼻腔滴药法 咽喉喷药法
1) 闭目直立检测法 p215
2)闭目行走试验
鼻部检查:
(一)外鼻: 主要是视诊和触诊 (二)鼻腔 : 前鼻镜的检查法p216:目的、用物准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 (三)鼻窦 鼻内镜是临床上常用的鼻腔和鼻窦检查方法 (四)鼻功能检查 呼吸功能检查法和嗅觉功能检查法-嗅瓶试验p218
咽部检查:
(一)观察面容与表情: (二)口咽检查 : 口唇(唇裂畸形、疱疹、口角溃烂)、口腔内(粘膜有无出 血、溃疡)和咽部的检查(双侧腭舌弓、咽侧壁及咽喉壁) (三)鼻咽部检查 :
六、鼻腔冲洗法
4、注意事项
①急性炎症时禁止冲洗,以免炎症扩散。
②灌洗桶不宜悬挂过高,防止因压力过大将分泌物冲
入咽鼓管。
③冲洗时勿讲话,以免发生呛咳。 ④冲洗液温度以38℃为宜,以免因温度过高或过低而 刺激鼻粘膜。 ⑤应教会病人自行冲洗
六、鼻腔冲洗法
病人自行冲洗时,用特制 的鼻腔冲洗瓶盛入生理盐
水,用水挤压冲洗瓶将冲
六、鼻腔冲洗法
1、目的 以去除鼻腔,鼻咽
部脓痂,减少臭味,促进
黏膜功能恢复。 2、用具及药品 灌洗桶、面
盆、橡皮管、橄榄头及
500~1000ml温生理盐水、 输液架。
六、鼻腔冲洗法
3、方法 病人取坐位,将装 有温盐水的灌洗瓶悬挂于 距病人头顶约1m高度, 橄榄头塞入患侧前鼻孔, 病人稍低头,须下接面盆 ,张口呼吸。盐水注入一 侧鼻腔并经对侧流出时, 即可将鼻腔内的分泌物或 痂皮冲出。
炎、鼻窦炎等有关
5.有窒息的危险 与存在喉部或气管异物、气管切开痰液积聚
阻塞呼吸道等因素有关
6.有感染的危险 与鼻通气障碍、外伤、手术后切口感染有关
7.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鼻腔、咽喉、气管炎症引起分泌物粘
稠,不易排出,病人咳痰能力下降等有关
8.有受伤的危险 与平衡功能失调、嗅觉障碍或听力障碍有关 9.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鼻出血、手术后出血有关 10.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咽喉炎症引起吞咽疼痛 11.口腔黏膜受损
二、外耳道冲洗法
4、注意事项 冲洗液温度应与体温接近,以 免刺激内耳引起眩晕、恶心和呕吐。冲洗 应缓慢,且冲洗方向勿直对鼓膜。急性化 脓性中耳炎及鼓膜穿孔者禁忌冲洗。
三 、外耳道滴药法
1、目的 软化耵聍、外耳道炎、中耳炎的
局部用药
2、用具及药品 滴管及滴耳药
三、外耳道滴药法
3、方法 取坐位,头偏向 健侧,患耳向上。清洁外 耳道,向后上方牵拉耳廓 将药液滴入耳底部3~5滴, 轻压耳屏数下,并保持原 位3-4min,充分耳浴。
源性颅内并发症﹑喉阻塞等,若抢救治疗不及时可致严重后 果,因此对这类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严密观察,积极治疗。
4、有时仅表现为局部症状,病人常因经济条件或缺乏疾病相 关知识等因素而未能及时治疗,有时自行错误处理(如用吞 食团的方法处理咽和食道异物)延误病情引起各种并发症甚
至危及生命等。
二、护理评估
评估包括资料收集、 资料整理、
7.耳部常见体征:
1)鼓膜充血: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2)鼓膜穿孔:鼓膜外伤、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3)鼓膜积液:分泌性中耳炎
(二)鼻部常见症状和体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