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 必修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

高中数学 必修一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教案

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学习目标】
了解子集、真子集、空集的概念,掌握用Venn 图表示集合的方法,通过子集理解两集合相等的意义。

1.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 、B ,如果集合A 中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我们就说这两个集合有包含关系,称集合A 为集合B 的子集,记作A B ⊆(或B A ⊆),读作“A 含于B ”(或“B 包含A ”)。

2.如果集合A 是集合B 的子集(A B ⊆),且集合B 是集合A 的子集(B A ⊆),此时,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因此集合A 与集合B 相等,记作A B =.
3.如果集合A B ⊆,但存在元素x B ∈,且x A ∉,我们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真子集,记作A B ⊆ (或B A ⊆)。

4.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作∅。

5.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学习过程】
写出给定集合的子集
【例1】(1)写出集合{012},,的所有子集,并指出其中哪些是它的真子集; (2
由此猜想:含n 个元素的集合{}12,,,n a a a L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多少?真子集的个数
及非空真子集的个数呢?
解 (1)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含有一个元素的集合:{0},{1},{2};
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0,1},{0,2},{1,2}; 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0,1,2}。

故集合{0,1,2}的所有子集为∅,{0},{1},{2},{0,1},{0,2},{1,2},{0,1,2}。

其中除去集合{0,1,2},剩下的都是{0,1,2}的真子集。

这样,含n 个元素的集合{a 1,a 2,…,a n }的所有子集的个数是2n ,真子集的个数是2n -1,非空真子集的个数是2n -2
规律方法 (1)分类讨论是写出所有子集的有效方法,一般按集合中元素个数的多少来划分,遵循由少到多的原则,做到不重不漏。

(2)集合A 中有n 个元素,则集合A 有2n 个子集,有(21)n -个真子集,(21)n -个非空子集,(22)n -个非空真子集。

变式迁移1 已知集合M 满足1212{34}{5}M ⊆⊆,,,,,,写出集合M 。

解 由已知条件知所求M 为:{1,2},{1,2,3},{1,2,4},{1,2,5},{1,2,3,4},{1,2,3,5},{1,2,4,5},{1,2,3,4,5}。

集合基本关系的应用
【例2】(1)已知集合34{|}A x x =≤≤-,211{|}B x m x m =-<<+,且B A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本例(1)中,若将“B A ⊆”改为“A B ⊆”,其他条件不变,则实数
m 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解 (1)∵B A ⊆,
①当B =∅时,121m m ≤-+,解得2m ≥.
②当B ≠∅时,有321
14211m m m m --⎧⎪
+⎨⎪-+⎩
<……,
解得12m ≤-<, 综上得1m ≥-.
(2)显然A ≠∅,又A B ⊆,∴B ≠∅, 如图所示,
∴21121314m m m m -+⎧⎪
--⎨⎪+⎩
<<>,解得m ∈∅。

规律方法 (1)分析集合关系时,首先要分析、简化每个集合。

(2)此类问题通常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法,将各个集合在数轴上表示出来,以形定数,还要注意验证端点值,做到准确无误,一般含“=”用实心点表示,不含“=”用空心点表示。

(3)此类问题还应注意“空集”这一“陷阱”,尤其是集合中含有字母参数时,初学者会想当然认为非空集合而丢解,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必须的。

变式迁移2 已知25{6|}0A x x x ==-+,1{|}B x mx ==,若B A ⊆,求实数m 所构成的集合M 。

解 由2560x x -=+得2x =或3x =. ∴}3{2A =,
由B A ⊆知B =∅或2{}B =或3{}B = 若B =∅,则0m =; 若2{}B =,则1
m 2
=;
若3{}B =,则m 3
1=。

∴11M 0,,23⎧⎫=⎨⎬⎩⎭。

集合相等关系的应用
【例3】已知集合2{}A x y =,,,22{}2B x y =,,且A B =,求x ,y 的值。

解 方法一 ∵A B =,
∴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相同,
∴22x x y y =⎧⎨=⎩
或22x y y x =⎧⎨=⎩,
解得x ,y 的值为00x y =⎧⎨=⎩或01x y =⎧⎨=⎩或141
2x y ⎧=
⎪⎪
⎨⎪=⎪⎩
验证得,当0x =,0y =时,
A={2,0,0}这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舍去。

∴x ,y 的取值为01x y =⎧⎨=⎩或141
2x y ⎧
=
⎪⎪
⎨⎪=⎪⎩
规律方法 集合相等则元素相同,但要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防止错解。

变式迁移3 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可表示为,,1b a a ⎧⎫
⎨⎬⎩⎭
,也可表示为20{}a a b ,+,
,求a ,b .
解 由集合相等得:0,,1b a a ⎧⎫∈⎨⎬⎩⎭
,易知0a ≠, ∴
0b
a
=,即0b =,∴21a =且2a a ≠,∴1a =-. 综上所述:1a =-,0b =.
【课堂小结】
1.元素、集合间的关系用符号“∈”或“∉”表示,集合、集合间的关系用“⊆”、“=”等表示。

2.在特定的情况下集合也可以作为元素,如集合{{}{}
01{01}}
B=∅,,,,,则此时{1}B
∈,而不能是{1}B
∈.
3.解集合关系的问题时还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判断两个集合间的关系:①先用列举法表示两个集合再判断;②分类讨论。

(2)解数集问题学会运用数轴表示集合。

(3)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可用Venn图直观表示。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下列命题
①空集没有子集;②任何集合至少有两个子集;③空集是任何集合的真子集;④若
A
∅∉时,则A≠∅。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0
B.1
C.2
D.3
答案B
解析仅④是正确的。

2.已知集合1
{|}2
A x a x a
=≤≤
-+,35
{|}
B x x
=<<,则能使A B
⊇成立的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
A.}4
|3
{a a≤

B.4
|}
3
{a a
≤≤
C.4
|}
3
{a a
<<
D.∅
答案B
解析∵A B
⊇,∴
13
25 a
a
-


+



∴34a ≤≤.
3.设}2{1B =,,{|}A x x B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A B ⊆ B .B A ⊆ C .A B ∈ D .B A ∈ 答案 D
解析 ∵B 的子集为{1},{2},{1,2},∅, ∴{|}{{}12{}{}12}A x x B =⊆=∅,,,,, ∴B A ∈.
4.若集合{|}A x x n n ==∈N ,,集合|,2
n B x x n ⎧
⎫==∈⎨⎬⎩

Z ,则A 与B 的关系是( ) A .B A ð B .A ∁B C .A B = D .A B ∈ 答案 A
5.在以下六个写法中:①{}{001}∈,;②{}0∅ð;③011
101{}{}⊆-,-,,,;④0∈∅;⑤{}Z =正整数;⑥{()}00}0{=,,其中错误写法的个数是(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答案 B 二、填空题
6.满足{012},,{0,1,2,3,4,5}A ⊆ð的集合A 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 7
解析 本题即求集合{345},,的非空子集个数,共2317=-个。

7.设2{|}{|1}100M x x N x ax ====-,-,若N M ⊆,则a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或0
8.若2013{|}{|}x x a a N x x =∈⊆-,-<<,则a 的所有取值组成的集合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012}45{3,,,,, 三、解答题
9.设集合{1,,}A a b =,{}2B a,a ,ab =,且A B =,求实数A 、B 的值。

解:∵A B =且1A ∈,∴1B ∈.
若1a =,则21a =,这与元素互异性矛盾,∴1a ≠. 若21a =,则1a =-或1a =(舍)。

∴{1,1,}A b =-,∴b ab b ==-,即0b =. 若=1ab ,则2a b =,得31a =,即1a = (舍去)。

故1a =-,0b =即为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