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绿化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第一章前言7第二章生物防护的理论基础9一、简介9二、植物演替过程(见附表1)10第三章工程概况11一、工程概况11二、施工条件11第四章治理方案12一、弃矿山基本情况12二、治理目标12三、治理目的和原则12四、行技术标准: 13五、生态治理总体思路13六、具体施工步骤 141、坡面处理142、客土吹附工艺施工143、刻字造景144、苗木种植155、最终效果16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18一、施工组织管理模式18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19三、现场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20四、施工总体部署及机械配备201、施工组织部署20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21五、临时工程设计与施工平面布臵221、施工道路222、临时设施223、供水、给电224、施工排水22六、施工进度计划 221、工期目标的确定232、施工进度安排233、工程进度保证措施 23七、工期保证措施 25第六章施工工艺介绍(客土吹附)281、基本原理282、优点:283、适用范围: 284、施工工艺285、施工工序296、植物种子31第七章养护32一、养护32二、苗木种植\养护应注意的要点:33第八章工程质量保障措施34一、工程质量总体布臵控制思路 34二、工程质量实施性控制方案35三、工程质量管理组织机构详解 36四、施工质量管理图37第九章工程安全保证措施38一、安全制度38二、使用安全色和安全标志39三、建立安全保证体系40四、工程部安全生产责任制41五、专职安全员职责41六、项目经理安全生产职责42第一章前言众所周知,最古老、最行之有效的水土保持方法就是利用植物和天然的材料对水土进行保护,这些古老的水土保持法通常称作生物技术水土保护。

近20年来,生物技术水土保持法正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和改进。

国外发达国家在边坡复绿方面起步较早,有相应的法规,并有专门的机构与企业从事规划、设计与施工。

自80年代以来,已重点开发出以高陡岩石边坡为对象,工业化程度较高、施工便捷、固坡效果较好的系列生态防护技术;90年代成功开发了高压喷射植被护坡技术,并已投入大规模的运用,成为高陡岩石边坡表层和浅层稳固的首选工程技术;而在我国对于这些高陡岩石边坡的防护还主要采用传统的浆砌石、干砌片石等工程防护的方式,不仅造价较高,施工速度慢,而且美化程度欠佳;有些虽然种植了一些攀缘爬藤或是悬挂植物,但由于后期养护等原因,绿化效果不尽人意。

在中央号召全国大力开展“再造秀美河山”和加强国家重大工程生态建设的要求下,各地纷纷加强了对边坡的生态防护工作,但因其技术本身的限制,对土质边坡和缓坡岩面效果较好,对于坡度大、坡面高、以岩石面为主的边坡,无法进行有效的保护和治理。

因此,开发适合我国多样性气候环境条件,工业化程度高,成本低,便于机械化施工的岩石边坡防护技术,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保护意义及现实的市场需求。

第二章生物防护的理论基础一、简介生物防护主要是利用植物根系与工程手段(如锚固、钉网)相结合,有效地减少雨水对坡体的破坏及其土壤的侵蚀,从而达到防护功能,而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的形成和演替是一个很长的过程,比如,从裸露岩石开始的演替称之为旱生演替,其演替顺序一般是:地衣植物阶苔藓植物阶段土壤颗粒增加土壤有机质积累草本植物阶段(矮草、中草、高草)土层增加高草灌木阶段阳性树木侵入土壤肥力增加阳性乔木阶段阴性树木侵入多层次森林群落阶段。

这种演替过程是很长的,可达百万年。

即使从草本群落阶段开始,也需几个世纪的历史。

表1是美国东部丘陵区次生演替过程。

这种次生演替在自然条件下需要经几十年至数百年才能发展到顶级群落。

二、植物演替过程(见附表1)表1美国东部丘陵区次生演替过程因此,如果不通过人工建造一个新的生态环境,演替是相当漫长的,所以适当利用人工介入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但若采用大量的投入的方法,想一开始就建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也是不切实际的和不合理的,因此尽量采取适量的人工投入,使人工生态系统本着由低级向高级阶段过渡的办法,也就是模拟自然生态系统形成演替规律,人工压缩演替周期的办法应更为可行和有效。

第三章工程概况一、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萧山临浦通济石料厂宕面生态环境治理工程2、工程地点:萧山临浦3、工程质量标准:优良二、施工条件交通:本工程利用矿区内已建的施工便道,外部交通利用附近公路。

水源:施工和生活用水由业主提供的水源。

电源:业主提供电源。

料源:所有材料、设备均由乙方自行购供,无价材料采购前其质量、价格、规格、产地等须经业主、监理认可或签证同意。

设施:生活、生产设施以自建为主。

资金:按施工进度付款。

第四章治理方案一、废弃矿山基本情况废弃矿山的宕面形态呈三角半圆,宕底坡脚线长190米最大斜面长105米,宕面面积13200平方米,宕底面积7600平方米,边坡出露岩性为英安质玻屑熔结凝灰岩,由于节理、裂隙发育,局部存在岩体崩塌隐患,灾害面积约3000平方米。

二、治理目标通过边坡生态复绿,消除矿山山体岩石裸露,达到水土保持目地,最终使矿山岩面的生态环境与周边自然景观相融合,在不久的将来,产生生态经济效益。

三、治理目的和原则1、通过局部刷坡卸荷,达到边坡的稳定,使的地质灾害隐患得以消除;2、采用复绿护坡技术,快速恢复治理区的自然生态面貌,并防止水土流失;3、遵循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原则;4、循因矿制宜原则,宜景则景,宜绿则绿;绿化做到:宜种草的种草,宜植树的植树。

在保留矿区最大特征的同时,使原本苍夷的矿区,经过治理后与周边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

5、边坡复绿直观效果好,确保四季常青,并在养护期间结束后,灌木密度不少于3株/平方米,绿化覆盖率在85% 四、行技术标准:(1)、《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要求(暂行)》(2)、《浙江省露天开采矿山自然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暂行)》五、生态治理总体思路鉴于治理区开采宕面岩石的岩性、结构面特征以及边坡稳定性特点,本次治理设计及施工中拟采用:对刷坡治理区通过坡面修整,平整区采用高挖低填方式平整后,通过防排水工程建设,保证边坡稳定。

在边坡稳定基础上,采用客土吹附技术对采空区内陡倾角边坡进行复绿,同时在局部地段补种一些苗木,如马尾松等。

做到治理中尽量减少对山体植被的二次破坏,绿化后的边坡逐步与自然景观相融合,治理后的最终边坡是安全的。

六、具体施工步骤1、坡面处理坡度对坡面的稳定和植物生长有很大的影响。

要求对坡面修整,目的是保证边坡经修整和复绿施工后能保持长期稳定。

根据该矿坡面特征,由于开采过程的随意性、不间断性的原故,在坡面形成许多不规则的沟槽、反坡,深浅、宽窄不一,考虑了这个因素之后,施工中在一些沟槽较深较宽处经适当的修整后按原坡面情况顺延原坡面进行修整,以减少雨水对坡面的冲刷。

对坡面整体进行人工清坡,消除多余的浮石、碎落石及不稳定岩面的小石块,在凹坑部位以土包袋回填并加固,使坡面尽量平整。

根据山体立面条件,因地制宜,开挖一些小平台,在平台处进行土包袋围堰,以便于后期在坡面处种植以草本和矮灌木为主的植物群落,及以增加山体坡面的生态景观,快速恢复生态环境,使坡面植被与周围山体植被融为一体。

2、客土吹附工艺施工1、详见施工工艺说明(后章)3、刻字造景2、宕口坡面中间段岩面较平整,经适当修整后可在岩面上进行刻字造景。

例如刻上“治理复绿、造福后代”等字样。

具体景观设计将在实施性组织设计中经业主同意,选择最佳方案。

4、苗木种植3、为结合坡面要求,同时增加坡面观赏性,在复绿的基础上辅以本地草种及小灌木加以点缀。

坡脚处方可以考虑种植悬挂植物,(如常春油麻藤、黄馨等),不仅见效快,而且有一定景观效果,坡面局部地方采用回填一定厚度的种植土后,考虑种植部分抗干旱、耐贫瘠、易管理又有一定季相变化的乔灌木(如马尾松、海桐球、冬青、红叶李、铺地柏等)加以美化,在宕口中间两处反坡处考虑在反坡上沿处种植一些悬挂植物,如黄馨。

同时在反坡底部种植一些爬藤,如爬山虎等,增加坡面整体层次感,使矿区在复绿后容易与周边环境容为一体,最终达到复绿目的。

具体数量详见下表:4、苗木种植数量表39、5、最终效果40、通过上述工艺的实施,使裸露的边坡上具备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土壤条件,为植被的恢复和植物种群的演替提供一个良好的生育基础。

经过施工使先锋草种迅速成坪,山体变绿,植草的根茎逐渐形成保护网,阻止岩石与空气和水的直接接触,防止降雨水流对坡面的冲蚀破坏。

随着时间推移,乡土乔、灌木等树种自然入侵并得以成长,产生生态效益和绿化、美化的效果。

使得坡面安全隐患得以消除,通过对主坡面平整覆土植绿,使原有裸露的山体坡脚得到有效的防护,防止水土流失。

重塑“蓝天、碧水、绿色”的良好生态环境,从而提高人民生活、生产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管理模式我公司将采用如下施工组织管理模式:在施工现场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工程项目责任制,工程项目经理负责本工程的具体组织与实施,工程项目经理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公司对本工程的施工管理通过工程项目经理部来实现。

与此同时,公司对本工程的施工质量、进度、安全、及经济效益四方面仍采用直线控制办法,以确保本工程施工在优质、安全、按期竣工的前提下争创效益。

二、施工组织管理机构框图:三、现场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①项目经理:受总经理委托及授权,全面负责本工程。

②技术负责人:主持本工程施工技术和质量工作。

③办公室:负责项目经理部的办公事务、治安保卫、生活后勤。

④施工技术部:负责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制定、技术指导、施工放样测量、复测、质量监督检查、土工实验及原始资料整理管理工作。

⑤生产组织部:生产进度计划制定、工程统计、施工机械管理、材料物资采购、安全文明生产检查工作。

⑥生产指挥部:组织、协调施工队保证施工计划实施。

⑦施工队:各自完成本工程所承担的施工任务。

四、施工总体部署及机械配备1、施工组织部署项目经理部下设三个专业性施工队:1、施工一大队:负责本合同段宕口处生态复绿的施工。

2、施工二大队:负责岩面、截水沟、便道加固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3、机械施工队:负责本合同内土石方的挖填、清运、吊装及喷播施工。

2、拟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以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投入本工程使用的施工机械和设备情况如下表:五、临时工程设计与施工平面布臵1、施工道路进场道路充分利用原有便道,不足部分由我方延伸,直至满足施工需要。

2、临时设施该工程施工生活区用地约需300平方米,请业主提供场地,材料堆放和拌和用地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安排。

平面布臵详见施工平面布臵图。

3、供水、给电用电依赖业主提供,场内设臵架空线,每隔50米设标准配电箱,在水源处安水表接管至生活区。

4、施工排水施工期间,确保原排水系统正常工作,施工现场设臵临时排水系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