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火灾现场保护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的重要性

火灾现场保护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的重要性

火灾现场保护在火灾原因认定中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了火灾现场的特点,阐述了火灾现场保护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方法及保护的时间,阐明了火灾现场保护在火灾原因认定工作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火灾调查火灾现场保护火场勘查
火灾现场就是在时间或空间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建筑物、构筑物和公私财物,人员(牲畜)伤亡,以及与起火原因有关证据分布的场所。

它是火灾发生、发展和熄灭客观的真实记录,是现场勘查的前提和基础,是火灾原因定性准确、证据确凿的重要保证,是提取火灾痕迹物证的场所。

火灾原因认定工作中,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问题,就是火灾现场因火灾扑救过程中和扑救后以及在勘查中没有得到很好保护,致使很多重要的火灾痕迹物证难以发现、收集,很难找到准确的起火部位和起火点,难以确定火灾的性质、认定火灾原因、查处火灾责任者。

如在调查一起商业店铺火灾中,受灾店铺共4家,建筑为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砖木结构,经营纺织、服装制品,火灾过火面积150余平方米,直接财产损失20余万元。

由于没有及时采取有力措施保护好现场,大火扑灭后,受灾店主冲进现场各自清理未烧尽商品,待火调人员赶到现场时,现场一片狼藉,烟熏、炭化、房屋倒塌掉落等痕迹物证遭到了严重破坏。

在整个火灾调查现场勘查中,很难收集到客观真实有力的火灾相关证据,给现场勘查、火灾原因认定、损失核定、责任认定等带来了极大困难,尽管火调人员采取了各
种措施,想尽了一切办法仍然无法弥补现场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最终导致该起火灾原因不明,责任不清。

店主未得到赔偿,蒙受了较大的损失,公安消防机构的形象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保护火灾现场的目的,就是保护证明火灾发生、发展的痕迹物证并为现场勘查提供有利的条件。

1火灾现场的特点
(1)火灾本身具有毁灭证据的破坏性。

物质燃烧、爆炸本身就是一种破坏,火灾现场是火灾扑救之后留下的一个被破坏的现场。

(2)人们在扑救火灾、抢救物品时,易使起火痕迹物证遭到破坏,在灭火中使用的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剂对现场具有较大的破坏作用,在灭“残火”时会损坏物品的本来面目,而灭火人员在灭火过程中为了尽快扑灭火灾,抢救人员,疏散物资,需破拆建筑物,使现场物品的原始状态以及起火蔓延痕迹、烟熏痕迹、房屋以及物资坍塌痕迹,引火物等物证遭到一定破坏。

(3)易燃易爆、化工产品、高分子合成材料广泛应用,火灾时参与燃烧增强了现场的复杂性。

(4)火灾现场往往存在起火原因的多因性。

如电气、自燃、人为、雷击等都有可能引起火灾,有时几种原因共同作用。

(5)火灾的结果必然引起火灾现场客观物体的变化必然性。

2火灾现场保护工作要求
依法保护火灾现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

火灾扑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