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题汇编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题汇编

【大题冲关】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考题汇编....1、将某绿色植物置于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以充足的光照,容器内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36mg、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内CO2含量每小时增加8mg,据实验测定,该植物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30mg。

回答:(1)上述条件下,光照时细胞呼吸的强度与黑暗时细胞呼吸的强度_____(相等)(2)在光照时该植物每小时葡萄糖的净生产量是_________mg。

(24.55 mg )(3) 若在一昼夜中给4小时光照、20小时黑暗,此植物体内有机物的含量是A 增加 B减少 C 不变 D 先减后增2、(8分)将一株植物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1)在25 ℃条件下,若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条件下1小时积累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则1小时积累葡萄糖g。

(0.06)(2)在25 ℃条件下,这株植物在充分光照下1小时总共制造葡萄糖g。

(0.09)(3)如果一天有10小时充分光照,其余时间在黑暗下度过,如果光照时的温度为25℃,黑暗时的温度为15℃,则一昼夜积累葡萄糖g.( 0.39(4)从以上计算可知,种在新疆地区的西瓜比种在江浙一带的甜,其原因之一是。

(昼夜温差大、积累葡萄糖多)4、在光合作用下,要保持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数量不变,同时合成1mol葡萄糖,暗反应中将产生多少摩尔三碳化合物A 2molB 4molC 6molD 12mol1 d 中积累的葡萄糖为A.765 mgB.1485 mgC.315 mgD.540 mg6、有一瓶子有酵母菌的葡萄糖液,吸进氧气的体积与放出CO2的体积之比是3:5,这是因为A 有1/2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B 有2/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C 有1/3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D 有1/4的葡萄糖用于有氧呼吸7、现有一瓶酵母菌的葡萄糖液,通入不同浓度的氧气时,其产生的酒(假定两种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同),精和CO2的量如图13-3所示,在氧浓度为a时发生的情况是A.100%酵母菌进行发酵B.3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C.60%的酵母菌进行发酵D.酵母菌停止发酵10、图5-10表示某种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浓度下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的变化。

请据图5-10回答下列问题:(暗反应) 光反应 释放 (1)外界氧浓度在10%以下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

(3) 该器官的CO 2释放与O 2的吸收两条曲线在P 点相交后则重合为一条线,此时该器官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进行此种呼吸方式所用的底物是___________。

(3)当外界氧浓度为4~5%时,该器官CO 2释放量的相对值为0.6,而O 2吸收量的相对值为0.4。

此时,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值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释放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倍,转移到ATP 的能量约相当于有氧呼吸的________倍。

(4)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代表?(不同氧浓度下的无氧呼吸强度)(5)由此可见,保存水果、蔬菜,应A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10%B 控制空气流通,使氧浓度保持在5%C 不让空气流通,抑制有氧呼吸D 保持通风良好,抑制无氧呼吸11、生产实践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CO 2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

如下图是对某农作物实验的结果,请据图分析并回答:(Lx:勒克斯,光照强度的单位。

A 、B 、C 、D 、E 为曲线上的点,a 、m 、n 为坐标轴上的点)(1)曲线I 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CO 2浓度为400 mg·L -1时,光合作用最强的相应处是________。

曲线Ⅲ的最强光合作用需要的最低CO 2浓度是________。

(3)这组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4)m 点表示________。

如果提高光照强度,则m 点的位置将________移动。

(5)图中AB 段和CD 段影响光合作用的主要限制因子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n 点时的CO 2浓度下,该农作物有机物和能量代谢的量变关系是________。

(6)若将该农作物放置于A 点条件下5h ,再移入E 点条件下________h ,实验前后的植物有机物含量不变,若将植物体放在含C 18O 2的环境下,一段时间后,植物周围的空气中有没有可能出现18O 2?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欲提高温室栽培的叶菜类蔬菜的产量,图中信息告诉我们,应________;另外,还应适当多施________肥,并在夜间适当________温度。

(8)温室栽培农作物时,为满足CO 2的供应,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等。

有时可见晴朗的白天,温室开窗透气,其对植物代谢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1)光强为70Lx 下,在CO 2浓度较低范围内,随CO 2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逐渐增强;超过一定浓度后,光合作用强度增加幅度减小,继续提高CO 2浓度则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2)700Lx 光照 500mg·L -1(3)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都会影响光合作用强度(4)在光照强度为70Lx 下,光合作用达到最强时,CO 2浓度的最小值 向右(5)CO 2浓度 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利用的CO 2与呼吸作用产生的CO 2量相等(6)2.5 有可能,因为C 18O 2 H 218O 18O 2 空气的18O 2(7)适当提高CO 2浓度和光照强度 氮 降低(8)使用干冰或适当燃烧秸秆 使空气流通,以补充一定量的CO 2;可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以增强蒸腾作用从而促进作物对水分的吸收和运输,并促进矿质离子的运输;还可增强室内的光照强度,以促进光合作用12、 (6分)如图,将正在萌发的种子放在一广口瓶内,瓶内放一盛有足量NaOH 溶液的小烧杯,广口瓶再与一水银液体压力计相连,在温度不变、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水银柱只升高到15.9cm 就不再升高。

⑴此实验证明了_________,相关的反应式___________。

⑵若实验中瓶内只放萌发的种子,在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水银柱的变化为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水银柱升高15.9cm 后,萌发的种子将进行_____________,最终种子将死亡,原因是____________。

答:(1)萌发的种子进行的是有氧呼吸 反应式略 (2)既不升高也不下降 瓶内气体总体积不变 (3)无氧呼吸 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种子有毒害作用13(6分)小麦籽粒成熟过程中积累的糖类,主要是依靠穗下第一张叶片(旗叶)的光合作用供给的。

有人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图1—12甲),将旗叶包在一透明的袋中,袋中始终保持25℃及充足的CO 2,在旗叶基部安装一个可调节温度的套环。

实验开始时,套环温度调节到20℃,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

然后将基部套环温度调节到5℃时,发现葡萄糖从旗叶向穗运输的过程被抑制,继续测定30分钟内透明袋中的CO 2吸收量、叶片水分散失量,测得的结果如图1—12中乙所示。

请据图回答:(1)叶片基部温度变化对袋内叶片蒸腾作用有无影响?。

(2)叶片基部处于低温(5℃)状态时,后30分钟,CO 2的吸收速率下降与叶片气孔开闭状态是否有关?。

理由是。

CO 2的吸收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答:(1)无 (2)无关 气体关闭与叶片水分散失有关,在前后30分钟内的水分散失量不变,说明气孔开闭状况也不变 葡萄糖向穗的输送被抑制,叶片中葡萄糖量增加,使光合作用过程受到抑制,所以CO 2吸收量下降。

14、9年11月21日,我国载人航天飞机“神舟”号首次试飞成功,这标志着我国的航天技术已居世界领先地位。

在长期的航天飞行中,比较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宇航员的食物和氧气供应问题。

科学家发现,在太空舱内“饲养”小球藻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因为小球藻经过光合作用,既可释放氧气,也能合成有机物。

在一般光照条件下,每500g 小球藻(鲜重)经光合作用每小时可释放氧气224mL (标准状况)。

一名宇航员要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每小时需氧化0.25mol 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

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光照条件下,每kg 小球藻每小时可产生______g 葡萄糖。

(0.6)(2)若在航天舱内模拟地球赤道位置的白昼条件,正常情况航天舱内有两位宇航员工作,如果维持宇航员生命活动所需的氧气全部来自小球藻的光合作用,则在太空舱内至少饲养小球藻_______kg 。

(600)(3)若宇航员用18O 标记的水来培植小球藻,则经过一段时间后,首先出现含18O 的应是A .小球藻的光合产物C 6H 12O 6B .小球藻的呼吸产物CO 2C .宇航员的呼吸产物D .宇航员的尿液15、图13-4是一个测定植物组织(如萌发的种子)呼吸强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呼吸强度是指单位组织在单位时间内吸收O 2或释放CO 2的多少,可用释放CO 2mg/10g 组织/小时或吸收O 2mg/10g 组织/小时来表示。

测定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在尼龙小篮中装20g 正在萌发的种子,对照组装有经过煮沸过的20g 正在萌发的种子,各瓶内装的Ba(OH)2溶液的量是相等的,将两组实验装置置于15℃恒温条件下1小时,然后用0.001mol /L 浓度的草酸[COOH COOH |]溶液对 Ba(OH)2溶液进行滴定。

再将两组实验装置置于25℃恒温度下1小时,重复上述滴定过程。

注意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要不断地进行摇动。

滴定时用酚酞指示剂指示。

滴定结果如表13-6根据上述内容。

试回答下列问题:(1)在漏斗内装有碱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

(2)Ba(OH)2的作用是_______,在实验过程中要不断摇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

(3)请写出此实验过程中除呼吸作用方程式外的两个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上述滴定结果,萌发的种子在15℃时的呼吸强度为释放CO 2__________;在25℃的呼吸强度为释放CO 2________________。

答:1)吸收进入瓶内的空气中的CO 2 (2)吸收CO 2防止在Ba (OH )2溶液液面上结有BaCO 3薄膜影响对CO 2的吸收 (3)Ba(OH)2+H 2CO 3BaCO 3↓+2H 2OBa(OH)2+H 2C 2O 4BaC 2O 4↓+2H 2O(4)0.33mg/10g 组织/小时 0.66mg/16g 组织/小时16、将酵母菌接种到一定浓度的淀粉糊溶液中,先在30℃条件下通气培养6小时,等菌体繁殖到一定种群数量时进行如下实验,并回答相关的问题:(1)通气培养可使酵母菌大量繁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