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剖学基本组织

解剖学基本组织

作用:将核内容物包 围在一定区域,对核 内容物起保护作用, 同时也控制细胞核内 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核
2、核仁:为圆形或椭圆形的颗粒状结 构,一般细胞有1~2个。核仁是一个表 面无膜的海绵球状体。它是合成核糖体 的场所。
3、染色质与染色体
染色质:在光镜下见 到的核内被碱性染料 着色的块状或颗粒状 物质。
染色体:细胞进行有 丝分裂时,染色质细 丝螺旋化盘曲缠绕成 具有特定形态结构的 染色体。
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 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 期的两种表现。
(1)染色体的化学染色体的数目:
人体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称双倍 体,1956年庄有兴等人明确了人类每个 细胞有46条染色体,46条染色体按其大 小、形态配成23对,第一对到第二十二 对叫做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第二十 三对是一对性染色体。
动,各种物质的交换,酸碱度和渗透压 的维持,均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在某 些病理情况下(如过敏、创伤、烧伤、 缺氧等),由于破坏了生物半透膜的正 常结构和功能,使其通透性增加,结果 发生组织水肿等反应。
(二)细胞质
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器、基质、 内含物。
基质
呈透明粘稠的半流动的胶体状态。 内含水、无机盐、脂类、蛋白质、氨基 酸和核苷酸等。 基质是细胞质内有形成分的生活环境, 又是细胞进行多种物质代谢的重要场所。
一、细胞的形态
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成分
占90%
组成细胞的基本元以上素是:
C、H、 O、 N、 P、 S、Cl、 Ca、 Na、 K、Mg、Fe;
细胞化学物质可分为两大类:
无机物:水(75%—80%)、无机盐
含氮 类有
有机物:达几千种之多,约占细胞干重的90%机物
以上,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等元素组成。
2、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以液态的脂质双分 子层为基架,其中 镶嵌着有不同结构、 不同功能的蛋白质。
3、细胞膜的基本特性当高体时温是升液
态,体温
类脂分子在体降温低为时变 37℃时表现出为液晶晶态 态的特性。镶嵌在 细胞膜 上的蛋白质
可在膜内产生构型 的变化而被激活。
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流动性(脂质双分 子层)
比较经典的证明是荧光法,将红 、绿
荧光蛋白放在细胞膜的不同位置,过一段
时间会发现红绿两种荧光混合在一起了。
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
物质通过生物半透膜的难易程度大
致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自由通过的有 水分子;可以透过的有葡萄糖、氨基酸、 尿素、氯离子等;不易透过的有蛋白质、 钠、钾等。
通透性的存在,对细胞内外水的移
是细胞的“能量工 厂”
又称“发电站”
2、核糖体
附着在内质网的表面或游离于基质中,由 RNA和蛋白质构成的粒状小体,是细胞内合 成蛋白质的场所。属非膜相结构。称为“生 产蛋白质的机器”
3、内质网
是由大小不等的管、囊、 泡状互相连接相通的膜 相结构。 根据其表面有无核糖体 附着分为二类: 粗面内质网 有 滑面内质网 无
4、高尔基复合体
为单位膜组成的网 状结构,位于细胞 核附近,有扁平囊、 大泡、小泡构成, 也称内网器。它是 细胞内的运输和加 工系统,对内质网 中合成的蛋白质进 一步加工、浓缩, 形成分泌颗粒。
“加工 分类 包装”
5、中心体
由中心粒和中心球组成,中心粒是由两 个相互垂直的短筒状小体构成。 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接近于细 胞的中心,因此叫中心体。参与细胞分 裂
细胞器
指悬浮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有形成分。 分为:(1)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 体----------光镜下
(2)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 微丝、微管等。-------- 电镜下
1、线粒体
呈粗线状或颗粒状 结构,线粒体是由 内、外双层单位膜 包围而成的封闭状 团状结构,外膜表 面光滑,内膜向内 部突出并折叠形成 许多嵴。线粒体内 有很多酶。
成熟的生殖细胞只有23条染色体,不成 对,称单倍体,其中常染色体22条,性 染色体1条。
21-三体综合征
解剖学基础
第一章 细胞与基本组织
第一节 细胞
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 和功能单位。一切生物体不论其 结构复杂还是简单,均由细胞和细 胞间质组成.
细胞(cell)是由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 (Robert Hooke,1635-1703)于 1665年发现的。当时他用自制的光学显 微镜观察软木塞的薄 切片,放大后发现 一格一格的小空间,就以英文的cell命名 之,而这个英文单字的意义本身就有小 房间一格一格的用法,所以并非另创的 字 汇。而这样观察到的细胞早已死亡, 仅能看到残存的植物 细胞壁,虽然他并 非真的看见一个生命的单位(因 为无生 命迹象)后世的科学家仍认为其功不可 没,还是将他当作发现细胞的第一 人。
有机物中主要由四大类分子所组成,即蛋白质、
核酸、脂类和糖。
二、 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一)细胞膜
定义: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 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细 胞膜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 等方面有重要作用。
1、膜的形态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下可 见到细胞膜分为颜 色较深的内外两层 和颜色较浅的中间 层,这三层称为单 位膜。
6、微体
微体为单位膜围成的内含过氧化氢酶的 卵圆形小体。 过氧化物酶体的主要功能是利用氧化酶 和过氧化氢酶将有害物质氧化,具有解 毒的作用和对细胞起保护作用。
7、溶酶体 异溶作用
自溶作用
8、细胞的骨架结构
细胞质内丝状物的总称,包括微丝、微管、 中间丝等,是细胞的骨架,同时参与细胞运 动和细胞分裂等。属非膜相结构。
(三)细胞核
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
细胞核是最早发现的,由弗朗兹·鲍尔 在1802年对其进行最早的描述。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在细胞的代 谢、生长、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是遗 传物质的主要存在部位。
大多数生物体细胞中都是一个;人体内 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
细胞核
1、核膜:围绕在核 表面的膜,由两层单 位膜构成,为外膜 和内膜。两层膜之间 有核间隙,内外膜在 若干地方融合形成核 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