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胡彦斐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 胡彦斐

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和管理对策胡彦斐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农村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

供电系统的可靠
性关系到电力系统中电源建设、电网结构、供电能力等工作的状态,是提升电力
系统供电水平和电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因素。

通过提升供电系统可靠性管理的综
合实力,合理分析供电过程,准确掌握供电的可靠信息,反映电力在供应过程和
电能质量链条上的情况,进一步了解供电设备和电网的真实情况,并在第一时间
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关键词: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技术措施;管理对策
引言
自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出台了《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可靠性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通知后,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性又一次被重申。

城市的配电网供电可靠
性管理已趋于成熟,农村配电网可靠性工作也在不断调整、逐步规范,向满足居
民多种用电需求的方向迈进。

整体而言,我国农村配电网供电系统的可靠性管理
起步较晚,各县市管理和重视程度大不相同,导致现阶段不同乡镇持续出现低压
供电、跳闸等现象。

1农村配电网可靠性的相关现状分析
1.1配电网可靠性的影响因素
1.1.1配电网结构不合理
农村配电网的设计与城市配电网设计差异较大,由于各方面资金、设计、地
理位置和技术等原因,我国农村配电网的网架结构多数是开环放射式结构,覆盖
范围广,设计相对简单,弊端无疑是一旦某处发生供电故障,将会出现大面积停电,工人查明故障点时间也相对较长,反映在村民用电方面,即长时间处于无电
状态。

另外,农村供电导线截面较小,供电范围半径较大,线路无替代功能,导
致线路整体负载过大,设备较为陈旧,容易引发断电现象。

1.1.2缺乏专业维护人员
配电网供电系统需要专业的工作人员设计电网结构、铺设电路,工程建成后
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运行调试,进行科学的设计停电计划管理,才能保证日后村民
在用电过程中提供稳定的电能。

电网系统建成后定期检查维修是提高供电质量的
另一重要方面。

农村区域电网的突出特点即范围大,供电线路长,为乡村配备的
维修车辆和专业人员严重不足。

受资金和地理条件的影响,线路出现故障,尤其
是在恶劣天气情况下出现断电情况时,往往不能及时进行维修,造成部分区域
48h以上的停止供电。

1.1.3农民用电意识不足
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较大,村民对电能的使用和保护意识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地区农民对电力相关设施的保护条例了解较少,电力建筑队伍对电力设施提
供的保护措施有限,存在由于外力因素导致电力设备被损坏,变压器、导线被偷,电杆被破坏等现象,供电设备的损坏致使供电系统不能及时供电。

1.2配电网可靠性的标准要求
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指的是供电系统持续供电的能力,是检验供电系统电能
质量的重要指标,反映的是电力工业对国民经济电能需求的满足程度,一般通过
以下指标进行衡量:供电可靠率、系统停电等效小时数、用户平均停电时间和用
户平均停电次数。

根据我国颁布的《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统计办法》中供电可靠
率计算方法,用公式表示为:供电可靠性=(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
×100%。

现阶段,我国供电可靠率达到的标准如下:一般城市是3个9即99.9%
以上,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小于等于8.8h;重要城市中心地区为4个9即99.99%,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小于等于54min。

农村地区的供电可靠率理论上规定在2个
9即99%以上,供电可靠率反应的是全电力行业的安全和质量管理问题,必须加
以重视。

2优化措施
2.1加强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第一,加强电网改造的投入力度,提升供电的质量水平。

加强电网的改造力
度是提升供电质量的关键,因此供电企业需要在电网改造中投入更多精力。

改造
电网的初衷是有效提升供电设备的可靠程度,可通过不断试用新产品、新技术,
提升配电装备的整体质量。

第二,选择使用免维护或维护次数较少的设备,从根
本上减少设备维修次数。

按照使用情况的不同,打破设备到期维修这一工作定律,同时将传统维修模式转变为状态检修,利用在线监测、红外测温等技术获取设备
运作的真实情况,并制定科学、合理的维修方案展开维修工作。

第三,选取合适
的电力系统结构和接线形式,以加强供电线路的质量水平,而某些重要线路需要
使用双回线。

当下的农电配网工作中,使用双回线线路供电,输送效果较强,稳
定性较高,输电线路较为可靠。

2.2预防外力破坏造成停电
外力破坏是指农村配电网系统以外的因素对供电可靠性造成影响,从而停电,主要包括施工、偷盗、鸟类及树枝等异物造成短路等。

针对施工中倒杆、挖断电
缆等造成的停电事故,应在敷设电缆的地方设置专门的标志,并加强跟施工企业
的沟通,派专人现场协调。

针对偷盗造成的停电事故,应在农村地区加强宣传电
力设施保护条例,提高人们的保护用电设施的意识,并通过法律的途径严厉打击
割盗电力设备的行为,争取将此不良现象禁止掉。

针对鸟类及树枝等异物造成的
短路停电事故,应更换转角杆及接点处的联络线,使用绝缘线,有效避免农村地
区鸟类、树枝等异物造成的停电事故发生率。

2.3建立自动化系统,完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现代农村配电网的供电要求较高、网络较复杂,以往的配电网管理技术已无
法满足。

这就需要电力企业针对农村配电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配电网综合自动
化系统方案,将农村配电网升级改造成自动化配网,只要发生电力故障,自动化
系统就能自动隔离掉故障区,确保其他区域正常供电,将寻找故障的时间缩短为零,把故障影响缩小到一个特定的区域。

同时,电力企业应在农村地区配置机械
化的电力故障抢修队伍,大大降低故障的停电时间,且自动化系统能为故障检修
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大大增加农村配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及供电可靠性,进一步
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然,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改进离不开其管理体系的完善。

这就需要供
电企业建立起专门的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管理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电
力人员,有效解决以往多部门管、责任不明确的问题。

企业统一建立信息数据平
台将有利于各部门重复统计数据,并实现供电可靠性数据的共享,确保数据及时、准确、有用。

完善管理体系需要企业以自身发展实际为基础,针对农村配电网供
电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目标,并组织人员层层分解目标,确保农村配电网供电可
靠性的改进对策得到实施。

结语
农村配电网供电系统的改造工程经历了20多年,当今农村经济发展和电力需
求与最初供电系统改造的设计计划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时代变化引导
改造计划逐步变化。

如今农村对用电的需求不仅仅是单一的照明和限制供电,持续、稳定的高质电能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城市用电固然重要,但不代表农村可
以一直接受低压、不稳定的劣质电能。

因此,解决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对缩小城乡差距有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峰.提高10kV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分析[J].低碳世界,2017(21):55-56.
[2]王东.试析如何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J].科技展望,2015(25):83.
[3]姜国臣.提高农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措施[J].今日科苑,2011(2):19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