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读《“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读《“新基础教育”外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有感
本书鲜明地表达了“新基础教育”研究成型的特点,展示了“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10年路程中的种种探索。

下面就主要谈谈第一编的学习内容。

第一编是“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背景分析与整体概述,共有三章。

第一章从当前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现状谈起,新中国成立至今英语教学的价值取向变化分为三大阶段,而在这近60年的英语教学改革历程中,英语教学改革尚存在一些问题,因此需要我们审时度势地重新认识当代社会发展对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而且需要转换思维方式,重新认识英语教学的一系列前提性问题并作重新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机械化训练的倾向,就是指用机械训练代替教学中应实现的丰富的教学任务。

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英语教学过程不重视主动学习。

在实践中,经常可以发现两种状况:教师在课堂上常常将英语知识以词、句、篇的方式简单地直接呈现给学生;教师很注重学生口语能力的提升,整节课让学生口头交流回答,自己基本不作指导。

第二,英语教学活动中教育意义的欠缺。

第三,语言知识掌握过程中弱化理解与思维。

第四,结构封闭。

第二章从英语教学的当代使命谈起,我国当前社会背景下英语教学的时代使命可概括为:全球化、自主化与多元化。

英语教学还具有语言与文化视角中的文化使命,儿童成长之中的育人使命。

“新基础教育”所致力于回答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将育人价值落实到不同年级段、具体英语教学内容以及不同教学任务之中。

结合实践探索,形成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价值观:第一,语言知识的教学价值(包括英语语音、词汇、句型、语法等知识性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价值)。

第二,语言技能性教学(主要包括听、说、读、写)的育人价值。

第三,学习能力的养成价值。

第四,学生文化视野的丰富。

第五,学生良好英语学习品质的培养。

总体上而言,“新基础教育”英语教学改革的育人价值最终指向的是学生整体素养的主动、健康成长,是在超越量的意义外,更强调在质的意义上,学生能够通过英语学习成为一个能够掌握自己命运、自主发展、学会合作的全方位发展的人。

第三章谈到了教师最关心的英语教学的过程原理。

书中借助一个直观图形描述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当考虑的三个思维支点。

后又谈到了教学过程的生成机制与基本特征。

特别是教学主动生成的内在机制是最能体现新基础的地方。

大家都认识到实现让学生主动发展的课堂教学至少需要几方面的机制。

第一,适宜开放,激活思维,生成资源。

新基础的课堂教学关键的一步就要开放教学,给学生提出一个个有开放度、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兴趣、态度与思维。

第二,合理反馈,将学生主动发展状态向深度推进。

起专
家主要从四个方面要求和帮助教师:加强课学教学设计,让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有“结构”意识和形成“弹性化”方案,思考师生活动的合理配置与目标,用新的设计云支撑教学过程的构建;在上课时,要求教师能够学会倾听,把注意力放在学生身上,要及时提升,作出合适的应答,通过组织多向交互作用推进教学过程;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知识的呈现者、对话的提问者、学习的指导者,学业的评价者、纪律的管理者,更重要的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信息的重组者;加强课的反思与研究,以积极、有效、高质量为标准,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真实体验来进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第三,开放式延伸,内化知识,拓展能力。

经过探索,英语课堂教学的独特生成机制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开放教学结构,激活思维,生成新资源,发现语言规则。

开放还要注意向什么开放;向哪里开放;向谁开放;以什么样的方式开放;开放之后如何回收资源。

总之,从效率的观点看,大量实践不如系统实践,多练不如精练,少而精也不如既多且精。

效率观念的英语学习是既要学习好,学得好,又要学得牢,这是英语学习的理想结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