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卷 Word版含答案

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中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

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②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③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④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⑤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⑥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①③⑥B.②③⑤C.①④⑥D.③④⑤2.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①DNA分子结构的基本骨架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②RNA聚合酶催化的底物是RNA ③溶酶体能将大分子物质水解但不能将其彻底氧化分解④细胞骨架是由磷脂分子构成的网架结构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关于生物大分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以碳链为骨架由单体组成多聚体 B.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都起运输的作用 C.细胞质中的多糖均是由叶绿体合成的 D.细胞核中的核酸都可以进行自我复制4.朊病毒蛋白(PrP)有两种,一种是PrPC,一种是PrPSc,它们的比较如下表:因此可以推知控制合成这两种蛋白质的基因核苷酸排列顺序以及它们表现出不同性质的原因分别是A.不相同;溶解度不同 B.不相同;氨基酸组成的种类不同C.相同;空间结构不同 D.相同;组成氨基酸的数量不同5.下列关于生物体化学元素及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和磷脂是所有细胞中都含有的化合物B.淀粉、麦芽糖和乳糖的基本单位都是葡萄糖C.N是组成细胞内各种有机化合物的必需元素D.DNA分子中有氢键,RNA分子中没有氢键6.“分子伴侣”是一类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组装,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形成的蛋白质。

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D.溶酶体7.下列过程中,涉及肽键数量变化的是 ( )A.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蛋清中加入NaCl使蛋白质析出和氧的结合 D.翻译时氨基酸的脱水缩合13.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进行能量转换的细胞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终的能量来源不同B 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C 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D 两者有外膜和内膜,增加膜面积的方式相同14. 下列关于ATP叙述正确的是( )A.马拉松运动中,骨骼肌内ATP的水解速率远大于合成速率B.线粒体和叶绿体合成ATP都需要氧C.静息电位形成中K+从细胞内到细胞外不需要ATP提供能量D.ATP中的A腺苷,为RNA的基本单位之一1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酶催化化学反应的种类与其空间结构有关B.酶分子是在基因的指导下在核糖体上合成的C.经高温处理的酶,加入双缩脲试剂后不会出现紫色D.酶与无机催化剂都通过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起催化作用16.研究表明,K+对植物体内多种酶具有活化作用,而Na+浓度过高会破坏酶的结构。

因此抗盐植物正常情况下细胞中能保持一个高的K+/Na+比值。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K+的高积累量保证了细胞正常生命活动的需要B.细胞对K+和Na+的吸收过程都需要消耗能量C.膜蛋白对K+和Na+的转运体现了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细胞内K+和Na+积累量的差异取决于其遗传特性17.下面的三个图是某研究小组利用过氧化氢酶探究H2O2分解条件而获得的实验结果,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一、二、三所代表的实验中,自变量依次为催化剂种类、H2O2浓度、pHB.图一可以得出酶具有高效性C.图二bc段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过氧化氢酶数量(浓度)有限D.图三可以得出d点酶活性最低18.右图表示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

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乙醇或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少C.c条件下,种子消耗的葡萄糖最少D.d条件下,产生的CO2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19.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师生利用小青菜绿叶提取出光合色素溶液,然后在30℃的室温条件下进行了如下实验,以此来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下列对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性环境下的叶绿素可能因稳定性较差而被分解B.提取色素时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C.该实验结果表明叶绿素在碱性环境中不会被破坏D.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可得出②④两组出现颜色差异的原因d20.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由蓝变黄再变绿B.分离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滤液细线最远C.将糖尿病病人的尿液加入斐林试剂,呈现砖红色沉淀D.将质壁分离复原的细胞用龙胆紫染色,可观察染色体的形态21.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种子萌发时进行的细胞呼吸类型。

同时关闭活塞,在25℃下经过20 min再观察红色液滴的移动情况,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符合实际的是( )A.装置1的红色液滴向左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消耗O2的体积,装置2的红色液滴向右移动的体积是细胞呼吸释放CO2和消耗O2的体积之差B.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不移动,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C.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左移,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D.若装置1的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的红色液滴右移,则说明萌发的种子只进行无氧呼吸22. 下列关于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否产生CO2是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主要区别B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可以通过线粒体双层膜C 高等植物进行有氧呼吸,低等植物进行无氧呼吸D 种子库中储藏的风干种子不进行呼吸作用23. 为研究酵母菌在不同情况下的细胞呼吸,某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

在装置Ⅰ和装置Ⅱ中加入等量的活性酵母菌和煮沸并冷却的葡萄糖溶液后,把装置置于25 ℃的环境中进行下图所示的实验。

两温度计的读数最可能是( )24. 右图为光照强度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关系,下列有关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 b 代表光下植物有机物积累量B a 的大小与外界温度有关C n 点之后植物吸收CO 2量不再增加与叶绿体中酶数量有关D 若长期处于光照强度为m 的自然环境中,植物仍能正常生长25. 孟德尔运用假说一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的两大规律,以下说法中不属于假说的是A .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B .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C .F 2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D .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26.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 和AAbb 两种类型的个体(aa 的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规律,Aabb ∶AAbb =1∶1,且该种群中雌雄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成活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

A.58 B.35 C.14 D.3427.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相对性状。

用一对红眼雌雄果蝇交配,子一代中出现白眼果蝇。

让子一代果蝇自由交配,理论上子二代雌果蝇中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 )A .3∶1B .5∶3C .13∶3D .7∶128.下列物质变化示意图中,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29豌豆和小麦的高茎对矮茎均为显性。

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豌豆间行种植,另将纯种的高茎和矮茎小麦间行种植。

自然状态下,从矮茎植株上获得的F1的性状是( )。

A.豌豆和小麦均有高茎和矮茎B.豌豆均为矮茎,小麦有高茎和矮茎C.豌豆和小麦的性状分离比均为3∶1D.小麦均为矮茎,豌豆有高茎和矮茎30.某种抗癌药可以抑制DNA的复制,从而抑制癌细胞的增殖,据此判断短期内使用这种药物对机体产生的最明显的副作用是( )A.影响神经递质的合成,抑制神经系统的兴奋B.影响胰岛细胞合成胰岛素,造成糖代谢紊乱C.影响血细胞生成,使机体白细胞数量减少D.影响脂肪的合成,减少脂肪的贮存二非选择题31.(9分)研究发现随着动物衰老,血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和皮肤胶原蛋白中肤羟脯氨酸含量会下降,而血液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会增加。

为研究大豆异黄酮对刚进入衰老期的小鼠相关指标的影响做了以下实验。

(1)表中对照组的“处理”是。

(2)若要将胶原蛋白溶液与肤羟脯氨酸含量溶液区分开,则选择的检测试剂是▲。

A.龙胆紫B.班氏试剂C.双缩脲试剂D.碘液(3)为使分散后更有利于肤羟脯氨酸的提取,最好在反应系统中加入▲酶。

(4)本实验用小鼠而不用牛作为材料的优点主要是▲等;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饲料中不能含有的物质是▲,理由是▲。

(5)上述实验表明,对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最强的是▲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大豆异黄酮对衰老小鼠血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是▲;高剂量的大豆异黄酮通过显著降低▲而对动物衰老有一定的延缓作用。

32.(8分)研究者将乳腺细胞M诱导成为乳腺癌细胞(记为M c),研究细胞癌变后的代谢水平变化,实验结果如下:(1)细胞癌变后,细胞表面的▲减少,使细胞粘着性降低,但增加了一些癌细胞特有的蛋白成分,所以可用▲的方法来鉴定细胞是否癌变。

(2)实验一:研究者测定了M及M c的葡萄糖摄取量,结果如图1。

由图可知,M c对葡萄糖的摄取量大约是M的▲倍。

(3)实验二:研究者将一种作用于线粒体内膜的呼吸抑制剂加入到M和M c细胞的培养液中,与▲细胞相比,计算获得图2所示数据。

结果说明▲对该抑制剂更为敏感。

由于该抑制剂抑制▲阶段,为确定癌变细胞的呼吸方式,研究者测定了乳酸在细胞培养液中的含量,发现M c组的乳酸含量明显升高,可确定▲。

(4)为了探究癌细胞发生这一代谢变化的原因,研究者测定了M和M c中某种葡萄糖转运蛋白mRNA的量,结果见图3,这说明癌细胞通过▲来提高葡萄糖摄取量。

33.(8分)(·南京调研)在一个经长期随机交配形成的自然鼠群中,毛色性状类型与遗传因子组成的关系如下表(注:AA纯合胚胎致死)。

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表现型黄色灰色黑色基因型Aa1Aa2a1a1a1a2a2a2(1)若亲本遗传因子组成为Aa1×Aa2,则其子代的表现类型可能为________。

(2)两只鼠杂交,后代出现三种表现类型。

则该对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它们再生一只黑色雄鼠的概率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