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
1937年格罗皮乌斯在美国却公开声明:“我的观点时常被说成是合理 化和机械化的顶峰,这是对我的工作的错误的描述”。1953年,他并 不是只重视物质的需要而不顾精神的需要;相反,他从来没有忽视建 筑要满足人的精神上的要求。
18.3.3代表作品
1、法古斯工厂——1911年格罗皮乌斯与A·迈耶合作设计
能够理解现代建筑设计原则的内 涵
能够赏析格罗皮乌斯的作品,理 解其建筑思想,掌握其艺术 特色
能够分析勒•柯布西 现代主义建筑的
形成 现代主义建筑的
设计原则
格罗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
相关知识 早期现代建筑活动及成就,包
括理论方面、实践活动和 建筑教育活动等。
包豪斯在设计教学中贯彻一套全新的教学方针和方法。 1)在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2)将手工艺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合。 4)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又有理论素养。 5)把学校教育同社会生产挂钩。
【特别提示】 包豪斯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艺术院校,它为现代设 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18.3格罗皮乌斯
生平 18.3.1包豪斯 18.3.2建筑思想理论 18.3.3代表作品 18.3.4建筑风格特色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1883-1969年)
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师之一,现代主义建筑的奠基者和领 导人之一,建筑教育家。
生于柏林,青年时期在慕尼黑和柏林学习建筑。 1907~1910年在柏林著名建筑师P.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
18.4.1建筑思想理论
【特别提示】
《走向新建筑》被认为是二十世
纪最重要的建筑理论书籍之一。
1923年他的名著《走向新建筑》出版。
激烈主张创造表现新时代的新建筑。
歌颂现代工业的成就 ,主张建筑师向工程师学习理性。
给住宅下了一个新定义,“住房是居住的机器。”并极力鼓吹 用工业化的方法大规模建造房屋,
格罗皮乌斯始终坚持理性主义的设计原则,并对理性主义 进行充实和提高,对现代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4 勒·柯布西耶
18.4.1建筑思想理论 18.4.2主要作品赏析 18.4.3 建筑艺术风格
勒•柯布西耶
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建筑大师和城市规划 专家,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和主 将,机器美学的重要奠基人。
和逻辑性。
【知识链接】 这时期的现代建筑在室内设计的形式上也表现出现代主义 的特征: (1)根据功能的需要和具体的使用特征,确定空间的体量 与形状,灵活自由地布置空间。 (2)室内空间开敞,室内外通透。 (3)室内装饰及陈设造型简洁、质地纯正、工艺精细。 (4)尽可能不用装饰和取消多余的东西。 (5)建筑及室内装修部件尽可能采用标准化设计与制作。 (6)室内选用不同的工业产品家具和日用品。
1928年,在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人倡导下,在瑞士成立了第 一个国际性的现代建筑师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并 于1933年的雅典会议提出著名的“雅典宪章”。
18.2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
(1)重视建筑的使用功能,以使用功能作为建筑设计的出发点,提高 建筑设计的科学性。
(2)注重发挥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结构的性能特点。 (3)把建筑的经济性提到重要高度。 (4)主张创造建筑新风格,坚决反对套用历史上的建筑样式。 (5)认为建筑空间是建筑的主角,空间比建筑平面、立面更重要。 (6)废弃表面外加的装饰,认为建筑美的基础在于建筑处理的合理性
格罗皮乌斯自宅
格罗皮乌斯自宅一层平面
格罗皮乌斯自宅室内
18.3.4建筑风格特色
格罗皮乌斯始终如一地重视建筑的功能问题。无论是早期 的包豪斯校舍,还是后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都是以 使用功能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只是在早期,受当时德国的 实际社会条件和需要的影响,使他同时比较强调技术、经 济因素;而后期美国的社会状况,使他在重视功能的同时, 开始注重建筑的精神需要,突破盒子建筑,创造出活泼多 变的建筑形式。
手法。 3)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和结构
的特点,运用建筑本身要素取得 建筑艺术效果。
包豪斯校舍外观
包豪斯教学楼
4、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包括七幢宿舍楼和一个公共活动楼,按照功能分区并结 合地形而建,房屋之间以长廊和天桥联系,围合出大大小小的院子。院子既 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了变化丰富的空间环境。
工作。 1910~1914年自己开业,设计了他的两座成名作:1911年法古斯工厂(与
A·迈耶合作)和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科隆展览会办公楼。 1919年出任魏玛艺术与工艺学校校长,在此基础上创立公立包豪斯学校,
并设计了包豪斯新校舍。 1928年格罗皮乌斯同勒·柯布西耶等人组织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哈佛大学研究生中心鸟瞰图
整个建筑群高低错落、虚实交映、尺度得 当、环境宜人,建筑造型简洁、朴素优雅, 处处表现出独具匠心的精确与细致。
研究生公共活动楼
研究生宿舍楼
【知识链接】
格罗皮乌斯自宅
这座住宅设计的紧凑舒适,平面布 局合理,外形简洁朴素,完全以功 能和使用的需要为出发点,注重技 术与艺术的结合,反映了格罗皮乌 斯一生所提倡的建筑思想。
第18讲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上)
【学习目标】
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形成过程;理解现代主义建筑的设计原则; 通过评析现代主义建筑代表人物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等的代表 性作品,理解并掌握其建筑思想和艺术风格,从中学习一些建筑处理 方法,拓展思维,提高建筑作品的赏析能力。
【学习要求】
能力目标
能够分析理解现代建筑形成的背 景和意义。
1929~1959年任副会长。 纳粹德国期间受到迫害和驱逐,1934年赴英,1937年受美国哈佛大学邀请
出任建筑系主任,从此定居美国。 到美国后,主要从事建筑教育工作,并与布劳埃合作设计了几座小住宅;
1945年与他人合作创办“协和建筑师事务所”。
18.3.1包豪斯
1919年格罗皮乌斯创立了一所专门培养工业日用品和建筑设计人 才的高等学校,名为公立建筑学校(Das Staatlich Bauhaus)
室内坡道
二层院子的坡道
楼层之间采用了室内很少用的斜坡道, 从门厅延伸至二层的院子,又变为通往 屋顶晒台的室外步廊,增加了上下层空 间的连续性。
在建筑形式方面,勒•柯布西耶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在设计方 法上,他强调:“平面是由内到外开始的,外部是内部的结 果” 。
同时又强调建筑的艺术性,他认为:“建筑艺术超出实用的需 要,建筑艺术是造型的东西” 。
从书中表述的这些观点可以看出,勒•柯布西耶既是理性主义者,同 时又是浪漫主义者。
1926年勒•柯布西耶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1.房屋底层采用独立支 柱;2.屋顶花园;3.自由平面;4.横向长窗;5.自由的立面。这些特 点在1929年的萨伏伊别墅中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1910年独立执业后,他比较明确地提出要突破旧传统,创造新建筑的 主张,提出建筑要随着时代向前发展。
关心面向大众的居住建筑、城市建设以及建筑工业化问题。 1923年,格罗皮乌斯公开提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由此表明,在20世纪二十年代,格罗皮乌斯在建筑设计原则和方法上
比较明显地把功能因素和经济因素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并在他这时 期设计的建筑作品中得到充分表现。
外墙面是由大面积玻璃窗和金属板窗下墙组成的幕墙, 转角部位取消了角柱,充分发挥 幕墙安装在柱子的外皮上,使墙面简洁整齐,愈发轻巧。 钢筋混凝土楼板的悬挑性能,产
生了与众不同的通透效果。
2、科隆展览会办公楼——1914年格罗皮乌斯设计
圆柱形楼梯间使用大片玻璃作外墙, 使里面的螺旋形楼梯与上下楼梯的人 全部展现出来,不仅加强了室内外空 间的联系,而且展现出一种奇妙的动 感空间。
这些设计手法--结构构件 外露、材料质感对比、 室内外空间交融等,以
后被广泛借鉴。
3、包豪斯校舍
整个建筑大体分为三个部分: 教学用房、生活用房 、职业学校用房 过街楼为教师及办公用房
包豪斯校舍平面图
包豪斯校舍的设计特点: 1)把建筑的实用功能作为建
筑 设计的出发点 2)采用灵活的不规则的构图
勒·柯布西耶主张用全新的规划和建筑方式改造城市。他认为在现代 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 关键在于利用高层建筑和快速交通的处理问题;并提出了居住单元的 设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战争中蛰居乡间的勒·柯布西耶的创作思想及 风格明显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工业技术热情和极力主张的理性被一种 神秘性所代替,建筑形象也从简单的几何形体转向复杂的塑性形体, 从追求平整光洁的视觉效果转向粗犷原始的审美趣味。
“包豪斯风格” ——注重满足实用要求,努力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 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摒弃了附加的装饰,讲求材料自身的质地 和色彩的搭配效果,注重发挥结构本身的形式美,发展了造型简洁、 灵活多样的非对称构图手法。
布劳埃设计的华西莱椅
包豪斯设计作品
18.3.2建筑思想理论
1907年进入柏林著名建筑师贝伦斯的建筑事务所工作,在这里接受了 许多新的建筑观点,对后来的建筑方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1887年出生于瑞士。
1908年在巴黎著名建筑师贝瑞处工作过,后又到柏林著名建筑师贝伦 斯处工作过。1917年移居巴黎。
1920年他与一些新派画家、诗人合编《新精神》杂志,他发表文章为 新建筑摇旗呐喊。1923年,汇编出版名著《走向新建筑》。
1926年他提出了新建筑的5个特点。 1928年与W•格罗皮乌斯、密斯•范•德•罗组织了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二战后, 勒•柯布西耶的设计风格发生了明显变化。
建筑理论方面——1920年勒•柯布西耶在巴黎与人合作创办《新精神》 杂志,他撰写文章为新建筑摇旗呐喊。1923年,整理出版了《走向新 建筑》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