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羧酸
羧酸、 第九章 羧酸、羧酸衍生物和取代酸
羧酸:烃分子中氢( 被羧基( 取代后的衍生物( 羧酸:烃分子中氢(H)被羧基(COOH)取代后的衍生物(一般) 取代后的衍生物 一般) 例: CH3COOH RH CH3CH2CH2COOH
羧酸衍生物:酸中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 羧酸衍生物:酸中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 羟基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的产物
CH3
CH3COOH HOOC(CH2)2COOH
芳香羧酸 根据R的性质: 根据 的性质: 的性质
COOH
饱和羧酸 脂肪羧酸 不饱和羧酸
CH3CH2CH2COOH CH2=CHCOOH
二、命名 1. 系统命名 法 选取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称为某酸. 选取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称为某酸 含羧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 称为某酸 从靠近羧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靠近羧基的一端开始编号 取代基、 取代基、重键的位置用阿拉伯数字标出
二、化学性质 (一)官能团的反应
1、 酸性 、
RCOOH RCOO + H
+
羧酸的酸性比水、醇强,比碳酸酸性强。 羧酸的酸性比水、醇强,比碳酸酸性强。 弱于无机强酸如盐酸、硫酸 弱于无机强酸如盐酸、 成盐: 成盐:
pka: 2.5~5
RCOOH + Na2CO3
2 RCOONa + CO2 + H2O
RCOOH + R’OH
H+
RCOOR’ + H2O
酯化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 酯化反应是典型的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率,可根据平 衡移动原理,或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 衡移动原理,或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少生成物浓度,使平衡向 右移动。 右移动。
反应机理: 反应机理:
2. 俗名: 俗名: HCOOH CH3COOH CH3(CH2)16COOH HOOCCOOH HOOC(CH2)2COOH 甲酸 乙酸 十八酸 乙二酸 丁二酸 蚁酸 醋酸 硬脂酸 草酸 琥珀酸
第二节 羧酸的构性相关分析
结构通式: 结构通式: O: 2s22p22p12p1
H
R C C= -COOH O H H
4、脱羧反应
羧酸或其盐脱去羧基(失去CO 的反应,称为脱羧反应。 羧酸或其盐脱去羧基(失去CO2)的反应,称为脱羧反应。 饱和一元羧酸在加热下较难脱羧,但羧酸的金属盐在碱存 饱和一元羧酸在加热下较难脱羧,但羧酸的金属盐在碱存 金属盐 在下加热则可发生脱羧反应。 在下加热则可发生脱羧反应。
碳原子上连有- 、-C≡N、- -、- 等吸电 、-CO-、- -、-Cl等 当α-碳原子上连有-NO2、- 碳原子上连有 、- 子基时则容易脱羧 时则容易脱羧。 子基时则容易脱羧。如:
OH CH3CH CHCH2COOH CH3-CH-COOH CH3 CH3
H3C CH=CH CH2 COOH CH2CH3
4-甲基-3-己烯酸 甲基-
3, 4 -二甲基戊酸
二元酸:主链包含两个羧基,其他基团为取代基。 二元酸:主链包含两个羧基,其他基团为取代基。
HOOC CH CH2 COOH CH3
O R C O H
C-C断,羧基脱去 断 脱羧反应
羧酸的化学性质: 羧酸的化学性质: 还原反应
脱羧反应
α -H卤代 卤
C= R C O H H
酸 性
α
H
O
羟基被取代
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物理性质的影响: 的影响
强极性O-H,可以形成较强氢键。 ,可以形成较强氢键。 强极性 较强氢键
?
H O
R C
O H O O H O
2RCOOH + CaO
(RCOO)2Ca + H2O
应用:常可用于醇 应用:常可用于醇、酚、酸的分离、鉴别。 的分离、鉴别。 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NaOH,又溶于NaHCO 不溶于水的羧酸,既溶于NaOH,又溶于NaHCO3; 羧酸 NaOH 不溶于水的酚 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 不溶于水的酚,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3; NaOH 不溶于水的醇,既不溶于NaOH,也不溶于NaHCO3。 不溶于水的醇 既不溶于NaOH,也不溶于NaHCO NaOH 例:分离苯甲酸和对甲苯酚
苯甲酸 对甲苯酚 溶 解: 苯甲酸钠
不 溶:: 对甲苯酚 不 溶
NaHCO 3 水溶液
过滤
滤 液
H+
过滤
苯甲酸晶体
滤 饼:: 对甲苯酚 滤 饼
其他部分对酸性的影响: 其他部分对酸性的影响: O-H极性增强,酸性增强, O-H极性减弱,酸性减弱 极性增强,酸性增强, 极性减弱, 极性增强 极性减弱 吸电子基使酸性↑, 吸电子基使酸性 ,给电子基使酸性↓。例:
O R-C-X
O R-C-NH2
取代酸:酸中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 取代酸:酸中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 烃基上的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取代后的产物 R-CH-COOH Br R-CH-CH2COOH OH
Ⅰ羧酸
第一节 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一、分类 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 根据分子中羧基的数目:一元酸 羧基的数目 二元酸 多元酸
O R C OH + NH3 O - + R C ONH4
O R C NH2 + H2O
190℃ ℃ H2O
RCN
O
=
C6H5COOH + H2NC6H5
C6H5COO NH3+C6H5
C6H5 C NHC6H5 N-苯基苯甲酰胺 苯
(4) 酯的生成 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的反应,称 羧酸与醇在酸催化下作用,脱去一分子水生成酯的反应, 酸催化下作用 为酯化反应。 酯化反应。 反应
CR
分子间: 分子间:沸点
H H O H O H R C O H O H H O H
与水之间: 与水之间:水溶性
第三节 一、物理性质
羧酸的性质
状态:< 的一元羧酸液体; 状态:<C10的一元羧酸液体; :< 高级酸和二元酸、 高级酸和二元酸、芳香酸都是固体 沸点: 相同的醇。 沸点:羧酸 > M 相同的醇。 水溶性: 低级一元酸与水互溶,但随M↑,在水中的溶解度↓ 水溶性: 低级一元酸与水互溶,但随 ,在水中的溶解度 熔点: 呈锯齿形上升。 熔点:随M↑呈锯齿形上升。偶数碳原子羧酸的 呈锯齿形上升 偶数碳原子羧酸的m.p>相邻两个 > 同系物的m.p。 同系物的 。
二元羧酸受热,依两个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 其产物各异, 相对位置不同, 二元羧酸受热,依两个羧基的相对位置不同,其产物各异, 乙二酸、丙二酸脱羧生成一元酸;丁二酸、戊二酸脱水生成酸酐; 乙二酸、丙二酸脱羧生成一元酸;丁二酸、戊二酸脱水生成酸酐; 脱羧生成一元酸 脱水生成酸酐 己二酸、庚二酸则脱羧兼脱水生成酮。 己二酸、庚二酸则脱羧兼脱水生成酮。 脱羧 生成酮
Br CH3CH2COOH
Br2 / P
CH3CHCOOH Br
Br2 / P
CH3CCOOH Br
2、芳香族羧酸芳环上的取代反应 间位定位基(钝化) 间位定位基(钝化)
COOH
硝化
NO2
COOH
第五节 羧酸的代表化合物
甲酸(蚁酸) 甲酸(蚁酸)HCOOH 1. 能和吐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能和吐伦试剂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和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二)烃基的反应
1、脂肪族羧酸的α- H的卤代反应 脂肪族羧酸的α- 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 脂肪族羧酸的 氢原子也可被卤原子取代,但其反应活性 要比醛、酮低的多,通常要在少量红磷存在下方可进行。 要比醛、酮低的多,通常要在少量红磷存在下方可进行。该反应 称为海尔 沃尔哈德-泽林斯基反应。 海尔-沃尔哈德 泽林斯基反应 称为海尔 沃尔哈德 泽林斯基反应。
: O
+
R C OH
H
+
OH
R‘OH
OH R C OH R’OH
+
酸催化的目的是增加羧酸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的亲电性。 酸催化的目的是增加羧酸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的亲电性。 是增加羧酸分子中羰基碳原子的亲电性
=
R C OH
质子转移
=
H2O
: OH R C OH 2 R’O
+
+
OH OH
H+
O
=
R C OR’
甲基丁二酸
HOOC-COOH
乙二酸
含脂环和芳环的酸:把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含脂环和芳环的酸:把环作为取代基命名。
CH2CH2COOH
COOH
苯甲酸 3-环己基丙酸 -
COOH
CH CH COOH
3-苯基丙烯酸
1,2-苯二甲酸 , - 邻苯二甲酸
COOH
其他表示位置关系的方法: 其他表示位置关系的方法: 位置关系的方法
4.37
4.21
3.44
R C= OH
2、生成羧酸衍生物的反应 、 酰基 O O
R C= L
(L=
X、
OCOR、 OR'、 NH2 )
(1) 酰卤的生成 羧酸可与PX 作用, 羧酸可与 3、PX5、SOCl2作用,羧酸中的羟基被氯原 子取代生成酰卤。 子取代生成酰卤。如: 酰卤
3 CH3COOH + PCl3
CH2COOH > CH2COOH > CH2COOH F
pKa 2.66
Cl
2.86
Br
2.90
Cl3CCOOH > Cl2CHCOOH > ClCH2COOH
pKa 0.64 1.26 2.86
HCOOH>CH3COOH>(CH3)2CH-CO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