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数字地形分析
土方计算结果
基本规则格网的地表日照度计算
由于地面的起伏,地面各点所接受的太阳 辐照度是不相同的,其计算方法为:
Radiation Dim(sin(el ) cos cos(el ) sin cos(az ))
el为太阳高度角, αz为太阳方位角, α为当前点的坡角,β为当前点的坡向。
基本规则格网的体积计算
基于规则格网的体积计算可以将格网单元视为平面,计 算多个立方体的体积总和。
V Vi
i 1 N
基本不规则三角网的体积计算
由于每一个空间三角形与其在指定计算高程平面上的投 影都形成一个三棱柱和一个三棱锥,所以基于不规则三角网 的体积计算最终归结为若干三棱柱和三棱锥的体积运算:对 每个三棱柱计算其填、挖方量并加以累积,就可以得到最终 结果。
坡度分级图
中间成果 图幅整饰 成果 耕地坡度分级图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曲率
定义: 地形曲面在各个界面方向上的形状,凹凸 变化的反映,是平面点位的函数。 反映了地形结构和形态。 影响着土壤有机物含量的分布,在地表过 程模拟、水文、土壤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 值和意义。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粗糙度
定义: 反映地表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的指标。一般定 义为地表单元的曲面面积与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面 积之比。 粗糙度是能够反映地形的起伏变化和侵蚀程度 的宏观地形因子,是衡量地表侵蚀程度的重要量化 指标。
基于不规则三角网的坡度、坡向计算
Slope
坡度:
Slope
坡向:
2 2 nx ny
nz
2
Aspect
Aspect
ny nx
坡度、坡向应用
• 1.坡度选择。坡度和坡向对果树生长发育有一定影响。同一坡向不 同坡度,对温、热、水分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如南坡,10度坡太阳 直接辐射量为平地的116%,20度坡为130%。表土的含水量, 5度坡 为52. 38%, 20度坡为 34. 78%,随坡度增大而降低。土壤冻结 深度,5度坡在20厘米以上,15度坡则为5厘米,但坡下低洼地冷空 气沉积,坡顶则寒冷,不易栽培。选择葡萄栽培的适宜坡度5度~20 度的斜坡地为好,15度坡最为合适。 • 2.坡向选择。坡向不同,光照、湿度、热量、风量也不同。一般南 坡、东南坡、西南坡,所获得太阳光热量大。北坡、东北坡,西北坡, 则较冷凉。南坡与北坡近地面 20厘米处气温平均相差0.4℃,80厘 米深土层,南坡比北坡地温高4℃~5℃。葡萄喜光、喜温,以选择南 坡为宜。但南坡温、湿度变化较大,水分蒸发量大,融雪、解冻比北 坡早,因此必须加强水土保持工程。由于山地地势非常复杂,南、北 方气候差异悬殊,但在中纬度的低山区,北坡水分蒸发量少,土壤墒 情好,植被密生,土质较肥沃,土层较深厚,也能栽培葡萄树。
坡度、坡向应用
• 坡度是评价耕地质量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土地利用是否合理的一个 关键因子。借助地理信息系统、3D技术,准确分析耕地坡度信息,对 土地调查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耕地坡度分类图制作流程
读入源数据 按县级行政区拼接 是否剪切?
分块DEM
DEM生成坡度 坡度图 重新分类 坡度分级栅格图 转换为矢量格式 坡度分级矢量 图 矢量数据编辑,去除细 碎多边形,边界光滑 二调:精度参数 土地利用图斑数据 参数:坡度分级表
水系
Watershed 流域
(Basin, Catchment, Contributing area)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坡度、坡向
• 坡度(Slope):过地表一点的切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 坡向(Aspect):地表面上一点的切平面的法线在水平面的投影与该点 的正北方向的夹角。 • 联系与区别:都是点位参数,只有理论意义,不具备地理意义。
Z Slope 坡度 坡向
描述地表面 描述该点高程值 描 述 在该点的倾斜程度。改变量的最大变化方向。 决定地表面局部 影响地表物 地面接收阳光和重新分 作 质流动与能量转换 配太阳辐射量的重要地 用 的规模与强度,制 形因子,直接造成局部 约生产力空间布局。 地区气候特征差异,影 响各项农业生产指标。 Y x
1 N 1 S ( X i Yi 1 X i 1 Yi ) 2 i 1
如果多边形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排列,则计算的面积值为负;反之,为正。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体积
基于数字地面模型的体积计算实质上是计算地形表面和 给定参考面之差,在实际应用中,这种差值计算往往被归类 于土方计算,应用在工程施工、水利工程规划等方面。 对DEM进行挖或填后,土方量可由原始DEM体积V0减去 新的DEM体积V1,乘以相应的物质密度求得。 V = V0 – V1 当V>0时,表示挖方; 当V < 0时,表示填方; 当V = 0时,表示既不挖方也不填方。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投影面积
投影面积指的是任意多边形在水平面上的面 积,主要有两类计算方法:
1、直接采用海伦公式进行计算,只要将表面积计算公式 中的距离改为平面上两点的距离即可; 2、根据梯形法则,如果一个多边形由顺序排列的N个点 (Xi,Yi , i=1,…,N) 组成并且第N点与第1点相同, 则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公式为:
数字地形分析及特征提取
主要内容
•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
坡度、坡向、曲率、粗糙度 面积、体积 地表日照度
• 地形特征提取
沟脊值提取 水文分析 可视性分析
地形因子的分类
地形因子
微观因子
宏观因子
坡 度
坡 向
坡 度 变 率
坡 向 变 率
平 面 变 率
剖 面 变 率
剖 长
剖 型 因 子
地 形 粗 糙 度
地 形 起 伏 度
S P( P D1 )( P D2 )( P D3 ) 1 P ( D1 D2 D3 ) 2 Di X 2 Y 2 Z 2 (1 i 3)
Di表示第i(1≤i≤3)对三角形两顶点之间的表面距离, S表示三角形的表面积, P表示三角形周长的一半。
整个DEM的表面积则是每个三角形表面积的累加。
Slope为坡度,Aspect为坡向,Slopewe为X方向上的 坡度,Slopesn为Y方向上的坡度。 Slopewe、Slopesn的 计算如下:
方法1: 方法2:
e1 e3 Slopewe , 2 cellsize
Slopesn
e4 e2 2 cellsize
(e8 2e1 e5 ) (e7 2e3 e6 ) Slopewe 8 cellsize (e7 2e4 e8 ) (e6 2e2 e5 ) Slopesn 8 cellsize
葡萄种植的地形条件
1、纬度和海拔: 世界上大部分葡萄园分布在北纬20-52度之间及南纬30-45度之间, 绝大部分在北半球。海拔高度一般在400-600米。中国葡萄多在北纬30-43度之间 海拔的变化较大,约200-1000米,河北怀来葡萄分布高度达1100米,山西清徐达 1200米,西藏山南地区达1500米以上。纬度和海拔是在大范围内影响温度和热量 的重要因素。
先将地形的形态特征或各个坡面因子进行定量化描述, 完成求导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其以DEM为基 本信息源进行提取的技术路线,并通过软件形成一套 易于计算机操作的方法
• 因子提取方法应遵循地貌形态学与地貌成因学的基本理论 • DEM数据在表象上首先反映的是地面的海拔高程信息,更深 层次的地形信息需要通过对高程的空间分布特征的提取,或 更高层次地形要素的解算获得。更复杂的还需通过统计分析、 数模构建获得 • 微观因子通常以DEM格网数据的空间矢量模型为基础。通过 空间向量的差分运算完成;宏观因子一般通过移动分析窗口 的方法完成。 • 信息源的尺度特
半阳坡 阳坡 平地
SW=225° S=180° SE=135°
注:适用于南半球,北半球则正好相反
基于规则格网的坡度、坡向计算
坡度:
e5 e1 e8
e2 e e4
e6 e3 e7
2 2 Slope Slopewe Slopesn
坡向:
Aspect Slopesn / Slopewe
基本规则格网的地表沟脊提取
沟脊值提取方法: 1、提取特征点; 2、将提取的特征点按照某种方式连成 线。
地形特征提取——水文分析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对所研究的水文变量或过程,作 出尽可能正确的概率描述,对防止水旱灾害和开发、利 用、保护水资源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的规划、设计、施 工以及管理运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DEM数据应用的 一个重要方面,主要用于研究与地表水流有关的各种自 然现象比如:洪水水位及泛滥情况或者可以划定受污染 源影响的地区、以及预测当改变某一地区的地貌时对整 个地区造成的后果等。 在城市和区域规划、农业及森林等许多领域对地球 表面形状的理解很重要。这些领域需要知道水流怎样经 过某一地区,以及这个地区的地貌的改变会以什么样的 方式影响水流的流动。
x Dim( x ) 0
当x 0 其它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地表日照度
太阳高度角=45度
太阳高度角=90度
地形特征提取
地形特征提取
地形特征点:山峰、谷底、鞍部点等 地形特征线:山脊线、山谷线等 水系特征提取 分水线:类似山脊线 合水线:类似山谷线 1) 2) 3) 4) 基于格网DEM的特征提取 基于图像处理 基于地形曲面几何分析 基于地形曲面流水物理模拟分析 2)和3)分析方法的综合
基本规则格网的粗糙度计算
粗糙度计算定义:
S曲面 R S水平
S为曲率,AreaS为格点面元趋势面面积,AreaH为格点面元面积。
实现步骤:
实际应用时,当分析窗口为3*3时,可采用以下公式近似计算。 1、根据DEM提取坡度因子S; 2、粗糙度:R=1/cos(S)
基本地形因子计算——地表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