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开17春学期《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免费答案.doc

南开17春学期《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免费答案.doc

17秋18春学期《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能否制定出合适的测评方案是测评工作能否成功的()条件。

A. 必要B. 首要C. 需要D. 重要正确答案:D2. 稳定系数是估计测评跨时间的一致性程度,即在两个()的时间里进行评测(如间隔一个月测评两次)所获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A. 不同B. 相同C. 近似D. 相近正确答案:A3. 无论对于什么组织,有效的()系统都能够尽可能地对绩效标准的达成水平进行衡量。

A. 绩效管理B. 绩效评估C. 业绩考核D. 员工评议正确答案:B4. 人事测评就是对人与事之间的适应关系进行()相结合的测量和评价。

A. 数字和逻辑B. 试验和分析C. 定量和定性D. 试验和调查正确答案:C5. 定测验的标准时限一般采用(),即通过预测来确定。

A. 选择法B. 尝试法C. 调查法D. 分析法正确答案:B6. 职位调动主要包括升职、降职和()调动三种。

A. 平级B. 破格C. 车间D. 内部正确答案:A7. 职位调动主要包括升职、降职和()调动三种。

A. 平级B. 破格C. 车间D. 内部正确答案:A8. 所谓测评要素是指测评内容的(),确定出测评的内容到底有哪些。

A. 绩效统计B. 细化条目C. 数量分析D. 结果描述正确答案:B9. 心理测验之所以能成为科学而有效的()工具,是因为它有一套科学的编制方法。

A. 员工测评B. 人事测评C. 干部测评D. 技能测评正确答案:B10. 内容效度就是指测验的()能代表所测量的特质的程度。

A. 测试样组B. 调查数据C. 分析结论D. 行为样组正确答案:D11. 测评人员,也称主试,是测评工作的具体()者。

A. 实施B. 策划C. 组织D. 办理正确答案:A12. 标准化的()是目前在人事测评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形式。

A. 心理测验B. 技能测评C. 纸笔测验D. 智力测验正确答案:C13. 顺应效应是指参加面试人员不同的()会使面试的结果受到一些影响。

A. 位置B. 提问C. 次序D. 回答正确答案:C14. 在建立绩效评估体系的过程中,每个组织应该根据自己的组织(),以达成科学地、有效地管理为指向。

A. 营销战略B. 市场计划C. 发展目标D. 企业规划正确答案:C15. 定测验的标准时限一般采用(),即通过预测来确定。

A. 选择法B. 尝试法C. 调查法D. 分析法正确答案:B16. 测评人员,也称主试,是测评工作的具体()者。

A. 实施B. 策划C. 组织D. 办理正确答案:A17. 面试是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力资源获取的()和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A. 基本手段B. 基本程序C. 基本方法D. 基本过程正确答案:B18. 评价中心和发展中心的未来趋势还包括()方面的不断创新。

A. 操作方法B. 技能与技巧C. 制度和措施D. 理论和技术正确答案:D19. 确定人事测评指标就是确定测评的()和用来衡量这些维度的“尺子”。

A. 维度B. 内容C. 范围D. 效果正确答案:A20. 绩效评估系统的目标就在于()地对组织中的各个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衡量。

A. 客观B. 系统C. 准确D. 实际正确答案:C17秋18春学期《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二、多选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

)1. 生理要求,主要包括()感觉器官的灵敏程度。

A. 智力情况B. 健康状况C. 体力D. 运动的灵活性E. 身高体重指标正确答案:BCD2. 评价中心包括一系列模拟练习,可能还会加上其它一些补充方法,如()和()。

A. 交谈B. 面试C. 测评D. 心理测验E. 智力测评正确答案:BD3. 公文筐练习的优点是较好地模拟了多任务性的管理挑战。

它可能包括()、()、()、()、()、生产问题、财务状况等等。

A. 顾客投诉B. 销售机会C. 内部冲突D. 请求离职E. 招聘事务正确答案:ABCDE4. 测评标度是指描述测评要素或要素标志的()与()的顺序和度量。

A. 个性差异B. 程度差异C. 性格特征D. 智力差异E. 状态水平正确答案:BE5. 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和经营哲学,包括企业的()、()、()、行动准则等。

A. 价值标准B. 共同思想C. 奖惩标准D. 道德规范E. 晋升准则正确答案:ABD6. 测评指标中的三个组成部分:()、()和()之间要互相吻合,要符合实际情况,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

A. 测评要素B. 测评标志C. 测评标度D. 测评指标E. 测评对象正确答案:ABC7. 平衡记分卡从()、()、()和()四个不同的视角,提供了一种考察价值创造的战略方法。

A. 财务B. 企业营销C. 顾客D. 内部运作流程E. 学习和成长正确答案:ACDE8. 艾森克个性测验通过数理统计和行为方面的分析,得出了影响和决定人格的3个基本因素:即()和()。

A. 行为倾向B. 幻想倾向C. 内外倾向D. 情绪性E. 心理变态倾向正确答案:CDE9. 常用的心理健康测验有()、() 和()自评测验。

A. 情绪敏感性测验B. 心理测验C. 心理健康测验D. 焦虑自评量表E. 心理健康临床症状正确答案:CDE10. 工作说明书中应该能够反映出受试者的()、()、()和其他素质。

A. 知识B. 经验C. 技能D. 绩效E. 能力正确答案:ACE17秋18春学期《人员素质测评理论与方法》在线作业三、判断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对于每个构思来说,都有两个特点:一是其客观性;二是它们又都和具体的可观察的事件相联系。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 多数反馈都是面对面进行的,反馈本身需要高水平的接触,需要双方建立信任关系并产生共情心理。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3. 能力倾向测验给被试比较充足的时间,但项目难度逐渐增加,有的项目很难,只有极少数被试能解答,有的项目甚至没有一个被试能完全正确解答。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4. 所谓测评数据的转换就是运用测量学的手段对原始得分进行调整,形成各种转换分数,提高不同单位和数量级的分数的可比性。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5. 尽管对于多数管理或其他职业的工作来说,独特的知识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并不是职业成功的决定性指标。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6. 封闭式问题往往给出如“是”、“否”的选择,这类问题限制了应聘者回答的可能性,这类问题在深入的面试中可用于界定某一观点,它让应聘者必须做出选择。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7. 人事测评既是物理测量,又是数理测量。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8. 网络测评,跨越了时空界限,使得对异地人员进行实时测评成为可能,但测试成本有所增加。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9. 测验焦虑是指应试者因接受测验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不愉快的情绪,它会直接影响应试者水平的发挥。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0. 心理测验和智力测验一直是人事评价中的两种主要方法随着研究和应用的深入发展,人们发现结构化面试的信度和效度更高,特别是预测效度。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1. 获得稳定系数时,最需要注意的是再次测评的时间间隔。

只有控制合理的时间间隔,才有可能获得较好的稳定系数。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2. 作业标准法是指评估时,在对员工的业绩做出评价过程中,视评价进展情况再确定的标准或期望产出水平。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3. 预测效度的方法被认为是理想的绩效考核的方法,但在人事测评中是不合实际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4. 非言语行为指在面试的沟通过程中,双方交换的视觉信息。

应聘者的非言语行为是很重要的。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5. 被试分数的分布情况对信度系数的影响在于被试得分的分布范围和平均水平。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6. 人类在加工信息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局限性。

因此,人们往往采用“作业标准法”或者是简单的推理来进行判断。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7. 建立KPI指标首先要明确企业的战略目标,评估企业价值重点,在此基础上找出关键业务领域的关键业绩指标(KPI),形成企业级KPI。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18. 不同性质的测评,获得稳定系数所需要的再测时间间隔应该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再测时间间隔是几个月。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19. 测评的形式在人事测评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测评目的的达成以及误差的产生具有间接的影响。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A20. 面试不是闲谈,它是基于标准的。

有关问题应该是基于职位而收集事实、行为或感觉信息。

A. 错误B. 正确正确答案:B兰亭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取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