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研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教育研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

教育研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教育研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是通过对实践过程进行认真的分析,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下面是给大家带来教育研训中心半年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所帮助!20xx上半年,县教育研训中心践行立德树人,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紧紧围绕教育局提出的“一二四五”教育发展战略和中小学“一体两翼”工作思路部署,以“常规管理年”实施方案为指导,大兴“向常规要质量,向常规要发展”的工作作风,促进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20xx年,是畲乡建县、教研建室三十周年,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年。

中心全体干部立德树人、敬业爱岗,胸怀创新强县的“教育梦”,热情饱满,作风务实,工作扎实。

1、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中心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建立教研员联系学校与学科制度,成立17个县级学科教学工作站,开展“走亲连心”“进校入班”教学服务。

半年来,各学科教研员到联系学校共达60余次(每人每月平均一次以上),各学科学科教学工作站活动平均达6次,最多学科12次,累计组织集体备课、教研活动、送教活动、外出学习共100多次,密切教研员与学校、教师、学生的联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突出问题,发挥教研员专业引领和服务指导作用,增强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组织系列“三问三思三观”的学习讨论活动。

3月10日,组织学习县教育局局长在全县教育系统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握目标。

4月22日召开专题会,立足于教育层面,从研训中心实际工作出发,明确了“三思”。

4月28日召开讨论会,围绕前期开展的学习活动,立足自己的岗位实际,畅谈心得体会。

5月22日召开座谈会,全校党员根据近期学习内容,聚焦各种问题,结合具体工作,畅所欲言,分享在学习过程中的所感所获、所思所想,认真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

3、坚持参加“路线教育夜学”活动。

中心全体干部每周一晚上7:00或周五下午3:00到教育局参加党的路线教育学习会。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不影响日常业务工作和专业会议,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

按照要求,坚持做到“边学、边查、边整改”。

20xx年,是畲乡深化教育改革的第一年,是实施课程改革第十周年。

中心积极探索“以生为本、学为中心、能力为重”的课堂教学转型与变革,引导教师不断改进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朝“少讲多学”“精讲多练”“先学后教”方向前进,保障了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1、有序推进“本真”课堂教学改革。

5月19—22日,开展了城北中学教育集团第二届“本真·自主”课堂教学展示评比活动。

通过课堂教学展示评比,引领课程改革的方向,转变教师教学的行为,促进学生全面而又个性的发展。

2、稳步推进“走班教学”改革。

3月7日,开展了民族中学“走班教学”改革观摩研讨活动,遂昌县初中各学科教研员、中学校长、骨干教师一行3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对民族中学初二、初三年段“走班教学”改革在实施中所遇到的问题与困惑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力的促进了民族中学“分层走学”的深入实施。

3、优化“课改实验班”教学改进。

2月12日,组织了县“初中课改实验班优生培养”工作研讨会。

县教育局领导、各初中学校校长、中层干部、实验班全体课任教师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优生现状如何?”“培养优生怎么想?”“培养优生怎么做?”三个话题共同探讨县初中“课改实验班”优秀学生的培养及教学质量的提升等问题。

4、提升“农村小班化”教育品位。

3月28日,县农村小班(微班)教学研讨活动在沙湾镇小举行,全县各农村小学校长和教务主任参加了活动。

活动安排了小班(微班)课堂研讨课和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经验交流,一方面体现了“小组合作,互助互促;作业面批,高效辅导;关注差异,分层要求;关爱全体,共同成长”的小班教学特色;另一方面体现了“三味气质、四互课堂”的微班教学特色。

5、开展农村小班教育对外交流。

4月—5月,杭州淳安、绍兴柯桥、嵊州等教育同仁先后到我县考察农村小班化教育。

通过深入到东坑镇小、澄照校区、大均乡校、标溪乡校的实地考察,他们对小班教育“三步走”设计,环境布置、上课方式、学生评价、特色课程等都给予了“处处亮点纷呈”的评价,觉得收获颇多。

6、通过报刊宣传农村小班教育实践经验。

日报以《农村自然小班倒逼山区教育转型改革》、教育报以《一个也不放弃》、教学研究以《农村教育别样的风景》等为题,先后对农村自然小班化教育模式探索与实践进行了报道,提升了教育的知名度。

7、开展教改周展示活动。

4月28—29日,县第二届教改周展示活动在民族小学举行,展示活动按语文、数学专场,推进县城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课程增色、教学增值、学业增量的实践模式,促进教学管理“转型升级”,积极探讨了小学语数课堂课改教学模式。

20xx年,是畲乡教育常规管理年。

中心围绕精细管理理念,以常规为主题,积极发挥研训中心“管理、研究、培训、指导、服务”的功能。

(一)教学调研,主题明确形式多样。

1、开展集体教学调研。

初中组:1月6日到城南中学开展优生培养工作专题调研;3月3日到民族中学开展“走班教学”调研;3月16日到联系学校开展“走亲连心听意见,进校入班解难题”蹲点调研;4月4日到沙湾中学教学调研;4月29日到联系学校开展“走亲连心进校入班解难题”活动。

调研活动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各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看细节,看课间,看布置,看状态;听授课,听发言,听汇报,听心声,并对学校工作亮点和不足做了梳理和反馈。

小学组:从2月24日开始,开展了将近一个月的“落实常规提质量,深化课改上品味”的进校入班教学调研活动。

对全县小学教学常规的落实进行全面调研,每到一所学校,调研组先是听取了学校汇报教学常规的落实及课程建设情况。

并深入课堂,随堂听课,其中尤其关注六年级薄弱学科的诊断指导。

之后走访部分教师和学生,和他们零距离接触,询问了解工作和学习状况,聆听获取真实的心声,并观看了各校的特色课程(活动)现场展示,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教研组的活动情况。

最后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反馈调研情况,提出改进建议,为学校的后续发展出谋划策。

综合组:3月3—6日赴民族小学、实验一小、实验二小、民族中学、城北中学、一小二小校区进行为期三天的“进校入班”教学服务指导调研;3月-5月上旬各学科教研员以学科为单位开展随机性教学诊断调研;5月中下旬乡镇学校调研时间与技能检测时间整合调研。

调研组成员通过听取汇报、随堂听课、调查问卷、走访查看、反馈提升等方式,全面了解了我县各校综合学科课程建设与实施情况,将作为综合学科教学检测方案修订与实施的重要依据,为我县规范课程建设与实施,构建全面教育质量观奠定基础。

2、个体下校蹲点调研指导。

除集体活动、出差和重点工作冲突外,各学科教研员每周至少下校听课交流指导一次,半年来,教研员共下校200余天(次),听课交流600余节。

(二)改进研训,共同研讨提高实效。

1、开展推进教研落实常规专题会议。

2月12日和14日分别召开了xx学年第二学期中小学教务主任会议,2月xx日召开上半年教师培训选课暨教科研训部署工作会议。

紧紧围绕“常规管理年”的教学管理要求和“一体两翼”工作思路,对全县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和研训工作作了布置。

2、开展“半日教研”初中段年级备课大组备课。

半年来各学科开展的“半日教研”活动平均达10次,最多的学科达到12次。

定期组织教师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考试,夯实教师的备课、作业设计、检测命题等常规工作,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并对全县初中各校的课程安排作了统一调整,规定每周二上午各校不安排社会政治课,这半天即为社会政治学科各年级备课大组的“半日教研”活动时间,每周三下午是语文和英语学科的“半日教研”活动时间,每周四下午是数学和科学学科的“半日教研”活动时间。

3、开展“尝试建模”小学段集体备课研讨交流。

2月—5月,组织县城三所小学数学分年段教师分别在实验一小、实验一小举办“初步构建有效集体备课的模式”交流、研讨活动。

活动按年级段进行,有的聚焦单元教材解读、练习设计、案例分析、单元过关卷命题等提质要素进行研讨交流;有的以《基于错例研究的集体备课》为主题,聚焦学生在单元错例的错因于改进策略,让练习设计更有效;有的以课例为载体,结合学校特色课模,交流独特的教材处理和教学整体设计。

“功夫下在课前,效果才能在课中”,通过集体备课既解决了自己教学中的疑难困惑,又学习到他人在教学中好的做法,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提高。

4、开展“以学定教能力提质”教学常规基本功大比武活动。

上半年,各学科策划的常规比武活动分别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初中数学九年级教师说课、初中科学实验技能、音体美信息技术微课堂教学评比。

从备课组到教研组再到学校,从年级备课大组到全县评比,体现了过程性和全员性,各学科的参与教师比率均在80%以上。

活动通过学校、集团、全县三级教学常规基本功比武活动,提升教师的执教能力。

5、开展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活动。

上半年,在各学校推荐的基础上,开展了初中数学、初中思品、小学语文、小学英语、小学科学、小学劳技、幼儿教育课堂教学优质课评比。

交流、研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青年教师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

6、开展省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

4月18日,组织了我县20xx 年度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对我县的四个省教科规划立项课题进行专门指导。

7、开展优秀教研组和优秀备课组考评工作。

5月27—28日和6月16—19日,初中组、小学组根据重新制定考核细则,对xx学年中小学教研组、备课组进行考核,改进了对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和指导。

8、开展学校校本研训专项考核工作。

6月中旬,以集团为单位,通过七天的时间组织了对全县学校校本研训工作的专项考核,并对全县校本培训24学时进行了考核认定,促进学校校本研训工作持续发展。

(三)专题培训,创新方式提升素养。

1、有计划的组织实施20xx年(上)教师专业发展培训。

完成了初中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政,小学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美术、音乐、学前教育等13个项目的培训和鄞州区为县举办90学时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活动;完成了xx年新聘教师第三阶段集中培训;完成了20xx年下半年县研训中心培训项目申报工作,共申报教师专业发展短期项目19项。

2、圆满完成上级下达省培、国培参训人员的推荐任务。

推荐各级各类参训人员(34+14+20+4+13=85,即省培+省中职培+国培远程学前+国培集中+国培工作坊=85人)85人。

3、顺利完成了骨干教师高端培训工作。

7月9—7月xx日,与遂昌联合委托外国语学院举办为期六天的德育干部培训班,全县中小学校学生处主任、大队辅导员、团委书记、德育副校长共43人参加培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