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上册2-8课复习提纲
一、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1、与古埃及有关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权利的象征
2、与古巴比伦王国有关的:《汉漠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
3、与古印度有关的:印度的等级制度:雅利安人严格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分为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贵族,掌握神权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第一、二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的剥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4、亚非四大奴隶制文明古国发源地:埃及(尼罗河流域)巴比伦(两河流域)印度(印度河流域)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二、了解伯利克里时代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状况,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
1、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是古希腊重要的城邦之一,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当政期间,雅典达到全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
(扩大公民权利鼓励学术研究,发展文艺,重视教育)
2、西方文明之源:源于古希腊,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始。
三、讲述布匿战争的故事,了解罗马共和国的兴衰。
1、罗马的兴起:古罗马国家是由位于意大利台伯河畔的罗马城发展而来。
公元前509年,罗马建立奴隶制共和国。
2、布匿战争:罗马为争夺地中海霸权,与地中海西部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战争,史称布匿战争,罗马最终取得胜利。
公元前2世纪末,罗马成为地中海霸主,繁荣强盛。
3、共和国的兴衰:公元前1世纪,罗马发生严重的社会危机,前49年凯撒夺权,前27年屋大维建立罗马帝国,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取代。
四、了解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讲述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1、大化改新:
时间: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效仿中国隋唐的封建制度实行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
内容: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意义: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度的标志。
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创立伊斯兰教,在麦加传教,622年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630年,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把麦加定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五、以查理.马特改革为例,了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的特点和罗马教廷的地位。
1、查理.马特改革
时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日耳曼人在它的废墟上建立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进行改革。
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2、罗马教廷的地位
政治上:西欧封建社会,罗马教廷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经济上: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思想上:还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精神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六、通过讲述琅城起义的故事,了解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
1、西欧城市的兴起:
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10世纪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城市自治: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尖锐,12世纪法国一些城市展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通过金钱赎买或武力两种方式,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是一个典型例子。
2、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形成了市民阶级和早期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七、讲述君士坦丁堡陷落的故事,探讨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
1、拜占廷帝国的由来: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名拜占庭,因此,东罗马帝国又被称为拜占廷帝国。
2、拜占廷帝国的灭亡:13世纪末奥斯曼土耳其国家兴起,15世纪中期,拜占廷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
3、拜占廷帝国(东罗马帝国)衰落的原因:四处征讨,国弱民穷;外族入侵;奥斯曼土耳其的兴起。
4、怎样认识拜占廷帝国的灭亡:
拜占廷帝国不善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有点;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进攻。
它启示我们:开放宽容使文明繁荣,保守狭隘使文明衰落。
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善于学习,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八、说出希波战争、亚历山大大帝东征、罗马征服地中海世界等基本史实。
1、希波战争
①过程:公元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
典故:马拉松的由来。
②结果:公元前5世纪中期,希腊胜利。
2、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①路线:亚历山大大帝出兵东征,扫荡了小亚细亚,攻入(埃及)。
然后回师占领两河流域,灭掉(波斯帝国),足迹远达(印度),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亚历山大帝国),定都巴比伦。
3、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①、扩张:公元前27年以后,罗马帝国在屋大维统治下,发动多次侵略战争。
到2世纪,达到最大规模。
(罗马帝国)地跨欧亚非三洲,广阔的地中海成为它的内湖。
②、影响: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
罗马文化渗入到它统治的广大地区。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按时间先后顺序(波斯战争、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
九、知道马可波罗来华、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等史实,探讨世界各民族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1、《马可·波罗行记》
事迹:马可·波罗,是东西方文化交流史上杰出的代表之一,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
1271年,回国后,《马可·波罗行记》一书,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向往。
2、阿拉伯数字的由来
十、知道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
1. 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
它用图形表示事物,所以叫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书写材料:纸草,或铭刻在石碑、石柱、木头上。
使用者是僧侣。
对以后的字母文字产生了重要影响。
2.楔形文字:古代两河流域居民的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发明。
因每个字刻出的笔画一头粗一头细,形状像楔子一样,所以叫楔形文字。
前2000年被西亚古代各民族所采用,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十一、了解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与传播。
1、2020年3月20日,伊拉克战争爆发。
伊拉克所在地曾孕育了灿烂的两河文明,下列关于这一地区文明的说法不正确的()
A两河文明主要由苏美尔文明,巴比伦文明等组成,又称大河文明
B 使用的文字是由一头粗,一头细的直线构成
C两河文明的“两河”指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
D两河文明被称为西方文明之源
2、学习古代印度的相关知识,考考你自已。
下列对印度的种姓制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是为了维护奴隶主的统治地位而采用的一种制度。
B.是古印度在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C.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会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D.各个等级中虽有高低贵贱之别,但可以互通婚姻,差别不大。
3、如果要研究古代世界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中所记载的社会生活,你最好去:()A伊拉克 B法国 C中国 D美国
4、亚非文明古国的共同特点()
①地处大河流域②对外进行军事扩张③建立了统一的奴隶制国家④以农业经济为主
⑤实行奴隶主民主政治
A 、②③④⑤
B 、①③④
C 、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5、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的舞台。
2020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
在体育馆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这样的设计主要是寓意()
A、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希腊人喜欢蓝色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6、西欧社会流传着一句名言:“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说明()
A西欧是中央集权制,国王是最高统治者 B西欧是封建社会
C西欧社会构成一种依次互为主从的等级制度 D西欧等级制度森严
7、中世纪的欧洲被称为“黑暗时代”,人性和思想自由遭到扼杀。
导致这种局面产生的主要
原因()
A、西欧封建社会等级森严
B、当时老百姓大多是文盲
C、保守狭隘的封闭心态
D、神权在精神和文化领域凌驾一切
8、下列各项与日本大化改新有关的有 ( )
①大和统一日本本土②实行中央集权③大化改新是为了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④土地
属于国家
A.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④
9、现代竞技体育中设置“马拉松长跑”,最初是为了纪念哪次战争中的英雄? ( )
A.特洛伊战争 B.希波战争 C.波罗奔尼撒战争 D.罗马的扩张
10、与右图有关的正确的选项是: ( )
①是古代阿拉伯人发明的②与印度人有关
③1世纪传遍全世界④最早用梵文的字头表示
A①②③B③④C②④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