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之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PPT课件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座之好习惯成就幸福人生PPT课件

3.习惯不仅仅是自动化了的动作或行为,也可
以包括思维的、情感的内容;
4.习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由此习惯可能起到
积极和消极的双重作用。
习惯的力量 我是谁?…… 我就是习惯! 我可以成就你,我也可以毁灭你!
我是所有伟人的助手,也是所有失败者的帮凶
训练我,管教我,做我的主人!
习惯的力量 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了!
心理测试:心理压力越大,黑色小点闪动得就越快。
【测试你潜在是天使还是魔鬼!】第一眼看到什么, 说明你潜在是什么?
测试你的智力。 你能看道多少 张脸呢? 1— 3张:轻度弱 智;3—6张: 正常人;7— 10张:超与 常人;11— 15张:天才!
耶鲁大学耗时5年 的研究成果。如果 你看见这个舞女是 顺时针转,说明你 用的是右脑;如果 是逆时针转,说明 你用的左脑。据说, 14%的美国人可以 两个方向都能看见。

最低层次就是不自觉阶段,依靠外力的督促教育,不 断强化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形成了习惯。
第二个层次了,成为自觉行为。这需要一定的意志努 力,靠内部的自我监督,不需要外部监督了。 第三个层次就是自动化,达到类似本能的程度。到了 自动化以后,也不需要监督,也不需要意志努力,而 是行为习惯。这是最佳的教育习惯。
孩子的心理是怎样的?
发展心理学
婴儿期(0-3)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模仿学习、条件反射学习、气质。 幼儿期(3-6、7)游戏是主导活动,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想象、自尊
(最值得重视的幼儿情绪,高自尊高幸福感)、第一逆反期(3-4)。
童年期(6.7-12.13)学习是主导活动,学会学习是基本任务。脱自我中心、
【视觉遗像】注视图形中央的四个黑点30秒,然后 闭眼仰头朝上看天花板,如果你够虔诚,神奇的图像 就会慢慢的显现,你看到了什么?
【压力测试图】1、如果看到波涛汹涌,那么请马上休假; 2、如果你看到微波荡漾,请小休几日;3、如果看到很 多颗榛子,请继续为人民币服务。
心理健康的概念
以积极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正常的 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坏习惯负面结果,例如:吃宵夜肥胖 好习惯正面结果,例如:早起早睡精 力充
每天去尝试做一点本不喜欢的事。 一次只改变一个习惯,循序渐进直至成功!
行动
实际行动是实现一切改变的必要前提。
假如树上栖息着五只鸟,现在,其中的三
只打算飞走,还剩下几只?
发展自我控制能力(延迟满足,榜样、宽松民主型家庭)
少年期(11.12-15.16)生理发育加速、容易出现身心危机、矛盾性的心理
特点(烦恼、孤独、压抑)、记忆广度顶峰、抽象逻辑思维显著发展、自我意识 发展的第二个飞越期(关注外貌、成绩、能力、个性、自尊心极强)。第二逆反 期(心理和精神人格独立)里程碑、划时代意义的时期。正视需求,本身是积极 地是发展者、学习者、前进者
家长学校-心理健康讲 座之好习惯成就幸福 人生
你的心理状态怎样?
这是一张静止的图片, 你的心理压力越大,图片转动越快,而儿 童看这幅图片一般是静止的。测试下您心理的压力。
你还是单纯的你吗?你能看出几条笔直的横线?
第一眼看下图是什么动物?
【你的心情怎么样?】当你心情好的时候,能看到少 女的脸;心情坏的时候,能看到巫婆的脸。
坚韧
成功改变坏习惯的先决条件 ---
坚韧 挫折<>失败
放弃==失败
养成好习惯

树立信念 制定目标计划


实施
反思
修正
战胜挫折,实现目标 收获良好的心理感受 我们要给孩子做这些的机会。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好学生的习惯
倾听的习惯 观察的习惯 自信的习惯 自主动手的习惯 独立思考的习惯 改正错误的习惯 预、复习的习惯
人是一种习惯的动物,人日常活动的90%源自习惯。 性格其实就是习惯的总和。
习惯决定你的命运!
习惯的形成
负面的经验形成负面的 习惯, 正面的经验形成正面的 习惯。
例如:小象(负面); 海豚表演(正面)。 根植于潜意识。
习惯的形成

任何习惯的形成,都是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 习惯形成的过程人们通常分成三个层次:


如何改变习惯 改变的决心
改变的目标
改变的信心
改变习惯的步骤
1,意识到坏习惯的存在,是我们改掉坏习惯的第一步
我有哪些坏习惯?
A 2,替换 A’
B
C
D
B’
C’
D’
习惯不可能被根除,只能被替换
改变习惯的步骤-2 3,人为设定结果,引起潜意识的注意 负面结果:为坏习惯设置负面结果
正面结果:为好习惯设置正面结果 积极加强与潜意识对话,对他进行必要的 培训,最后调整好他的新程序

青年期(18-35)婚恋是主要问题 中年期(35-60)家庭、更年期 老年期(60以后)健康、衰老
青春期逆反的心理学解释
费斯廷格认知失调理论:是指个体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
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矛盾。
在态度与行为产生不一致的时候,常常会引起个体的心理
紧张、焦虑。为了缓解焦虑就需要改变态度和行为。逆反心 理就是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作出反应。


习惯的形成


习惯的形成大致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头1~7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 “刻意,不自然”。你需要十分刻意地提醒自己去改 变,而你也会觉得有些不自然,不舒服。 第二个阶段是7~21天左右,这一阶段的特征是 “刻意,自然”,你已经觉得比较自然,比较舒服了, 但是一不留意,你还会回复到从前,因此,你还需要 刻意地提醒自己改变。 第三阶段是21~90天左右,这个阶段的特征是 “不经意,自然”,其实这就是习惯,这一阶段被称 为“习惯性的稳定期”。一旦跨入这个阶段,你就已 经完成了自我改造,这个习惯已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 有机组成部分,它会自然而然地不停为你“效劳”。
社会交换理论:个体在权衡得失之后决定态度的形成与转
变方向。其关键是诱因的强度。
结合条件反射理论,我们可知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转变
态度,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其顺利度过青春期。
什么是习惯?
1.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方式; 2.习惯是在一定时间内逐渐养成的,它与人后
天条件反射系统的建立有密切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