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7

2015年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二教案 第19课 经济体制改革7

四、教学环境
R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交互式多媒体教学环境R网络多媒体环境教学环境□移动学习□其他
五、信息技术应用思路(突出三个方面:使用哪些技术?在哪些教学环节如何使用这些技术?使用这些技术的预期效果是?)200字
一、音频的使用,在《复兴之路》解说词中关于小岗村中学生深入理解,尽量达到学生能够体会当时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
讲授
三中全会内容
根据虚拟情景回答
师生互动
自主阅读
三中全会的意义
呈现
讲授
农村和城市改革
虚拟情景回答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探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
自主探究
小组讨论
一手、二手史料
评价
引导、评价、归纳
小组呈现
幻灯片展示词
七、教学特色(如为个性化教学所做的调整,为自主学习所做的支持、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的设计,教与学方式的创新等)200字左右
二、视频的使用,《邓小平南巡讲话》让学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过程中运用,让学生们辩论使用。
六、教学流程设计(可加行)
教学环节
(如:导入、讲授、复习、训练、实验、研讨、探究、评价、建构)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支持(资源、方法、手段等)
导入
生活场景导入
听讲
幻灯片
讲授
三中全会的背景
据幻灯片回答问题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根据人文学科专业术语的要求,本节课的关键点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概念把握。
其他版本课程资源的运用:保留人教版对于本节课体例和线索的勾勒,穿插岳麓版丰富的史料加以充实。
二、学生分析
高届三中全会的基本史实,但因为相隔两年的原因,他们脑中只是一些记忆的碎片。概括能力尚可,但知识升华和内化能力较弱。

姓名
訾敬钊
电话
学科
历史
年级
高三
邮件
单位
威海市第一中学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教材分析
根据近代化史观在政治和经济上的要求,我们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根据比较史观的要求,我们本节课确定的难点为: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比较。
三、教学目标
根据材料逐条归纳三中全会的背景;根据情境材料和课本熟记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根据音频归纳农村改革的内容及意义;根据情境式材料城市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及措施;领会小岗人的精神。根据材料归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必要性;根据材料和课本熟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体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
1、学生为主体:通过原始资料的呈现,尽可能让学生形成自我认知
2、教师为主导:教师在每一个环节都要设计好问题,发挥导向作用
3、对比的方法:农村机构对比分析变化
4、及时的建构:课后让学生编制思维导图或者概念图,对本课内容加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