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日语教育的回顾

我国日语教育的回顾

我国日语教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一以21世纪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为中心山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于进江引言:改革开放,入世,复合型人才市场的的需求,及毕业生就业的激烈竞争形势,使我国的外语教育(日语教育)面临严重的挑战——学校,如何培养复合型人才;学生,如何成为复合型人才。

使命感,成才的渴望,促使我们一起简要回顾我国日语教育的历史,分析一下日语教育的现状,展望日语教育的未来。

几组数字:中日经贸前途无量,竞争意识入学伊始。

1.98-02 5年扩招108万-340万增3倍;03年招380万,在校生达1900万,入学率百分之十九;05年招475万(报867万);04年毕业280万,05年毕业338万(增58万)。

山东80年代日毕业生-80人,90年代末-150人,05年-近千人2,中日04年双边贸易额近1700亿美元,,仅次于中美、日美,而居第二位(中日总额占百分之15)是72年的60倍.。

3,日本的GDP大约是中国的3倍.。

到2020年中国的GDP达到4兆多美元,其中,进出口总额达2兆多美元。

4,有2万多家日本公司在中国投资,仅上海5000多家,此外,大连,青岛,苏杭,厦门等地.中日关系:政冷经热“中日关系的友好发展符合两国的根本利益”,日本存在着我们不想看到的动向:1,日本领导人的参拜靖国柛社。

2。

美化历史的教科书3,日美两国涉台的共通战略目标(胡)中国的发展为亚洲和世界各国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和商机(吴)一,我国日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本科)(一)发展的历史轨迹我国的日语教育从1862年“京师同文馆”开办日语班起至今已有近150年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至今,日语教育同祖国的命运一样,走过了一段不同凡响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日语教育飞速发展,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日语成为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语种。

1,1949-1966(文革前)╱18所a、1950年只有北大、洛外等一,二所(教师不超过20人)b、50年中期中日民间交流起步,需日语人才-北京经贸(1954年)吉大等(1956)c,1962-廖高(民间贸易),63年周总理访问亚非拉十多个国家,外交新形势,9(日-2)增加到18所2,1970-1994 ╱86所(生-6054)a、72年中日建交b、78年改革开放,11月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

70年代末增至57所。

90年代初增至86所。

3,1994-至今86╱280(本科159所)a、邓小平南巡(92、3),扩大改革开放,中日贸易激增b,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日本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纷纷前来我国落户,需大量日语人才(如今全国2万多家,仅上海5000多家能力考-2万,大连、青岛、江浙福等地)在全国1000所高校中,93年80所,98年114所,2003年达250多所,10年增加3倍还多,还有继续增加的趋势。

如上海,90年代初上、复、华、外贸4所,现21所。

4, 山东的日语教育-33所a、70-80年代-山大、山师青岛大学b、90年代-至今综合性、理工科大上日语专业- 海大,科大等30多所。

,(二),教学方法与模式1,50年代-70年代初,以俄语为中心,日语规模小,人数少。

以语法为中心,以阅读、翻译为中心,突出政治,“老三篇”,“哑巴日语”。

2,1972-19781972.9月中日复交政、经、文等交流扩大,交际能力培养提上议程,提倡‘听、说、读、写、译”五种技能,语音语调与表达受到重视,强调听说领先。

从而使学生口语水平和交际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3,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日交流日益频繁,人才需求倍增,出现“日语热”。

“日语热”给日语教育带来活力;人才需求的变化极大的促进了日语教学方法的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培养目标的需要,在教授语言提高学生交际能力的同时,如何把“日本文化”融入教学,增加学生对日本的了解,成为我国日语教育者面临的新课题(96洛外,日语教育与日本文化国际研讨会)。

二,21世纪大学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对人才需求是:高层次的研究型人才,与信息时代的实用型人才。

日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具备日本语言文学(文化、经贸)知识,具有日语口、笔译技能,能从事教学(外事、外贸、旅游等)、科研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何谓复合型人才——即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呈多元化趋势的;核心和根基应是具备专业外语(日语)加第二外语(英语)及其它技能的人才。

21世纪大学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的特点:有能力,高素质。

首先,日语和英语的专业知识;其次,相关专业知识,如经贸、金融、电脑,中日文化等;第三,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文学修养,文化积淀,掌握一些自然科学知识等。

如何培养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1),坚决贯彻,全面落实全国高校日语专业的指导性文件-“日语教学大纲”A,《高等学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1996年6月高教社,2001年11月大连理工)B,《高等院校日语专业高年级阶段教学大纲》(2000年3月大连理工)大纲的制定与实施对我国高校日语专业教学起到了规范,指导和促进作用。

C,为落实《大纲》,“日教指委”制定了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大纲(上外教出)2002年6月和2002年12月组织实施日语专业四、八级考试。

(50余所)(2),从人才培养模式来讲应该“厚基础、宽口径、高质量”厚基础-坚实的语言基础,广博的语言、文化知识,较高的专业水准和能力较好的综合素质。

宽口径-不仅指具有宽泛的的语言知识,还应包括所学语言国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学、习俗等方面的知识(日本学),还可开设与wto相关的选修课,此外还要掌握计算机等新技术,新手段、、、、具备独立操作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质量-A,本科学习阶段的高质量B,本科、硕士、博士培养层次的高质量。

即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同时,培养部分专业型。

研究型的高精尖人才。

(3)学科交叉,尤其是是大的学科门类之间的交叉。

如外语专业的学生A,完成基础专业课之后可转到文科类-商学、法学、经济学、文学等。

B,辅修文科相关专业的课程,取得第二学位。

C,鼓励学生毕业时报考非外语类专业的研究生。

(社科类专业人才-国际政治,行政管理、、、、、、(4)深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宽口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在课程设置上-基础课、实践课、理论课文化课和文学课等-应注重体现知识结构的体系化,多元化A,开设现代汉语课,和古代汉语课,提高“双语水平”(日汉)影响外语水平提高的症结之一是汉语水平。

汉语水平直接影响到对日语的理解,影响到翻译、写作、思维习惯等各个层面。

还直接影响到理解本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

汉语水平如何,也直接影响本科生的择业和深造,是提高日语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侉,顾,国学,人文)B,强化翻译课(笔译)和口译课这两种课型既要有理论指导,又是应用实践课型,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笔译和口译能力,为学生参与市场竞争,择业打下一定的基础。

(师-口,口前-三下四上,笔后-四上下;会-口之区别)C,发挥多媒体先进设备的优势,将听力课改为日语视听说课使单纯的听力训练课,转变成为融视(录像)、听(录音)、说(包括对话在内的口头表达)为一体的、综合性的、较强的日语能力训练课程。

(教师责任心强,师生互动互动、、、、、、)(5),“听说读写译”全面发展,继承优良传统,强化“听说领先”意识学外语的目的是为了交流,强调“听说领先”。

这两大特点或课题应成为所有外语专业的重点,师范院校亦应如此,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阶段(综合,外语,师范院校;二外,大外“无论何时何地、、、、、、)(6),重在参与,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国内外各种形式的比赛(作,译,论等)日语本科复合型人才――六证必备(历、位、一、八、计、英?)。

三,我国的日语研究生教育伴随着我国日语本科教育的蓬勃发展,1979年,北大、吉大、上外首批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硕士点的开设,是我国日语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进入了独立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阶段。

进入80年代中期以后北大、北外、日研中心,东北师大,上外等高校先后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进而使我国高校的日语专业教育从本科生到博士生的培养体制得以建立和完善,标志着我国高校的专业日语教育进入了稳定,成熟,理性的发展时期、50年代-70年代中国无日语硕士点。

70年代末3所,到92年有15所大学有硕士授予权,500多人取得硕士学位。

现全国有大约有近50几个硕士点。

下面将主要硕士点及导师研究方向等作一简介。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大学者,有大师之谓也,非大楼之谓也!”1,★北京日本学研究中心博点1985 (前身大平班1979、12大平访华)现第四个5年(00-05)。

硕士、博士,在职硕士同等学历研课程。

办学特点—“中日合作办学,联合培养人才。

”已培养700余名硕、博、讲。

中方专教研11名(徐、严、曹、郭,、宋、)中日图书1万余册。

4个方向硕26名(自8),博3-6,在硕8-10。

(山师考中)2,★北京大学博点首所设日专业学校,79年首批学位点(3),语言、文学、文化(彭,于、刘、赵、李)3,★北外博点前身外交学院日语专业(1956)60年代并入北外81年建系,86年8月建硕士点,93年上博点,94年招生。

语文社译4个方向。

正4,副11(汪,于,赵,陶)4,★北二外申博64年建系。

硕4-文语译、文社。

教40(正7、付14,导14(丘、李、秦,張,潘)。

特色(学、教)5, 北京经贸大学语言、文学、经贸方向。

李、姚、郭、马(《日语学习与研究》6,南开大学申博70年代初建专业,80年代后期建硕士点语言文学方向王全国作文比赛7,天津外院申博74年建系,86年建点(第一个日,重点)语言、中日语言比较、文学、教育4个方向修刚2002 年东亚国际研讨会此外,北京语言大学,北师大,外交学院,人大,清华,首都师大等东北地区1,吉林大学申博★63年建专业招生79年首批硕点(3)93年建系博导2、硕导6(徐、于、王、崔)语、文、化方向2,★东北师大博点70年代建专业,语言、文学方向刘、徐3,,★大连外院申博1964年建校(900)全国最大日语人才培训基地。

1986年建硕士点(重点),每年招20名左右语、文、化、译方向陈,蔡,俞,刘。

(《日语知识》)此外,黑龙江大学辽宁大学,辽宁师大,大连大学等华东16所1,,南京大学74年建系,86年建点(第一个,重点)语言,文学方向陈德文,叶林,王奕2,★上外博点上海21所大学有日语本科50年代初建专业,79(3)年建硕士点语文、国经贸方向21个(90年代初招不起来,96、7好转,北方增)2000年设博点语言文学方向去4,今6 谭、周、皮、高级翻译学院,独立的翻译学位点2005年招硕、博,国内第一个独立翻译学学位点(2级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