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底内容:
1. 施工准备
⑴•熟悉设计图纸。
⑵•人员配备
应有专业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及普通工人,并且搭配合理。
⑶.原材准备
对进场的原材料,送实验室验收,验收符合设计规定后,方可使用。
⑷.坡面整修
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对边坡进行复测,并修整坡面,使坡面大体平整。
对相邻级边坡间的平台要做整平夯实处理,同时要保证一定的单向纵坡,以保证平台水沟的稳定性及排水顺畅性。
⑸•预制块准备
预制块生产在预制场内集中进行,预制完成后12小时后方可脱模,集中堆放养生。
使用时用小型
施工车辆运至现场。
搬运时轻拿轻放,以防止砼预制块出现啃边,掉脚现象。
2. 人字型骨架护坡施工
2.1 施工工艺
人字形骨架护坡施工工艺
2.2测量放线
根据设计图纸,由测量人员放出骨架节点及踏步的施工桩位,与设计有出入的地方要合理布置,并由施工人员用白灰洒出开挖线,确保坡脚的顺畅性及整体线型的圆顺性,经测量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3基槽开挖
根据放样后位置,采用小型机具配合人工开挖基槽。
对不稳定的挖方槽底及坡面要做换填夯实处理。
同一级边坡挖槽顺序是:由上至下,一步到位,槽底密实平顺,禁止超挖。
2.4 浆砌施工
241片石修面
片石的材质、规格必须经检验合格后使用,骨架表面颜色要一致,片石应人工打磨成块状,表面平整,如下图:
2. 4.2片石砌筑
片石砌筑用挤浆法施工,砂浆要饱满,石块间缝隙用小石块填充,砂浆要捣固密实,砌体无空洞,各石块间犬牙交错,互相压缝衔接成一个整体,无通缝,无瞎缝。
每砌一块片石,均先铺坐浆,再将石块按上,下左右轻轻揉动,再用锤子轻击石块,将灰缝砂浆挤压密实。
对已砌好片石侧面继续安砌时,在相邻侧面先抹砂浆,再砌片石,并向下面及抹浆的侧面用手挤压,用锤子轻击,使下面和侧面的砂浆挤实。
浆砌片石按基槽尺寸砌筑,片石表面应于坡面齐平。
报检现场监理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2. 5预制块安装
对已加工好的C15预制块,通过小型施工车辆运至现场,砼预制块出现啃边,掉脚现象时,不允许使用。
预制块应嵌入地表30cm,高出地面10cm,顶面应带线安装,预制块之间用砂浆砌筑,完成后,
对预制块周边的地基进行夯实处理。
2. 6养生维护
浆砌砌体在砂浆初凝后覆盖洒水养生7〜14天。
养生期间避免碰撞、振动或承重。
3、相关技术要求
3.1人字形骨架每20~25m长为一段,中间设置伸缩缝(缝宽2cm,内填沥青防水材料。
)
3.2检查踏步每200米设置一道,但根据边坡高度及挖方路段长度,每一挖方路段设置不少于一道。
检查踏步每隔2m高设置一道50cm宽的防滑耳墙。
3.3片石骨架上端应设置8*30*49.5cm的c15预制块拦水埂。
3.4护脚墙采用每间隔10m 一段跳槽开挖,分段施工。
3.5片石砌体勾缝采用凹缝,勾缝砂浆强度采用M10水泥砂浆。
砌体勾缝嵌入砌缝内20mm深。
缝槽深度不足时,凿够深度后再勾缝,光用砂浆将灰缝补满刮平, 再用小灰抿压实即可。
为了避免灰缝产生飞边而出现开裂现象,灰缝面不得超过砌石面。
勾缝砂浆采用经筛分的细砂拌制,表面采用小型灰刀压光。
4、质量检验标准
3、安全技术措施
1•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现场安全管理规定。
工作时间不得饮酒、抽烟、打闹、嘻笑,要集中精力工作。
2•作业场地两端外侧应设有防护栏杆和警告标志。
3. 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安全防护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禁止穿拖鞋或光脚。
在
没有防护设施的高空、悬崖和陡坡施工,必须系安全带。
挖掘土方,两个操作间距保持2~3m,并由上
而下逐层开挖。
开挖沟槽时,根据土质和挖掘深度放坡,必要时设置固壁支撑。
挖出的泥土应堆放在平台处,高度
不得超过1.5m,应及时清除。
4. 片石护坡应重下往上修筑,片石运输至高边坡上后应做好围避措施,防止片石滑落伤击下方作业
人员。
5. 运输施工人员的车辆必须认真遵守交通安全规定,严禁违章驾驶、超载、超限、超速等。
6. 持证上岗制:特殊工种必须持有上岗操作证(有效期内),严禁无证上岗。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经过
三级安全教育
7. 各工种人员应配带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施工;患有心脏病、癫痫病、高血压、贫血等疾病者,严禁从事施工作业。
4、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 施工废水、生活污水按有关要求进行处理,不得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
施工机械的废油废水采取隔油池等有效措施加以处理,不得超标排放。
2. 施工营地和施工现场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
3. 报废材料或施工中返工的挖除材料立即运出现场并进行掩埋等处理。
对于施工中废弃的零碎配件
边角料、水泥袋、包装箱等及时收集清理并搞好现场卫生以保护自然环境与景观不受破坏。
4. 保持施工场地的整洁,每天下班后,施工人员应及时对施工场地进行整理,保到材料分类成堆,机械设备停放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