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皇帝年代表(秦-清)
在位6年,为桓温所废 太宗 烈宗 成宗
——420年六月,司马德文禅位与刘裕,东 晋自此灭亡
朝代
皇帝
生卒年
在位时间
年号
9 南北朝
9.1 南朝
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363年4月16日—422年 6月26日
420年—422年
406年-424年
423年―424年
文帝 刘义隆
407年-453年3月16日
424-453
武陵王 萧纪
508年—553年8月5日
西元552年于成都即帝 位
9.1.3 梁 502年 -557年
元帝 萧绎 闵帝 萧渊明 敬帝 萧方智
萧庄
508―554
552年―554年
?―556年6月2日 543年―558年 548年-577年
555-556
公元555年即位,公元 557年,梁敬帝禅位于 陈霸先,南朝梁灭亡。
朝代
皇帝
生卒年
中国皇帝年代表
在位时间
年号
谥号
备注
秦朝(前221-前 207)
嬴政 胡亥 子婴
汉高帝 刘邦
汉惠帝 刘盈
汉少帝 刘恭
汉少帝 刘弘
汉文帝 刘恒
汉景帝 刘启
公元前259年—公元前 210年
前221年-前210年
秦始皇(秦朝无庙号、年 号)
前230年-前207年
前209年-前207年
秦二世
?―前206年
522-566
559年8月17日—566年 5月31日
永定 天嘉、天康
谥号
孝元皇帝 闵皇帝 敬皇帝 思皇帝 宣皇帝 孝明帝 孝靖帝
备注
昭明太子萧统之孙 为梁武帝萧衍第八子 世祖,梁武帝萧衍第七子
梁武帝萧衍之侄 梁元帝萧绎第九子
烈宗 中宗,梁武帝之孙、昭明太子萧统之第三子
世宗 惠宗
武皇帝 文帝
庙号 高祖
庙号世祖 德宗,名言:何不食肉糜在八王之乱中,惠 帝的叔祖赵王司马伦篡夺了惠帝的帝位,并 以惠帝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齐王司马
仁祖 哀宗
朝代
皇帝
生卒年
在位时间
年号
元帝 司马睿
276-323年
明帝 司马绍
298年—325年
成帝 司马衍
321~342年
康帝 司马岳
322~344年
穆帝 司马聃
343年-公元361年
建武、大兴、永昌 永昌、太宁
太宁、咸和、咸康 建元
永和、升平 隆和、兴宁
太和 咸安 宁康、太元 隆安、元兴、义熙 元熙
谥号
元帝 明帝 成帝 康帝 穆帝 哀帝 海西公 简文帝 孝武帝 安帝 恭帝
备注
以下为庙号 中宗 肃宗 显宗
——明帝子,成帝弟 孝宗
宁宗,晋成帝之子,晋穆帝之堂兄弟 ——晋成帝之子,晋哀帝司马丕同母之弟,
公元232年-公元274年
226-239年 239—254年
高贵乡公 曹髦
241年11月15日-260 年6月2日
公元254-260年在位
太和、青龙、景初 正始、嘉平 正元、甘露
魏元帝 曹奂
246-302年
260年-265年在位
景元、咸熙
7.2 蜀汉221263
汉昭烈帝 刘备 汉后主 刘禅
161年-223年 207年-271年
?―452年
409-423
永兴、神瑞、泰常
423-452年
始光、神麚、延和、太延、 太平真君、正平
452年二月―452年十月
承平
文成帝拓跋浚
440年-465年
452-465
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献文帝 拓跋弘
9.2.1 北魏 386 ~557
孝文帝 元宏
454年-476年
465年-471
467年10月13日-499 471年9月20日—499年
8.2 东晋 317420
哀帝 司马丕
341年—365年
海西公 司马奕 (废帝)
342—386年
简文帝 司马昱
320年―372年9月12日
孝武帝 司马曜
361—396
安帝 司马德宗
382年--419年1月
恭帝 司马德文
386年-421年
317—323 323—325 325—342 342—344 344—361 361—365 365—371 371—372 372—396 396—419 419—420
年4月26日
4月26日
天安、皇兴 延兴、承明、太和
道武皇帝 明元皇帝 太武皇帝
文成皇帝 献文皇帝 孝文皇帝
庙号:太祖
太宗
世祖
高宗,北魏太武帝(即世祖拓跋焘)的孙 子,拓跋晃长子
显祖。皇兴五年(471年)传位於太子拓跋 宏,自为太上皇,专心信佛
高祖。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迁都洛阳,加强对北方的统治 实行三长制和均田制,推动发展
本初
建和、和平、元嘉、永兴、 永寿、延熹、永康
建宁、熹平、光和、中平
谥号
孝光武皇帝 孝明皇帝 孝章皇帝 孝和皇帝 殇皇帝 孝安皇帝
孝顺皇帝 冲皇帝 质皇帝 孝桓皇帝 孝灵皇帝
备注
世祖 显宗 肃宗 穆宗
恭宗
敬宗
威宗
朝代
皇帝
生卒年
在位时间
年号
汉后少帝 刘辩
176-189(4)-189(9)190
189 — 189
479-482
武帝 萧赜
440年—493年
482年―493年
9.1.2 齐 479502
郁林王 萧昭业 海陵王 萧昭文
明帝 萧鸾 东昏侯 萧宝卷
473年—494年9月5日
493-494
480年―494年 452年-498年 483年―501年
494年—494年
494年12月22日—498 年9月1日
498年―501年在位
和帝 萧宝融
488年—502年5月2日
501年—502年
建元 永明 隆昌 延兴 建武、永泰 永元 中兴
高皇帝
庙号太祖
武皇帝
世祖
鬱(yù)林王
文惠太子萧长懋长子
海陵恭王
文惠太子萧长懋的次子
明皇帝
高宗,萧道生之子,由萧道成抚养
被杀后追贬为东昏侯,谥号炀
齐明帝萧鸾第二子
和皇帝
齐明帝萧鸾第八子
后主 长沙桓王 大皇帝
备注
庙号太祖 庙号高祖 庙号烈祖 公元254年,曹芳被司马师废去帝号,贬为齐 王,另立曹髦为帝 公元265年,曹奂禅位于晋王司马炎,此后被 废为陈留王。
庙号:太祖
朝代
7.3 吴 229-280
皇帝
吴废帝 孙亮 吴景帝 孙休 吴末帝 孙皓
8.1 西晋 266316
宣帝 司马懿 景帝 司马师 文帝 司马昭 武帝 司马炎 惠帝 司马衷 怀帝 司马炽 愍帝 司马邺
更始帝 刘玄
?-23-25
23-25
更始
谥号
孝武皇帝 孝昭皇帝
— 孝宣皇帝 孝元皇帝 孝成皇帝 孝哀皇帝 孝平皇帝
孺子
备注
庙号世宗,以皇太子嗣位。“建元”为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帝王年号
中宗
庙号新始祖 庙号汉延宗
朝代
东汉
皇帝
汉光武帝 刘秀 汉明帝 刘庄 汉章帝 刘炟 汉和帝 刘肇 汉殇帝 刘隆 汉安帝 刘祜 汉少帝 刘懿 汉顺帝 刘保 汉冲帝 刘炳 汉质帝 刘缵 汉桓帝 刘志 汉灵帝 刘宏
武帝 萧衍 临贺王 萧正德 简文帝 萧纲
464年-549年 548 - 549年8月8日
503―551
502—549年
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 、大同、中大同、太清
549-552
大宝
武皇帝 简文皇帝
庙号;高祖 梁武帝萧衍之侄 梁武帝第三子
朝代
皇帝
生卒年
在位时间
豫章王 萧栋
?—552年
552-552
生卒年
前6-25~57 28-57~75 58-75~88 79—88~105 105-106(1)~106(8) 94-106~125 ?-125(3)~125(10) 115-125~144 143—144~145 138-145~146 132—146~167 156-168-189
在位时间
年号
生卒年
前157-前141-前87 前95年-前87年-前74年
在位时间
前141-前87 前87年-前74年
年号
建元、元光、元朔、元狩、 元鼎、元封、太初、天汉、
太始、征和、后元
始元、元凤、元平
前92-前74年7月-前74 年8月
前74年7月-前74年8月
前91-前74-前48
前74-前48
本始、地节、元康、神爵、 五凤、甘露、黄龙
266-290
泰始、咸宁、太康、太熙
290年5月16日-307年 1月8日
永熙、永平、元康、永康、 永宁、太安、永安、建武、
永安、永兴、光熙
307-311
永嘉
300-318
311-316
建兴
谥号
景皇帝
武帝 惠帝 怀帝 愍帝
备注
258年被权臣孙綝废为会稽王 孙权第六子庙号: 太宗
280年,吴国被西晋所灭,孙皓投降西晋,被 封为归命侯。
557-560
宣帝 萧詧 (以下三帝为 西梁)
519---562
555--562
明帝 萧岿
542年-585年
562年二月—585年五月
后主 萧琮
558―607
585-587
年号
天正 天正 承圣、天正 天成 绍泰、太平 天启 大定 天保 天保、广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