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PPT课件

幼儿园科学教育的方法PPT课件

(1)在比较观察中发现自然物和科技产品的相似处 与不同处。
(2)要求幼儿学会以两样物体的相应部分和整体性进行 比较观察。
(3)要求幼儿以一种认识过的物体与新的观察对象进行 比较观察。
(4)对两种新的自然物或科技产品进行比较观察。
CHENLI
4
3.长期系统观察
长期系统观察是指幼儿对某一自然物或自然现象进行 较长时间的观察,它的特点是观察的时间长,对幼儿 观察的持久性要求高。一般在引导幼儿观察、探索事 物的生长、变化过程时运用。它有益于培养幼儿观察 的持久性、兴趣性以及培养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感情。 在长期观察过程中,幼儿发现并获得物体变化的第一 手资料,从而了解事物生长变化的过程。
CHENLI
7
7.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交流观察的发现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幼儿的发现,注意其独到之处,可 以请其操作,将初步经验介绍给大家,鼓励幼儿将观察的结果生 动形象地描述出来,应教会幼儿用准确的语言来表达,如“啄木 鸟的嘴是长长的、尖尖的、硬硬的,能伸进树洞捉虫。”
8.指导幼儿学习用各种方法记录观察结果
第五章 幼儿科学教育 的方法和手段
教学要求:理解科学教育方法的 概念、类型,并学习运用这些方 法的技巧。特别是对其中的观察、 小实验、种植与饲养、信息交流、 科学小制作等方法进行比较深入 的理解与运用
CHENLI
1
一、观察法
(一)什么是观察法
观察法就是提供大量直接经验让幼儿观察探索, 让幼儿通过五官的感受来发现、探索客观世界 的事物和现象,使之获得具体印象,并在此基 础上形成概念。
以上三种观察都有密切联系,在幼儿探索周围物质 世界过程中,往往是联系使用,不可机械分割。
CHENLI
5
(三)教师在组织幼儿观察活动 时的指导要点
1.利用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 观察活动开始,一般是让幼儿先看看观察对象的全貌,对它有一个完
整印象,而后根据活动目标,逐步提出具体、明确、简洁而有启发性的 突出观察对象的显著特征的问题。 2.引导幼儿综合利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特征 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睛看,应尽量启发幼儿的各个感官都参与观察活动。 只有让幼儿在看看、听听、闻闻、尝尝、摸摸中,尝试多方面的感受, 才能对观察对象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 3.教会幼儿全面有序地观察 一般幼儿的观察往往是笼统的、无序的,是模糊、不深刻的。如只看 到韭菜有细细长长的叶子,不仔细探索它的气味和叶的形状,就会把细 长绿叶的菜都当成韭菜,而混淆了韭菜与葱、蒜的区别。为此,教师在 指导幼儿观察时,要注意引导幼儿既观察客观事物的整体,又观察其主 要的细节,根据事物的具体特征,有的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有的从 局部到整体,处理好观察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克服片面性,以保证观察 的全面性。
所设计的问题应能创造一种触发幼儿全力投入观察的环境中去,真 正起到启发的作用,而且所提问题要与幼儿的感知、思考、回忆已 有经验相联系,并与表达、交流形成观察的全过程。所提问题中不 应有单靠幼儿回答“是”与“不是”来解决的,也不应有包含着答 案而无需思考的,而应能引发幼儿积极观察和思考,从探索中求得 答案。
观察记录就是由幼儿以形象化的绘画、图表,表达所观察到的 自然物、科学现象以及实验调查的结果,它是幼儿观察活动中的 一个方面,也是一种表达的方式。通过观察记录,让幼儿对观察 的周围世界的印象进行回忆,使得这些印象更加清晰,达到复习 巩固的目的,还能引起幼儿再观察的兴趣和主动性、积极性,发 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1)观察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
(2)观察个别物体的外部结构和功能及两者关系。
(3)观察个别物体相对的静止状态和运动状态。
(4)观察个别物体的存在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CHENLI
3
2.比较观察 比较观察指幼儿对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自然物或自然
现象、科技产品进行观察和比较,使幼儿在观察中更 正确的认识自然物,并进行分析和比较,为概括分类 奠定基础。通过观察,要求幼儿:
CHENLI
6
4.引导幼儿在观察中比较不同事物的特征
在观察事物特征时,要教幼儿善于进行比较观察。如幼儿往往把 飞蛾误认为是小蝴蝶。教师应引导幼儿发现他们的触角、腹部的结 构特征以及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区别。总之,在个别观察的基础上进 行对比观察,可以使得它们的个别特征更为突出。
5.将观察和幼儿对观察对象的操作活动相结合
CHENLI
2
(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观察法的类型
在幼儿科学中,观察一般可分为个别物体和现象的 观察、比较观察、长期系统观察三种类型。
1.个别物体和现象的观察:
个别物体和现象观察是指幼儿对特定的某一自然物、 自然现象或科技产品进行观察,而有目的地运用多种 感官与周围某一事物或现象直接接触,了解它的外形、 特征、属性和习性。一般通过这种观察,要求幼儿获 得有关个别物体和现象的以下信息:
幼儿的观察记录将反映出幼儿的观察水平以及对观察对象认识 的正确与错误,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观察状况,以及自身的教育 效果。
CHENLI
8
总之,组织幼儿进行观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探索的 基本方法,是推动幼儿了解事物的重要方法,对幼儿 来说,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智力技能。教师指导并教会 幼儿从观察简单的个别物体到观察复杂现象,都可以 运用丰富的自然物、自然现象以及科技产品等作为题 材;任何观察活动或以一种感官为主,或由多种感官 协同参与,都要以丰富感官经验为基础;选择活动材 料,要以能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和可接受性为前提; 观察方法的运用必须与科学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 内容及科学素质的培养紧密联系,并与其它各种方法 的运用相互渗透、相互支持,不可孤立进行。
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使观察活动尽可能地让幼儿有自己动手和 操作的机会,在操作活动中,通过各种感官协同活动去感知事物, 而感知是由客观物质的刺激力所直接引起的,所以操作中的感知是 一种直接的认识,能真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
6.在观察的同时可运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思考
对幼儿来说,他们的观察往往是由对周围环境的好奇或偶然的兴 趣而引起,带有极大的无意性。如何使幼儿无意的自发的感知转化 为有目的的观察,有赖于教师在活动中适时的、积极的提问的参与, 用提问引发观察的教育手段可贯穿于观察活动的全过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