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素质》第一章职业理念部分元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从教育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 )。
A.内心的表现B.直观的表现C.创造性的表现D.创造性自我表现
D【解析】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儿童绘画的真谛是创造性自我表现,创造性自我表现的主轴是积极主动表达欲望和求新求异的能动表现的动态结合,这需要教师不断地对幼儿进行引导性启发。
2.能对幼儿实施高素质的教育,促进幼儿活泼、主动地发展,关键在于()。
A.幼儿园的条件B.教师的素质C.园长的领导D.良好的课程资源
B【解析】教师素质的提高是对幼儿实施高素质教育的关键。
3.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是()。
A.教材顺序B.教学计划的安排C.幼儿园的要求D.幼儿的兴趣与水平
D【解析】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依据是幼儿的兴趣和水平。
4.幼儿园课程以()为基础。
A.教师讲授B.幼儿自学C.幼儿的间接经验D.幼儿的直接经验
.D【解析】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他们主要是通过感官来认识环境中的事物,即用眼睛看到物体外形、耳朵听到声音、舌头尝到味道、鼻子嗅到气味、皮肤感到温度和质地等,而且他们的思维方式也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只有通过感官确切地接触到事物,并操作它们,才会比较容易地真正达到理解。
所以,幼儿园课程以幼儿的直接经验为主。
5.()是我国一贯的教育方针。
A.重点发展B.全面发展C.局部发展D.智力发展
B【解析】我国一贯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6.幼儿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 )。
A.经济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制度C.社会文化水平D.环境因素
A【解析】经济发展状况制约教育的发展。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 )颁布的。
A. 19 96年7月
B.1996年9月C.2001年7月D.2001年9月
C【解析】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8.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儿童的( )。
A.主动性B.活动C.兴趣D.创造力
D【解析】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启发、解放幼儿的创造力。
9.幼儿园教育应以( )为基本的活动方式。
A.学习B.上课C.玩耍D.游戏
D【解析】幼儿园的主要活动是游戏。
10.在其他教育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情况下,在教育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教育者的主导性B.受教育者的主动性C.教育的目的D.教育的方法
C【解析】教育目的直接影响教育的全过程,在其他基本要素都具备的条件下,教育目的起决定作用。
11.所谓( ),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完整地、系统地教授儿童。
A.吸收的心智B.“整个教学法”C.全面教育D.教、学、做合一
B【解析】题干为陈鹤琴先生给“整个教学法”的定义。
“整个教学法”是陈鹤琴先生提倡的,他反对分科教学,主张综合的单元教学。
12.人本位儿童观认为( )。
A.儿童是家族繁衍的工具B.儿童是父母的私有财产
C.儿童是国家的财富 D.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
D【解析】儿童享有生存权、发展权、教育权是现代儿童观,即人本位儿童观的基本观点。
13.构成教育活动必不可少的基本要素是( )。
A.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B.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资
C.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物质D.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手段
A【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14.《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集中反映在总则里,贯穿在整个《纲要》的各部分,它不包括( )。
A.终身教育的理念B.“以知识为本”的幼儿教育
C.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D.“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
B【解析】《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基本指导思想包括终身教育的理念、“以人为本”的幼儿教育、面向世界的科学的幼儿教育。
15.家庭教育的优势不包括( )。
A.强烈的感染性B.天然的连续性C.超强的权威性D:鲜明的针对性
C【解析】略。
16.社会要求与( )是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主要依据。
A.幼儿身心发展特征和规律B.教育机构C.政府D.父母
A【解析】教育目标的制定需要依据个体的发展规律和社会需求。
17.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格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说明的学前教育观念需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 )。
A.尊重儿童B.重视儿童积极情感体现C.重视儿童学习的自律性D.重视儿童的主动操作D【解析】儿童是学习的主人,要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18.幼儿园教育是( )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A.基础教育B.学校教育C.垄断教育D.社会教育
B【解析】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19.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的,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 )等方
面的发展。
A.知识、技能、能力、情感、健康B.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
C.能力、语言、态度、知识、技能D.情感、态度、知识、技能、价值观
B【解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内容包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
二、材料分析题
1、在幼儿园中,教师要学会与幼儿沟通。
比如,要熟记每个幼儿名字,这样幼儿会感到非常亲切,对教师的话作出积极反应;说话的语速和语调要恰当,最好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与幼儿交谈时,语言要简单明确,容易被幼儿接受;说话的态度要友善,比如:“我很喜欢听到你的描述,相信每位小朋友都会喜欢。
”“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在交流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与幼儿的目光接触,要耐心倾听幼儿的谈话,作出积极反馈。
现实生活中,有的老师能灵活运用其交流技能,有的老师则因为与幼儿缺乏有效沟通而苦恼。
请你从幼儿教师需要具备的能力出发,谈谈教师如何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实现与幼儿的有效沟通,需要具备相应的知识与能力,包括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知识,以及观察力、沟通力、组织小组活动、指导游戏、指导幼儿行为、评价教育活动的能力等。
其中,沟通能力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尤为重要。
教师与幼儿的沟通主要有两个方面,非言语沟通与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包括教师通过微笑、点头、抚摸、蹲下与幼儿交流等。
教师与幼儿的身体接触有利于安定幼儿的情绪,让幼儿消除紧张、感到温暖、安全。
教师可以参与到幼儿的活动中,对幼儿的情感和感受可以获得真实的体验。
(2)言语沟通是指教师和幼儿直接交谈。
个别或小组中的交谈是幼儿分享情感、心灵交汇的重要途径。
它需要教师在抓住机会、选择话题、引发和延续谈话、激发和幼儿谈话的兴趣和积极性等环节上,具有灵活机智的策略、丰富的经验技巧。
教师与幼儿之间平等地、民主地交流,并且是面向全体幼儿,这样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
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实现有效的沟通,除教师要与幼儿平等交流以外,还需要掌握一些技能:
①引发交谈的技能。
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创造气氛,发现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将幼儿自然吸引过来。
比如:“你能把你的想法告诉老师吗?”
②倾听的技能。
用恰当的言语或非言语方式热情地接纳和鼓励幼儿谈话、提问,让幼儿产生受到尊重的喜悦感和自信心。
利用目光接触是比较好的积极反馈方式。
③扩展谈话和结束交谈的技能。
教师要学会用幼儿理解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谈话持续下去。
同时,也要在适当时候结束谈话,让幼儿表现出满足感。
比如:“老师还有点事情要去做,咱们下一次再好好谈谈好吗?”
④面向全体,注意个体差异。
针对不同语言能力的幼儿采取不同的内容、方式进行沟通,多鼓励、多倾听,有效刺激幼儿交谈。
比如:“你这一次比上一次说得更清楚了。
”
2、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一个人要在竞争激烈的21世纪生活下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蜘蛛网般的人际关系;二是要有健康向上的性格。
这充分说明了一个人的性格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那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你将如何培养儿童获得良好性格?
.【答案要点】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为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要注意以下几点:(1)提供适当参照群体;(2)注意儿童中非正式群体的影响;(3)创设良好的群体气氛;(4)根据儿童性格特点进行教育;(5)一定要重视家庭的因素和发挥家长的作用。
3、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因此,我国现阶段必须不断推进教育创新,教育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和人才基础。
请你就创新教育对于学前教育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谈谈你的理解。
(1)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培养目标,即应该把培养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学生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
(2)教师注意组织启发式教学,即致力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究,并以创新精神去理解和运用知识。
(3)确立学生与老师共同作为教学主体的意识,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课堂上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之中发现和理解知识。
(4)改革教育评价制度,坚持能力立意为导向和多向性及过程性的新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