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报告

市区城市管理工作总结报告一、各级重视,基础稳固区级层面高度关注,组织保障到位20xx年,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区四套班子前所未有的关注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

区委常委会、区府常务会议先后7次听取专题工作汇报。

区人大常委会、区政协常委会先后听取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运行情况和“三改一拆”相关专题汇报。

尤其是分管领导张国平副区长,靠前指挥,建立并切实履行周议事制度,每周至少听取一次城管部门工作报告,及时解决各类涉及城事重大问题,并就大城管、环卫、排水等长效机制专题调研,为我区城管事业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领导基础。

有了各级重视,组织更有保障。

尤其是实现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按照《关于明确XX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北仑大队人员编制有关事项的函》文件规定,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共配置10个中队,中层职数10正、16副,中层干部配备率达到100%。

同时,改革后,各街道分管政法的书记兼任执法中队的中队长,直接指挥各执法中队的日常工作;为加强执法保障,由街道派出所的副所长兼任执法中队的副中队长;目前,现有执法在编人员151人,除14人在局本级混岗使用外,其余137人均配置在各基层中队,基层执法人员配备率达%;区智慧城管中心配备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下设综合科、业务运行科、热线受理科3个科室,各配备科长1名,核定在编人员9名,实际在编7名。

核定编外人员14名,实际到位14名;热力行业管理日常事务由区发改部门负责,设立燃源科,配有科长1名,科员6名。

维养经费屡创新高,投入保障到位为确保城市维护经费落实,满足正常的市政公用设施维护、综合执法需求,根据区财政部门的要求,年初编制并上报城管系统年度部门预算,确保管理资金到位。

20年区拨城市维护费万元,2013年区拨城市维护费万元,同比增长11%。

基础配置充实完好,装备保障到位1、执法装备超额配置。

借全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有利契机,各街道乡镇总计投入执法装备资金1416万,执法车辆增加96%,办公室面积增加%。

根据市局《关于城管行政执法专用装备配置标准的通知》要求,对10个中队的执法装备配备齐全,各中队执法车辆保证每人一座,机动中队、新碶中队摄像机、照相机、执法取证仪按照三星级文明中队标准配置;其它中队按照星级文明中队标准配置,配置率达到100%。

全区现有执法车辆1辆、取证仪165台、对讲机86台、电脑、笔记本等办公设备321台。

2、智慧城管硬件齐全。

智慧城管装备核定配备总计82台,实际配备158台,配备率达%。

其中城管通核定配备23台,实际配备36台;执法通核定配备28台,实际配备37台;处置通核定配备22台,实际配备46台;单兵核定配备6台,实际配备19台;车载视频核定配备3台,实际配备20台。

另外,我区还自建视频45路,其中高清视频10路。

接入公安视频349路。

设备管理均通过服务外包的形式,由东海蓝帆公司负责日常的维护。

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充分利用终端设备,设备在线率达95%以上。

中心建立了相应的设备管理、维护制度,由专人负责管理。

3、城市设施承载力强。

一是强化环卫车辆管理。

建立街道、乡镇月考核通报制度,每月组织力量对街道乡镇环卫车辆进行考核监督,对63辆渣土运输车辆安装gps系统进行定点定位管理,全区现有各类环卫车辆188辆;二是强化装潢垃圾中转站管理。

拥有珠江路装潢垃圾中转站6000平方米,新安装监控设备一套,规范各类管理制度,建立装潢垃圾管理日志,与城区21家物业公司签订协议书,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规范垃圾分类堆放,实行废物利用,中转站处置装潢垃圾万吨,回填建筑垃圾万吨。

三是强化城市公共消火栓管理。

城区现有消火栓1044座,实行统一编号、执法联动管理,对局部易发生碰撞的消火栓安装防撞设施,每天安排专人专车巡查,及时发现各类问题,每季度进行一次放水检查,出水率、完好率均达100%。

四是强化城市照明设施管理。

现有道路照明灯万余盏,组织力量分二班全天候进行巡查维修,道路照明完好率高于95%,景观照明设施完好率达90%以上,亮灯率达98%,照明质量达标率85%。

同时,在松花江路以西明州路以北区域实施led节能灯改造,在嵩山路、闵江路等地段试推行能源合同管理模式。

五是强化排水设施管理。

全区现有城镇污水管网471公里,污水泵站10座,2013年新启动污水管网改造及沿河截污工程49个。

积极投入城区防汛保障,现有移动式强排泵车1辆,各类水泵30余台,在2013年抗击台风“菲特”过程中,不仅圆满完成了城区防汛任务,更有力支援了余姚、鄞州、江东等周边地区。

二、攻坚克难,亮点纷呈顺利实施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集中力量办大事”,在创新社会管理的大背景下,率先在全省开展以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一是力促改革平稳过渡。

随着事权、财权的下放,执法重心成功下移至街道。

531项执法权划转顺利,相继完成了285名协管员的招录、45名执法人员的选派选调、47个中层职位公开竞聘、非领导职务聘任、中队重组等一系列工作,为我区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平稳运行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是狠抓队伍规范化管理。

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和队伍督查考核并行的双轨考核制度;开展了军事化封闭集训;进行中队运行和干部履职半年度评估。

按照市级标准,实现中队办公楼外立面统一、内部办公环境统一、执法装备配置统一、协管员制服统一、队伍管理规章统一,“五个统一”使城管形象焕然一新。

三是大力开展专项整治。

充分发挥综合行政执法体制优势,相继开展无照摊贩、渣土、超限超载、街面保序等各类整治共计193次;参与x-cat摩托艇大赛、抗击台风“菲特”、社会维稳、清明保序、女排保障等各类重大活动保障82次。

针对新划转执法事项,根据阶段性工作重点和行业管理规律,第一季度部署“清剿森林火患暨推进文明殡葬专项行动”整治、影响房屋使用安全行为专项整治;第二季度部署农林领域非法电鱼专项整治、矿产资源专项整治、涉及河道安全整治;第三季度部署餐饮娱乐行业整治、食品药品整治,使专项整治常态化;第四季度部署流动摊贩集中整治。

区城管执法局共受理热线6204起,同比增长%,查办各类案件9576起,同比增长%。

一般程序案件1135起,同比增长%,其中新转划案件195起;简易程序案件8441起,同比增长%;累计收缴罚款614万元,同比增长%。

立案率、督办案件办结回复率、稽查案件办结率、按时查处率均达到考核要求,行政处罚正确率100%。

强势推进“三改一拆”专项行动累计实施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改造3万平方米;拆除违法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两项指标均暂列前市第二。

我区“依托多项机制,拆出群众满意度,努力实现直观形象与社会稳定双赢局面”的做法得到了刘奇书记的肯定。

1.坚持服务生态北仑、美丽北仑的正确目标导向力争“三改一拆”工作“走在全市全省前列”,借机、借势、借力拆出声势、拆出形象、拆出人民群众广泛认可。

在这一正确理念的指导下,广大“三改一拆”工作者不以事难而不为,先后破解了新碶“东方花园”最牛违法建筑、柴桥“二通道”集装箱堆场、春晓凤山社多年污水四溢的养殖场、萧甬铁路特大违法建筑等一系列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不以事小而不为,主动加压,突破市要求的五类重点拆违框架,把影响广大群众身心健康利益的村庄黑烟囱、小锅炉一并纳入首期拆违重点,建立了“执法人员巡查、村委会摸排、群众举报”三级排查机制,全区199个行政村同步开展拆违,拆除黑烟囱、小锅炉房违建400余宗,使“三改一拆”迅速在全区打开了局面,最大限度赢得了群众认可。

2.坚持采取各个击破、分步实施的有效方法策略坚持按照我区的中心工作任务和区域实际情况分重点、有步骤地向前推进。

在市“三种五类”重点整治对象的基础上,明确了我区“三种八类”重点拆违目标。

各街道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各自的拆违重点。

先后组织开展了河道两侧违法建筑整治、汽修轮胎店、木材加工厂专项整治、74条主干道专项整治、同三高速、穿好高速、疏港高速专项整治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拆违专项行动。

3.坚持营造正面引导、反向激励的良好舆论攻势充分借助笔头、镜头的力量,加大社会舆论的宣传与引导力度,确保新闻镜头始终围绕拆违重点工作转。

在区委宣传部的全力协调配合下,区电视台、广电中心等媒体单位通过不间断的滚动宣传报道,形成了良好的正面社会舆论氛围。

截至目前,共计刊发新闻稿件249篇,其中国家级7篇,省级篇,市级42篇,区级202篇。

同时,通过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对大碶芦山村屠家成片违建进行了连续曝光;对新碶备碶村岩河岸边违建进行了报道。

这些新闻在社会层面对街道的拆违工作产生了积极的反向激励和社会监督作用。

4.坚持探索提前介入、无缝监管的长效管理模式一是政策健全占“先机”。

先后出台了“零违建”报告、财政补助政策等六项保障机制,推出了《XX区违建房产限制机制有关指导意见》、《XX区违法建筑拆除后土地综合利用有关指导意见》等四项指导性意见。

为全区专项行动统一快速推进提供了实施具体依据,奠定了成功基础。

二是联合监督管“全程”。

率先成立了由区人大、区政协、区纪委、区两办督查室为主要成员单位的区督查委员会,联合区纪委、区委组织部、区“三改一拆”办组成联合督查组,采取实地暗查、交叉明查的方式严控新增违建,定期督查专项行动落实情况;联合信访局印发了《“三改一拆”信访投诉处理流程》,落实专人负责制。

截止目前,全区共有效受理群众来电、来信、来访及上级督查件513件,回复率达100%,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是综合利用财政有“支撑”。

出台财政补助政策,第一期到位资金1500万。

坚持拆、建、改有机结合,拆除一起,备案一起,利用一起。

采取了复绿、复耕、停车场、园林绿化、生活小品、休闲设施等多种利用方式。

共完成拆后复绿万平方米;复耕万平方米;土地平整万平方米;建成停车场、公园等公共设施万平方米;在建和计划建造休闲文化广场、灯光球场等群众活动场所近万平方米。

四是提前介入堵“源头”。

针对农村集体建房未批先建、批后扩违、违规乱建等“老大难”问题,在全区推广城管、土管、城建等部门统一到场参与监管与执法模式,对每一户农村集体建房从下桩、打地基到监管、审核,三方都统一到现场实行现场办公,有问题当场提出、当场执法、当场解决,绝不给违规建房者任何可乘之机,保证农村集体建房不违规、不超面积,实现了监管与执法的无缝对接,从源头控制违法建筑的产生。

重大专项行动开展有声有色1.扎实开展户外广告专项行动。

以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按照“取缔一批、规范一批、整合一批”的工作要求,扎实开展主城区户外广告专项整治工作,一大批屋项广告、高炮广告、严重影响绿化、破损严重影响市容的户外广告得到拆除。

我区新碶、大碶两街道已拆除户外广告1072块,占市对区考核数%;我区所有街道累计拆除户外广告合计2639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