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讨厌父母的五句话

最讨厌父母的五句话

在我们的家庭生活中,很多家长其实并不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是什么,认为“供你吃,给你穿,又给你学费,你就应该认真学习,就应该考出好成绩,就应该比别人家的孩子表现好......”。

如果孩子没有完成家长的心愿,得到的便是指责、批评甚至是拳脚。

长此以往,孩子自尊心被瓦解,他们又无法与父母平等地进行理论,于是就造成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所谓“代沟”,也是各类青春期心理问题的产生缘由。

结束语
坦诚的说,每个孩子都有他的成长密码,没有什么方法是一定能够解决他们的青春期,但是,唯有爱,只是爱,方能带领我们一起与孩子走过这充满荆棘的青春期!
孩子最讨厌父母说的五句话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与孩子之间难免有些难以消除的代沟。

尤其是孩子常常对父母会有“出言不逊”的表现,站在双方的角度上看,或许各自都有不同的理由。

近日,记者调查了部分12-18岁学生和30-45岁家长,将票选前五名的最令父母和孩子头疼的5句话分别列出,并请专家点评其中的心理因素,或许对消除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言语误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父母最令孩子头疼的五句话:
1.这种题也不会,你平时都在干什么?
(孩子不解理由:“不懂就是不懂,为什么只要有不会做的题,你们就怀疑我们上课不认真听呢?”)
2.不准你这样!
(孩子不解理由:“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先经过爸妈的同意,我们感到很约束。

”)
3.考那么差,你看别人都比你好。

(孩子不解理由:“大人间为什么都爱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比较,自尊心很受挫。

”)
4.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孩子不解理由:“不是不准,就是不行,我们偶尔也想自己拿主意啊。

”)
5.我们这都是为你好。

(孩子不解理由:“什么都说是为我们好,可是爸妈在做事之前从来不先问问我们的想法。

”)
以上是新年华学习教练艾国老师在自己与初中学生的教学接触过程中,经过长时间调查所了解到的,学生说出的父母令他们头疼的口头禅还不只这些,“头疼的话,好多。

”在读初三的小田同学经常向艾老师抱怨,因为现在处在学业的关键期,父母常常会有一些“明令禁止”的话语。

“我妈对我的学习着急,什么都说是为我好。

好多喜欢玩的事情都不让我做。

还总是拿我和表哥比较。

”从田同学的话语里不难看出她的苦闷心理。

专家把脉:
艾国老师,新年华金牌学习教练,中考一线教学经验丰富,连续五年所带中考学员成绩斐然。

主攻数学学科,帮助数百名学员成功考入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师大附中、北京十二中等重点中学。

2011年所带学员中考最高成绩560分,考入人大附中。

坚持“需求最大化”的教学理念,不仅专注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传授,更加关怀学生的多方方面需求。

在初三家长与学员心目中,艾老师是最可靠的老师,多次被评为“学生最喜欢的优秀教师”称号。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研究,艾老师给广大中学生家长做出如下建议:父母之所以有类似一些令孩子反感的话,很多都是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急切心情而引起的。

他们希望孩子在学业、生活中有良好的表现,而再优秀的孩子也难免会做出一些让父母感到失望的行为。

针对这种情况,父母要转变自身的说话方式,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艺术性地表达。

有些父母一时心急,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内心想法,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反而造成孩子的自卑、厌学等一系列不良的影响。

艾老师举例,比如,孩子考得不好,这是孩子也不想的事。

但父母有时会直截了当批评“考得这么差,你看看别人都比你好”,把考砸的原因全部归结在孩子身上。

这时,父母应该做的是帮助孩子寻找客观原因,关注孩子近阶段是否遇上什么不能解决的问题,引导孩子摆脱挫败感。

父母要尽量塑造民主和谐的家庭氛围,与孩子交流沟通,多倾听孩子内心的想法。

同时,艾老师还提醒大家,父母和孩子都要懂得换位思考,互相理解。

从孩子方面来说,也要试着从父母的角度出发,多想想父母为什么会讲这样的话,自己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

最令父母头疼的五句话:
1.我不要你管!
(父母不解理由:“多说她两句,就顶嘴,以前都不会。

我管了她十几年,现在才说不让我管?”)
2.我现在就要!
(父母不解理由:“每次都说得比我们还凶,她想让我们做的,我们就马上得配合她。

”)
3.别人的爸爸妈妈都不会像你们这样!
(父母不解理由:“听到这句话最头疼了,自己的爸妈还没别人好吗?”)
4.你们又不懂,不爱跟你们讲了!
(父母不解理由:“现在小孩接触的东西,有些的确是我们不懂的。

不过她动不动就说不爱跟我们讲,气不气人。

”)
5.啰嗦,我自己知道怎么做!
(父母不解理由:“大人的经验怎么说也比她多,我们教她怎么做,多强调几遍,她就不高兴了。

这还不是为她好。

”)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学生家长也有很多苦恼:“头痛!我家孩子时不时就给你来两句”、“这个问题我也找他们的老师谈过”、“现在小孩很难教”、“跟孩子讲过这个问题,但往往是敷衍地回应”……不少家长都表示面对这样的问题不懂如何很好地处理。

专家把脉:
针对这种情况,艾老师指出:现代家庭至少有50%出现父母与孩子沟通不畅的问题,包括在老师眼中的优等生也一样。

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很多,每个家庭都不尽相同。

其实这都是平时沟通不畅的结果,孩子要学会沟通。

但最重要的一点,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最忌讳硬碰硬。

很多家长会责备孩子,但很多时候父母一顿训斥之后孩子依然不知道错在何处。

对孩子而言,他们从一开始说的时候就不知道自己错了。

“出现这种问题最好的应对方式是冷处理。

家长可以暂时转移或终止。

”艾老师说,孩子之所以会说这类的话语,是处在不好的情绪之中,家长要等孩子情绪稳定之后,再进行交流。

一般出现类似的话,表明问题已经比较严重了,孩子可能对父母产生了不信任。

家长要找出症结所在,了解原因,反思平时是不是与孩子沟通不到位,致使孩子没办法理解他们的行为,对孩子是不是缺少表达方式上的引导。

现在孩子生活条件比较优越,备受宠爱,父母的过分宠爱是一部分原因。

另一方面,孩子现在条件好了,面临的困扰也比以前的人多,一些家长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还停留在他们以前所处环境的想法当中,没有真正地理解孩子的想法,所以要多多走进孩子的世界,听听他们的困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