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概述
【摘要】电力用户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采集对象为所有电力用户,包括专线用户、各类大中小型专变用户、各类380/220V供电的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关键词】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1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
根据现场用电和计量的实际情况,一般将用户分为六大类:大型专变用户、中小型专变用户、三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单相一般工商业用户、居民用户、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
有关进一步细分的情况,如表1所示。
根据上表对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采集的六类对象分析,将采集要求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高压供电的专变用户,包括A1,A2,Bl,B2类,除用电信息采集外还需要同时进行用电管理和负荷控制,利用负荷控制可直接进行预购电管理,通过负荷管理终端实现用户用电信息采集和控制管理。
第二类是低压供电的一般工商业户和居民用户,包括C,D,-E类,这类用户通常会集中在公用配变下,用电情况简单,数量较大,采用低压集中和功能抄表终端实现集中抄表,通过电表执行预付费管理。
2唐山电力公司概述及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用现状
截至2009年底,唐山电力公司完成售电量471. 62亿千瓦时;受理业扩新装、增容174525户,容量524. 98万千伏安;完成送电153401户,新增容量493. 77万千伏安;结存容量557. 47万千伏安;市场占有率完成97. 22%。
唐山市电力公司在我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不同时期,围绕服务唐山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司发展壮大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创新,增强了企业活力,公司和电网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2.1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背景
截至2007年时,唐山地区10kV及以上专用变压器的客户20000余户,计量表计达28000余具,唐山市电力公司各分公司为满足管理要求,相继建立了符合属地管理特性的负荷控制系统,由于缺乏统一标准及数据平台管理,使得这些负控系统普遍存在计量设备没有严格统计的技术功能,信息采集内容单一,无法涵盖抄表、用电检查等营销管理关键环节的技术弱点,部分存在技术缺陷的计量装置往往给窃电犯罪以可乘之机,造成管理线损居高不下,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基于上述原因,公司决策层下决心高起点大规模投资建设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打造高科技含量的用电市场信息基础设施,满足公司运作所要求的低
成本运营,精益化管理,集约化经营,闭环式调控的要求,并借助该系统的建设契机,为整合解决营销各子系统的基础数据信息不准不全和各自为政的“信息孤岛”问题,发挥合力优势和相互制衡的监督机制。
2.2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运营概况
2006年唐山市电力公司建设成以大电力用户为主要采集对象的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其在整合之前建立的各个负荷控制系统的基础上,由电能信息管理平台、公网通道及装置(GPRS,CDMA)、专用光纤网通道及装置、负控专用网通道及装置(230MHz)、计算机广域网及客户侧智能终端设备等组成。
整套系统根据唐山地区用电特点,建成集中式管理平台,通过GPRS,CDMA移动公网、230MHz无线专网、SDH光纤数字网等多种信道系统进行对供电、配电、终端售电端现场用电信息和计量设备工况信息的远程实时在线监视和调控,该系统具备远程监视、读取供电变电站出线、配电台区公用变压器、专用变压器用户的电量、负荷、电压、电流等信息,电力计量设备工况和各种用电异常监测,电能质量监测,线损分析,电费电量计算,追缴催费,有序用电管理操作监控的现代化自动管理系统。
整套系统针对过去存在的问题以先进思路和技术创新加以解决,每个管理平台系统实现每日承载远传终端设备数量达到15000台套,承载数据采集数据帧达到120万帧,处理数据流达到1. 2亿字节,每台终端设备日读取数据种类12种。
公司直属9个基层供电公司管理平台系统实际运行终端数量共45000余台套,占系统处理能力的不足2/3,富裕能力能够满足未来采集点快速增长的需要。
该系统在国内率先对电压等级10千伏及以上的用户和、配电台区达到完全监视覆盖,而安装大规模移动公网模块表成功进行实用化抄表收费,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模块表在全国其它地区仅仅处于小规模试运行阶段;在同类系统中首次将TMS消息技术应用于实时档案接口。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作为将电能信息采集和面向营销基础业务实时在线管理调控紧密融合的基础信息管理系统,突出特点是实现了自动化技术、Web网络技术、SOA技术和具有现代化管理理念的业务流程再造(BPR)模型一体化融合,以多种通信信道兼容及串行并行协同处理技术形成每日单平台百万级数据帧、上亿级字节数据流采集处理,以丰富的用电和设备工况及时信息以及智能自学习分析用电异常信息,按管理职能分类聚合到各专业应用模块,采用B/S结构提供友好型业务界面导航专业管理使用,以精确到上一日管理指标电子报表,督导各专业达到掌握全面,及时发现问题处理。
3结束语
智能用电信息采集管理系统的建立确保了电费的及时回笼,在电能管理平台上实现营销数据在线监控、经营指标在线分析、市场发展科学预测等功能,以此支持公司的经营及发展等战略决策,为建设公司整体营销管理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从而有效改善了供电质量,保障了电力企业和用户双方面的利益,有利的促
进社会和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段其昌,董平. 无线抄表系统中的网络数据传输和信息交互分析[J].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09(02)
[2]赵钢,周启龙,孙长清. 基于低压电力线载波远程抄表系统的研究与设计[J]. 东北电力技术. 2005(11)
[3]郭恩磊,徐建政. 远程自动抄表系统中的现代通信技术[J]. 电力系统通信. 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