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增城客家

增城客家

为《广东客家史》与增城客家文化研究会而撰近十多年来,增城客家研究得到增城市(县)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

1996年8月21至23日,由增城县人民政府支持赞助,增城电大与华南师大中文系联合主办,在荔城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客方言研讨会。

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饶长溶、谢留文、民族研究所罗美珍、暨南大学詹伯慧、李如龙、陈延河,华南师范大学周日健,中山大学傅雨贤、张维耿,深圳大学张卫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谢栋元,香港中文大学张双庆、万波,香港理工大学刘镇发,台湾彰化师大罗肇锦,旅美学者饶秉才,以及日本、泰国等地共50多位著名专家教授参加了会议。

会后,出版了论文集。

1995年,新编《增城县志》把增城客家话(含程乡话与长宁话)载入了史册,并出版了客方言专著《增城方言志》第二分册。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深圳大学客家学会把增城客家列为研究课题之一。

该学会会长、深圳大学张卫东教授与副会长刘丽川教授曾多次到增城调查考察,并已写出或正在写长篇论著。

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广东省文化学会客家文化研究专委会主任、《广东客家史》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客家所所长谭元亨教授、韩国大田大学文智成教授,著名歌唱家饶荣发先生以及深圳宝兴木器制品厂杨橙双董事总经理等都曾多次到增城考察客家文化或观听客家山歌演唱。

香港崇正总会沈筱蓉秘书、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胡谭光教授、《崇正导报》老冠祥、朱保慈主编,深圳客家文化研究会刘波会长、萧子昌秘书长,《客家人》杂志李慧娟主编、陈萍副社长等专家曾亲临指导派潭客家文化风情节,并给予很高评价和深情的鼓励。

我有幸参与新编《增城县志》和续编《增城市志》的编纂工作,并多次参加客方言研讨会、陪同专家学者到客家村落作调查研究,得益良多。

现把自己的点滴收获汇报如下,盼方家与乡亲们指正并补充。

一、历届《增城县志》对客家居民点的记载在增城现存的史籍中,最早记载客家居民点的是编于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的《增城县志》,其卷一《舆地》记载了一些村落为英德人或英宁人(英德、长宁人)所居,这些村落便是客家人居住的村落。

摘录如下:庆福都在县西附城五里。

编户四图,统村二十有六:径下,今英德人居;陂下,今英德人居;百花林,今英德人居。

金牛都在增江之东,自陆村至老虎滩界,去县六十里。

编户四图,统村三十有六:新围,英德人筑而居之。

合兰上都在县南二十里。

编户十图,统村四十有四:钟冈,有英宁人插居。

按族谱查考,康熙二十五年前到增城的客家人,已远远超过县志的上述记载。

编于乾隆十九年(1754)的《增城县志》卷三有《品族。

客民》一节,记载了客家人于明末清初迁入增城的情况:“自明季兵荒迭见,民田多弃而不耕。

入版图后,山寇仍不时窃发,垦复维艰。

康熙初,伏莽渐消,爰谋生聚,时则有英德长宁人来佃于增。

村落之残破者葺而居之。

未几,永安、龙川等县人亦悄悄至。

当清丈时,善税之占业者浸广,益引嘉应州属人杂耕其间,所居成聚。

而杨梅(今派潭)、绥福(今福和)、金牛都尤多。

”“各都客民占居之地,旧志载有百花林、径下等十余村。

自后错处峪峒间,或十余户,或数十户,建约筑围,不下百余所。

”接着又抱怨说:“不应使居住荒村。

其继也,又不应使分别立约,遂至根深蒂固,而强兵夺主之势成。

”可见当时对客家人的迁入,很是想不通。

该志《区宇·里廛》记载了客家人居住的村落:庆福都旧统村二十有六:百花林,客户;径下,客户;柯岭,客户;峪尾,客户。

今增村一:茶山,客户。

(笔者注:客户,古代指佃户。

《晋书.王恂传》:“魏氏给公卿已下租牛客户。

数各有差。

”也指非土著的住户。

《新唐书食货志》二:“此州若增客户,彼郡必减居人。

” 增城的客户则指入增插居的客家人,古今对照可知:凡注明“客户”的村落,均为客家村。

)金牛都旧统村三十有六:马料,今多客户;新围,客户;迎梅,客户。

今增村四:——大寺坑,客户。

崇贤都旧统村十有九——今增村十五:——山口,客户;九兴,客户;周田头,客户;大坑,客户;西坑,客户;丫髻山,客户;新宁,客户。

杨梅都旧统村三十有四:祭下,客户。

今增村八:——铜壶岭,客户;百丈,客户;车峒,客户;玉枕拖罗,客户;蕉坑,客户;梅峪,客户。

绥宁都旧统村二十有二——今增村九:——罗峒,客户;兜谷岭,客户;朱盆园,客户。

清湖都旧统村三十有九——熊罴岭,客户。

今增村六:——庄子,客户;列石径,客户;白楼,客户。

合兰上都旧统村四十有五——钟冈,客户。

——今增村七:——清塘,客户。

云母都旧统村二十有九——乌峒沙厂,客户杂居——今增村七——长兴围,客户;细山,客户;罗塘,客户。

绥福都旧统村四十有五——罗布峒,客户;白木,客户杂居;古朗,客户杂居;郁峒,客户;朱冈,客户。

今增村十四——翟田,客户;九龙围,客户;麦村,客户;发昌,客户;隔山,客户;梅园,客户;永安,客户;苍子,客户;大涵,客户。

据本人的统计,上述所列的客家村落(含粤客杂居村)有71个,占全县366个村落的19.4%强。

这些村落全都注明“客户”二字。

“客户”、“客民”是当时官方对客家人的称谓。

编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的《增城县志》所记载的客家村落又有所增加:庆福都统村二十七——林田泮,今为客民葺居;——附客户:百花林、曽隆、浸木凼、鸡怎岭、曽村、罗塘(如百花林)、曽田头(入增隆)、鸡母笼(附上都新村)、菱塘、茶山、陂下(如柯岭)杨溪(入庵前)。

金牛都统村四十八——大步口(即大塘)、流杯、勒竹、马料,以上四村客民杂处。

——附客户:迎梅、银场、埔峒、平安、马鼻岭、大寺坑。

崇贤都统村四十三——附客户:周田头、大坑、西坑、丫髻山、新宁围、九兴山口。

杨梅都统村三十四——附客户:高滩、双头、学地、铜壶岭、百丈、石龙头、大埔、小径、玉枕、蕉坑、梅文峒、拖罗、田尾、榄树下、戴贝、大峪、祭下、龙圳、大田围、三丫车、水贝。

绥宁都统村四十六——附客户:罗峒、兜谷岭、朱盆园。

清湖都统村四十二——附客户:熊罴岭、白楼、庄子(今分为上中南北等约)、厅下、隔山、宋家庄、窝园、大田、翟峒、径贝。

合兰上都统村四十八——附客户:郑村约、清塘约。

云母都统村二十九——附客户:墩冈、西井、凤岭、深陂、长兴围、细山、罗塘。

绥福都统村五十九——附客户:罗布峒、白木、古朗、郁峒、翟田、九龙围、麦村、竹山、发昌、隔山、梅园、永安、苍子、大涵。

据上述统计,全县376个村落,客家村(含粤客杂居)有86个,占22.8%。

当然,这肯定是不够全面的,散落在偏僻山区的客家村落,官方是难以统计的。

二、增城客家村落的开居简况据1995年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增城县志·人口卷》所载79个姓氏364个村庄的开居历史以及最近修志所收的族谱查考,较早迁入增城的客家先民是古成之的租父古全望,于南汉大有七年(934)从广东河源迁至福和古屋。

在赖际熙《崇正同人系谱》卷二《氏族》所载的130多个客家姓氏中,古氏是比较突出的姓氏之一,据载:“古氏自周太王迁歧称古公,其后遂以为姓,世居歧梁间。

唐时有古应云,为迁于江西之始,五代至古蕃,有六子,当五季之世,中原扰攘,遂南迁岭表(岭南),四子全望居增城。

全望生三子,长子綖绶复迁河源,生子成之”(《人物卷》记载,古成之,本惠州河源人,五季末,避地增城)。

“今粤中古氏,皆成之一派也。

”现居增城的古姓主要分布在福和老古屋、新古屋、田心围、圳下、社角与增江街古屋等地,实是“成之一派”。

下面是目前所搜集到的增城部分姓氏的开居简况:开居始祖开居地点开居年代何地迁入古全望福和古屋南汉大有七年(934)河南-河源邓玉珍派潭围园明弘治十四年(1501)福建汀洲郑明生派潭双头明正德十年(1515)广西潘仲和高滩上塘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福建—新丰郑英玉正果西湖滩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博罗大罗陂罗永(国)昌荔城三联钟冈明万历二年(1574甲戌)韶关竹沥村罗元魁(捷)派潭罗黄洞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江西-新丰朱和家派潭牛轭曲明万历二十七年新丰沙田罗树生荔城爱群田心围肚明万历四十八庚申(1620)新丰-龙门陈吉祥正果簕竹约明天启五年乙丑程乡溪南围廖坑村(1625)郑鸿宇小楼乌石田明崇祯十三年(1640)嘉应州赖思任小楼黄贝岭康熙元年(1662)福建-英德王珍玉正果吓尾康熙元年梅县松源王邦彩正果大冚老屋堂康熙四年梅县松源(参与虾尾开居)罗宏升杨梅都灵山约樟洞坑大份田康熙三年甲辰兴宁温英娱派潭马村康熙四年(1665)河南-英德夏成集派潭九子坑康熙四年长宁(新丰)黄潮海派潭密石康熙五年新丰黄屋角温英庄派潭石龙头康熙九年(1670)河南-英德温英华高滩热水康熙九年河南-英德邱山桂江坳赤岭康熙九年五华和平章山村王增祚正果珍珠康熙十年梅县松源王邦英同上同上同上王邦鼎同上同上同上王邦澄同上同上同上王邦海同上同上同上范云浩镇龙福洞康熙十年紫金刁玉道正果刁韩村康熙十年龙川赖思全派潭利径康熙十一年福建-英德赵世周派潭潮山康熙十五年长宁(新丰)赵世俊高滩山枣坛康熙十五年长宁(新丰)吴仕标荔城隔水龙康熙十五年江西练金声荔城蚬壳陂康熙十七年福建-兴宁汤士升派潭车洞康熙十九年福建莆田-新丰张涌廷派潭佳桐岭康熙二十四年福建-曲江黄荣广朱村京山康熙二十五年紫金-龙川王召荣银场岭咀头康熙二十六年梅县松源王召升银场岭咀头康熙二十六年梅县松源赖日祥派潭灵山康熙三十年平远陈如兰福和坳头康熙三十四年蕉岭罗维廷崇贤都大坑约沙坑村康熙年间新丰罗渭飞清湖都蒌园康熙中期兴宁大坪罗成益清湖都蒌园康熙中期兴宁大坪魏开盛福和凤池康熙中期紫金林元友永和厅厦围康熙三十九年福建-惠州郑永任荔城田心围康熙四十年(1701)兴宁-博罗柏塘郑荣初小楼竹坑上塘康熙四十一年嘉应州马群良荔城西瓜岭康熙四十四年福建-兴宁钟日烈镇龙旺村康熙四十五年福建-梅县邹上英派潭刘家康熙五十一年长宁(新丰)-博罗谢繁锦中新光墩康熙五十三年福建-紫金钟勤创福和塘尾康熙五十三年兴宁彭仕俊荔城彭屋康熙五十四年紫金石建洲派潭何大塘康熙五十五年兴宁赖君佐荔城湖塘埔康熙五十六年福建永安-紫金罗奇任百湖庄环阁村康熙五十七年戊戌紫金茜坑罗奇锦百湖庄钵岭康熙五十七年紫金茜坑罗奇位百湖庄乌火岗康熙五十七年紫金罗奇彩百湖庄马石、牛眠地康熙五十七年紫金王锦辉东汾宝贝冚(茅背冚)康熙五十七年梅县松源王钦辉东汾宝贝冚康熙五十七年梅县松源何绍荔城亭子岗康熙五十九年惠州王自炽正果白面石康熙六十年福建-梅县高应风永和鸭春岭康熙六十年兴宁林应捷荔城流杯康熙六十年惠阳黄相弻永和荔枝园雍正六年(1728) 江西-龙川-兴宁林文耀中新余家坑雍正十年(1732)福建-紫金郑伯隆福和郑新村乾隆二年(1737)从化赖廷爵荔城湖塘埔乾隆五年福建永定朱荣球荔城张山冚乾隆十六年兴宁刘启瑞正果牛尾冚乾隆二十一年惠阳八丘田赖柏有正果麻冚乾隆年间松源正家蒋德良中新花冚咀乾隆三十年紫金郭能定福和池岭乾隆三十一年嘉应州蒋德恭镇龙九楼乾隆三十五年紫金蒋德端中新梅园乾隆三十五年紫金曾佳公小楼秀水罗塘狮岭乾隆三十六年长宁(新丰)刘闰章正果灯心冚乾隆四十二年博罗罗汝瓒正果灯心冚道光二十年庚子(1840)河源谢盛达盛进盛洪乌头石咸丰末年海丰-博罗成挺职荔城堂厦光绪十三年(1887)兴宁罗剑虹永和镇大革命时期兴宁增城客家的姓氏有90多个,上述仅30多个,占三分之一左右,同一姓氏的开居情况也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查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