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通经济学重点整理终结版一.名称解释1.商品流通:是商品交换的发达形式,是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商品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2.社会分工:每个个人或经济体仅仅从事一种或少数几种经济活动而不是从事其生存或存在所需的全部经济活动。
3.交易:是经济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经济体与经济体之间交互影响的活动的总称。
4.商品交换:即买卖的交易.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所有者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相互自愿让渡商品所有权的经济行为。
5.贸易:是平等互愿的前提下进行的货品或服务交易。
6.产销矛盾: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对称时,产量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7.产销分离:是以专门媒介商品交换的独立化的商人为纽带,联结生产与消费的商品运动形式,即生产者把商品卖给各种类型的商人,再由商人转卖给消费者。
8.市场:是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是实现商品相互让渡的交换关系及其供求关系的总和。
9.市场机制也就是商品流通机制:市场有机体内部在市场交换活动中所建立的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内在有机联系形式。
10.商品供给:是指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投入市场的商品可供量。
11.商品需求:是指全社会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的零售市场上购买商品的一定量的货币支付能力。
12.供给弹性、需求弹性:是供给量(Q)、需求量(Q)对于市场价格(P)的变动作用反应的灵敏程度。
13.批发:将产品卖给零售商和其他商人或者行业机构、商业机构,但不向最终消费者出售商品的人或企业的相关活动。
14.批发商业:批发商业就是指向再销售者,产业和事业用户销售商品和服务的商业。
15.零售:指针对最终消费者的销售活动。
16.零售商业:是商品流通过程的最后环节,即将商品直接出售给最终消费者的商业形式。
17.商业价格:是指商业在媒介商品交换过程中所发生的价格18.市场价格体系: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及各种商品的价格在商品生产与商品流通中所形成的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有机整体。
19.商流:商品通过买卖活动而发生的价值形态的变化和所有权的转移,即商品价值形式的流通20.物流:商品实体在空间上的位置移动和在一定时间内处于流通领域的停滞,即商品实物形式的流通21.信息流:商品流通过程中商品信息的传递、收集、处理、反馈过程,即商品信息的流通22.分销渠道:指商品从生产领域向消费领域转移过程中所经过的流转路线和经济组织。
主要包括中间商、代理商等。
二.简答题第一章1.商品流通与分工、交易、商品交换、贸易等概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一)五个定义在名称解释里(二)关系1)分工是交易的基础,交易则是分工之必需2)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
3)贸易属于交换范畴,但又不是一般的交换,而是转售性的商品交换,发达的交换形式.4)交易是个别的买卖行为,贸易则是指各种商品交换活动,买卖活动的总和5)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的关系:a)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b)商品交换不仅保证了单一化生产的顺利进行,而且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2.试述简单商品流通与发达商品流通的异同(一)简单商品流通即流通商品——货币——商品(W——G——W)1)定义:简单商品流通是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2)意义:a)它是商品交换过程的革命,解决了物物交换的困难,突破了交换的时空限制,商品交换的双方可以在不同时间、地点进行交换活动;b)它促进了横向经济联系,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了,为进一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创造了条件。
3)危险: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也孕育着经济危机的可能性。
(二)发达商品流通即商业流通(G——W——G)1)定义:以商人或商业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是商品交换的最高阶段2)意义:a)它使原有的交换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b)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两者综述:论货币的出现是第一次飞跃,商业的出现则为第二次飞跃,它降低了商品交换的交易费用,使社会分工由生产领域扩展到流通领域并不断深化。
3.述商品流通的发展趋势。
1)零售业态趋于多样化2)批发机能趋于复合化3)物流功能社会化4)零售经营趋于连锁化5)流通管理的信息化6)新型产销一体化第二章1.产销矛盾的含义是什么?(一)定义:生产和销售之间的供需关系不对称产量与消费之间的矛盾。
(二)两种情况:a) 产量大于消费,就是供过于求,如果是市场决定价格,那么价格是下降的;b) 产量小于消费,就是供少于求,价格是上涨的。
(三)当然,产销之间还有其他因素,例如运输、人为等制约,也会影响产销的顺利进行,导致矛盾。
2.商品流通企业与生产企业有什么不同?(一)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从事商品批发、商品零售或者批发零售兼营的企业(二)商品流通企业的特征(与生产企业相比)1)以商品的购、销、运、存为基本业务;2)对商品基本上不加工或只进行简单加工;3)利润来自生产企业的让渡;4)经营周期短,资金周转快;5)比生产企业更接近市场。
3.试述专职流通部门的基本职能1)媒介交换职能(商流职能)2)时空调节职能(物流职能)3)引导产销职能(信息流职能)4.试述商品流通与生产的相互关系(一)生产对流通的影响1)生产的社会分是商品交换产生和发展的前提2)生产决定了交换的性质3)生产的规模和结构决定了交换的深度和广度4)生产发展的规律和结构决定流通的深度和广度(二)流通对生产的影响1)流通对生产发展的规模和速度有重大影响2)流通能缓和或激化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3)流通对旧的生产关系的瓦解和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有重大影响5.试述商品流通与消费的相互关系。
(一)对商品交换的制约1)消费引起对交换的需求;2)消费水平和结构制约着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结构;3)消费的速度制约着商品交换的速度;4)消费方式、消费行为影响交换方式的变化。
(二)商品交换对消费的制约1)交换制约消费的实现;2)交换制约着消费结构的形成及其变化;3)交换制约着消费方式和创造新的消费;4)交换制约着消费效益。
6.试述商品流通与分配的相互关系。
(一)分配对交换的决定影响1)分配的方式制约着交换的方式;2)社会产品的分配制约着交换的规模和结构;3)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制约着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结构。
(二)交换对分配的能动作用1)交换制约着国民收入分配的最终实现;2)交换制约着分配的数量、结构、深度和广度;3)交换起到再分配的作用。
第三章1.为什么说城市市场是我国市场体系中的先导?1)城市市场具有集聚与扩散商品、资金、技术、信息的枢纽作用;2)城市市场可为各产业部门和企业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起导向作用;3)城市市场具有开通农村市场、开拓国际市场的联结作用,尤其是沿海城市往往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窗口”;4)城市市场具有开创文明经商的窗口作用。
2.现货交易与期货交易有什么不同?1)目的不同(取得商品;回避风险或投资获利)。
2)对象不同(商品本身;标准合约)。
3)交易方式不同(双方讨价还价;公平公开竞价)。
4)能否转让方面不同(不能转让;以对冲方式,十分方便地转让)。
5)付款方式不同(100%货款;先付5-8%保证金)。
6)场所规定不同(无场所限制;必须在期货交易所)。
7)交易范围不同(无限制;主要为农产品、金属、石油、初级原材料、金融产品等)。
4.什么是统一市场和区域市场?(一)统一市场——即各区域市场融为一体,商品可自由流通的国内市场。
(二)区域市场——是指依据各区域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而发生在一定空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5.市场机制的特征是什么?1)客观性:市场机制是市场本身所固有的内在机制,不是外部力量所强加的。
2)关联性:任何一个机制的作用都会引起其他机制的连锁反应,并要求其他机制的配合。
3)调节性:价值规律是商品流通机制的原动力,商品流通机制通过市场上各种商品供求变化和各种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使各种商品生产同市场需求自动联系起来,以免造成商品价格因供求脱节而过大的上下波动。
4)迂回性:商品流通机制的作用效果不完全是直接的,而是要经历一个迂回的渐进过程。
5)自发性:商品流通机制是市场运行规律作用的内在机制,是客观的、内在的,并非来自于外部力量。
6)内在性:商品流通机制是市场运行规律作用的内在机制。
第五章1.影响市场商品需求的因素有哪些1)消费者的爱好;2)消费者收入水平;3)产品的价格;4)相关替代产品的价格;5)互补、配套产品的价格;6)对未来商品供应情况的预期;7)货币的储备。
2.供给弹性有哪四种表现形式?供给弹性完全充足;供给弹性完全不足;供给弹性充足;供给弹性不足。
3.什么样的商品宜于采取降价促销的办法?供大于求需求弹性大4.试述需求曲线变化对供求平衡的影响。
(以下为讲解部分,用自己的话简述)(一)综述:如果商品价格以外的因素影响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那么该商品的需求就会发生变动。
比如,消费者的偏好、收入或者其他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因素发生变动,将可能引起整个市场需求的变动。
这种变动将最终影响到市场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变动。
(二)两种情况讨论1)在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市场需求增加,市场需求曲线向右平移,从而使得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都增加。
2)在供给不变的条件下,市场需求减少,市场需求曲线向左移动,从而使得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减少。
5.商品供求规律在不同市场竞争态势情况下作用如何?(一)完全竞争市场1)大量买者、卖者,无力操纵市场价格;产品同质,可自由进出该市场。
2)价格完全由市场决定,接近均衡价格。
(二)纯粹垄断市场1)如唯一的卖者,且无可替代品;新企业很难进入。
2)无竞争者,供求规律不起作用,价格完全由其控制。
(三)垄断竞争市场1)买卖者数量均多;自由进出该市场;不同企业的同种产品有很大差异,有自己的顾客群。
2)供求规律所起作用是有限的,企业可影响价格,但不能完全控制。
(四)寡头垄断市场1)由行业中少数几个企业垄断,其决策对其它企业有明显影响,占领较大市场份额。
2)其价格常常代表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各寡头之间竞争激烈,故供求规律仍起主导作用。
(五)总结:除纯粹垄断市场外,在其它市场情况下,供求规律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第六章1.相对于零售商业而言,批发商业有哪些特点?1)前者交易数额较大,其流转额与后者相比一般为1.5:1至1.6:1。
2)前者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后者属于劳动密集型,二者的人员比为1:3。
3)前者商圈较大。
4)前者服务项目较少,不注重人与人的接触,着重于信息、储运、融资等方面。
与零售商业提供陈列、茶室、餐厅、停车、剪裁、包装、送货、安装等多服务项目不同。
5)其交易具有理性的特点。
供购双方关系固定,有专业的采购机构和科学的决策程序。
6)前者投机性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