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安全技术措施(升级改造)参考文本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某某管理中心XX年XX月安全监控系统升级安全技术措施(升级改造)参考文本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概述田庄煤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江苏三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KJ70N系统,该系统自20xx年投入使用,一直运行稳定、数据可靠。
根据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煤安监函〔2016〕5号)、山东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转发国家煤矿安监局〈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技术方案〉的通知》(鲁煤监技装〔2017〕13号)要求,通过对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不断提高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的准确性、灵敏性、可靠性、稳定性和易维护性,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保障作用,提升事故防控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为保证KJ70N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改造任务的顺利完成,特编制本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时间20xx年7月----20xx年12月三、施工地点地面及井下安装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所有区域四、劳动组织负责人:李鹏参加人员:各工区电工、安全监测工、调度中心通讯管理员及网络管理员、监测监控厂家工程技术人员五、操作准备:1、备齐安装所用工具、仪器、仪表以及设备说明书和图纸。
2、备齐安装所需分站、断电器、各种传感器、监控电缆、传感器标校用设备等。
3、对准备安装的分站、断电仪、传感器等设备应检查其是否符合《GB3836.1-1983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器设备》的要求。
还应保证仪器外形应无严重损伤变形,观察窗、指示灯罩应完整无缺,所有紧固件不得有松动和失落。
4、确定安装顺序:仪器检查--登记--安装--检查质量--登记六、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升级方案1、地面中心站地面中心站对现有监控主备机软件升级为最新系统软件,完善监控系统软件分级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多网和多系统融合、自诊断和自评估功能、数据分析等功能;对监控系统数据库进行升级,增加关键数据加密功能监控通过软件接口与人员定位、广播等系统实现联动和数据交换。
升级上传程序,具备多路数据同时上传,保证上传数据的安全可靠。
2、传输网络建设主传输全部采用光缆传输,在地面机房分别安设网络交换机,建立安全监控系统专用环网,分站就近接入环网交换机,分站到传感器采用通讯电缆或无线传输。
3、更换分站及电源为实现安全监控系统传输的数字化,将分站全部更换升级为数字传输的KJ770-F5分站,将电源更换KDW660/24BJ智能电源。
4、更换部分传感器将现有的模拟量传感器按规定更换防护等级达到IP65、采用数字传输的传感器,提升抗干扰能力,避免传输环节造成的监测数据误报警问题,有效过滤传输环节中的伪数据。
对于价值较高的红外二氧化碳、粉尘传感器增加485传输模块。
七、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要求1、全数字化在分站至中心站数字化传输的技术上,将各类传感器(模拟量)、执行器至分站升级为数字传输,实现安全监控系统的全数字化。
2、增强抗电磁干扰能力安全监控系统及组成设备采用抗干扰(EMC)技术设计,通过以下试验:地面设备3级静电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2级电磁辐射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3级脉冲群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A;交流电源端口3级、直流电源与信号端口1级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评价等级为B。
3、推广应用先进传感技术及装备推广使用架构简单系统以及激光、红外等低功耗传感器、自诊断型传感器,鼓励使用多参数传感器。
4、提升传感器的防护等级将传感器的防护等级由IP54提升到IP65。
5、完善报警、断电等控制功能系统实现分级报警,根据瓦斯浓度大小、瓦斯超限持续时间、瓦斯超限范围等,设置不同的报警级别,实施分级响应。
推行逻辑报警,根据巷道布置及瓦斯涌出等的内在逻辑关系,实施逻辑报警,促进各类传感器的正确安装、设置、维护,监控系统的正常使用,防止违法行为。
完善就地断电功能,提高断电的可靠性,并加强馈电状态监测。
推行区域断电,根据井下供电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6、支持多网、多系统融合实现井下有线和无线传输网络的有机融合、监测监控系统与GIS技术的有机融合。
7、格式规范化系统主干网应采用以太网。
系统改造后支持联网并按要求数据格式上传。
8、增加自诊断、自评估功能实现系统定期的自诊断、自评估,能够预先发现系统在安装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自诊断的内容至少应包括:(1)传感器、控制器的设置及定义;(2)传感器、控制器、电源箱等设备及通信网络的工作状态;(3)传感器维护、定期未标校提醒;(4)中心站软件自诊断,包括双机热备、数据库存储、软件模块通信。
9、加强数据应用分析安全监控系统应具有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功能,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伪数据滤除及异常数据分析;(2)瓦斯涌出、火灾等的预测预警;(3)大数据分析,如多系统融合条件下的综合数据分析等;(4)可与煤矿安全监控系统检查分析工具对接数据。
10、应急联动在瓦斯超限、断电等需立即撤人的紧急情况下时,可自动与应急广播、通信、人员定位等系统的应急联动。
11、提升系统性能指标(1)系统巡检周期不超过20s;(2)异地断电时间不超过40s;(3)用电源能维持断电后正常供电时间由2h 提升到4h,更换电池要求由仅能维持1h时必须更换,提高到仅能维护2h时必须更换;(4)具有双机热备自动切换功能;(5)模拟量传输处理误差不超过0.5%;(6)分站的最大远程本安供电距离(在设计工况条件下)实行分级管理,分别为2km、3km、6km。
12、增加加密存储要求为有利于安全监管监察和企业安全管理,对采掘工作面等重点区域的瓦斯超限、报警、断电信息应进行加密存储。
采用MD5、RSA加密算法对数据进行加密,确保数据无法被破解篡改。
13、方便用户使用、维护、培训软件界面友好,方便调用,强化帮助功能。
八、设备安装要求1、新仪器投入使用前, 要先进行检查、标定, 确认符合要求以后, 方可投入使用。
2、采煤工作面安设甲烷传感器,必须设置在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安设甲烷传感器,必须设置在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
3、采掘工作面必须在工作面设置甲烷传感器。
4、采煤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被串工作面的进风巷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掘进工作面采用串联通风时,必须在被串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前设置甲烷传感器。
5、在回风流中的机电设备硐室的进风侧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6、所有石门揭煤地点,在距揭煤地点2Om前,必须设置甲烷传感器。
7、所有设置甲烷传感器的地点,必须实现甲烷超限断电功能、其断电范围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8、井下所有使用局部通风机供风地点地点必须安装风电闭锁。
9、根据已批准的作业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确定应安装设备的种类、数量和位置、动力开关和被控开关的安设地点、控制电缆和电源电缆的敷设、控制区域等, 绘制布置图.在规定的正常运行日期之前完成安装、调试工作。
九、操作步骤1、对照电路原理图按说明书连接好仪器的电源线、传感器和断电执行器线。
2、安装分站架,固定分站、接线盒。
3、按照《机电设备完好标准》对分站、断电器、各种传感器进行连接。
分站一次电源用U-1000-3*1.5+1*1电缆连接,其余连线用监控专用电缆PUYVP1*4*7/0.52连接。
电缆进线嘴连接要牢固、密封要良好,密封圈直径和厚度要合适,电缆与密封圈之间不得包扎其他物品电缆护套应伸入器壁内5~15 毫米。
线嘴压线板对电缆的压缩量不超过电缆外径的10% 。
接线应整齐、无毛刺,芯线裸露处距长爪或平垫圈不大手5毫米,腔内连线松紧适当,符合机电设备安装连线要求。
4、敷设电缆时,敷设人员要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各行其事,敷设电缆时要首先观察巷道顶板完好情况,确保顶板完好后方准操作。
敷设的电缆要与动力电缆保持0.3 米以上的距离。
固定电缆用吊钩悬挂,非固定电缆用胶带或其他柔性材料悬挂,悬挂点的间距为3米。
5、敷设电缆时要有适当的张驰度,要求能在外力压挂时自由坠落。
电缆悬挂高度应大于矿车和运输机的高度,并位于人行道一侧。
6、安装传感器时,必须用梯子并扶牢后再上人安装。
具体安装位置:距顶大于或等于20 厘米,距帮大于或等于30 厘米。
7、若巷道中有带式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时,安装时必须和带式输送机或刮板输送机司机联系好,停下运输机后再进行安装,不安装完毕不准开机。
严禁在输送机运转中安装传感器。
8、安装各种开停传感器。
9、根据断电范围要求安装断电器及被控开关。
10、安装完毕,在详细检查所用接线、确认合格无误后送电。
将分站预热15分钟后进行调整,检查传感器、断电器、显示是否正常,然后与井上联机并检验调整跟踪精度、定义控制通道。
接入报警和断电控制并检验其可靠性。
11、标校瓦斯传感器零点、校验灵敏度,设置报警点、断电点、复电点,甲烷传感器报警浓度、断电浓度、复电浓度和断电范围符合规程规定,同时试验瓦斯电闭锁和风电闭锁断电功能。
试验断电器是否断电,断电状态是否传输到地面中心站。
12、传感器标校时,先用空气气样对传感器校零,再通入校准气样校正精度,给传感器送气时,要用气体流量计控制气流速度,保证送气平稳。
13、一切安装试验完成后,填写安装记录,清理现场剩余物品,将剩余物品装车升井。
14、工作面回采完,进回风顺槽以密封完毕,报请主管部门批准后,删除该监控分站在中心站的测点、控制通道,方可拆除监控设备。
15、通知主管部门验收。
十、安全技术措施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领取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认真学习本措施,签字后方可参加施工。
2、安全监控设备投入使用前要在地面经48小时的通电运行,调试合格方可安装。
安装后要进行运行前的调试,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安全监控设备投入运行的最初2 日内,要进行第一次调试校正。
以后安全监控设备必须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甲烷传感器至少每15天使用校准气样和空气样调校1次,并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4、电网电压必须与甲烷断电仪电源电压相同,电网电压波动不超过±15%。
5、安全监控设备的供电源必须取自被控开关的电源侧,严禁接在被控开关的负荷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