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仿写训练
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仿写训练
写:语言、外貌、行为、心理、神态等;景物描写:动态、
静态等;环境描写:风、雨或其他场面的渲染描写等)、
说明(数字说明、事例说明、注释说明等)、结构(总—
—分,分——总,总——分——总,并列,承接,转折,
递进等)、顺序(按时间,按地点,按事情发展,顺叙,
倒叙等);另有开头、结尾、过渡等等。“积累”是让学
到实际应用和模拟应用。只有在充分的实践运用
过程中,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习作的积极性,写作
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习作能力
和全面素质。
• 1.开拓渠道 提供机会 • 2.尝试模拟 实际运用
返回
1.阅读教学“突破”、“积累”
•
“突破”,是指从课文中挖掘出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
式和表达技巧,有效地学习、吸收它。如:描写(人物描
• 1.创设主动习作的最佳心境。 • 2.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 3.引导学生想象习作。
返回
(三)注重实践,积极应用
•
学生是语言文字的学习者,还是应用者和创
新者。除了学习范文作语言操练外,还必须引导
学生将学会的习作本领去实际应用,决不能只在
习作本上写家信、试卷中发通知写启事。必须让
学生的习作尽一切可能,在尽可能大的范围里得
生读背精妙的段落,人人准备一本《采蜜本》,把课文中
学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等到写作时能灵活地运用。
返回
2.习作教学“回忆”、“模仿”
• 当进行某次习作练习的时候,耐心地帮助学生把与该次习作练习有关的课 文回忆出来。回忆出来的课文,就是习作练习的参考。学生回忆不出来,教 师可以明白地告诉他们;学生不知道什么地方可以作参考,教师可以翻开书 本讲给他们听。回忆了,就可以模仿着写了。例如:写《我爱故乡的× ×》, 可帮助学生回忆《我爱故乡的杨梅》的写法,按事物的几方面来写;写《× ×游记》,可让学生回忆《参观人民大会堂》和《秋游景山》的写法,按文 章的空间位置转移安排结构。
• 要提醒学生的是,对课文的模仿,是模仿他的表达形式而不是内容。一般 以模仿某个“部分”为好,如开头、结尾、句式、段式、过渡等。如:学了 《课间十分钟》,可仿照最后一段的的构段方式,要求学生以“校园里盛开 着五颜六色的鲜花”为总起句,然后用“有的……有的……有的……”这一句 式分别描写“五颜六色”的鲜花。有时,也可全文模仿,如篇章结构的组织、 段落层次的组合、顺序条理的安排等。”如学了《荷花》这篇课文后,先让 学生说说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再具体说说作者是怎样写他看到的、做到的 和联想到的情景的。说过之后,再找出自己生活中做过那些与之相类似的事 情,结果同学们找出了很多事,如“看郁金香”、“看牡丹”、“逛动物 园”、“春游”。接着,让他们说说在做这些事情时看到的情景,是怎么做 的,有什么想法等,最后要求仿照课文中具体段落的描写方法把这些事写下 来。由于学生有了要写的材料,又有写作的方法参照,所以写起文章来就比 较顺利。
经验、情感等因素的局限,又以形象思维为主导地位,所
以,模仿是他们的一种心理需要,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基
本途径之一。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也说:“模仿对
于儿童,正如独立创新对于成人那样同等重要”。茅盾先
生曾经说过“模仿是一座通往创新的桥梁,必须要打好这
个基础”。模仿可以说是创新的第一步,模仿又是学习的
学生在“我要写”、“我想写”的心境下一吐为
快,迸发创新的火花。
返回
2.引导学生多角度立意。
引导学生对同一内容从不同角度、方面进行 审视,确定不同的中心,从而写出新颖独到的具 有不同立意的习作。例如:在仿写“船夫的驾驶 技术特别好”这一总分段式时,我引导学生以 “马路上车真多”为总起句多角度立意。可反映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提高快的;可反映社会日 新月异变化快的;也可反映交通管理越来越混乱 的;还可反映车辆尾气排放,污染城市环境的; 由于立意的不同,习作迥然不同,很有创意。
仿写的形式
返回
• 仿写的形式有三种:一是句子仿写,二是片段 仿写,三是全文仿写。常用的是片段仿写。即对 文章的某种写作技巧或是某种表达方式、某一描 写方法等某个方面进行的模仿。如学《开国大 典》,可布置《开学典礼》练笔,同学们在仿照 构段的同时,这样写道:“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 山倒海的掌声,许校长出现在主席台上,跟大家 见面了。全校师生的目光一起投向主席台”“接 着,升国旗,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全校师生一齐 脱帽肃立,一齐抬头,瞻仰这鲜红的五星红旗。 啊,新的一学期开始了。”不论是哪种仿写,要 求仿中有变,仿中有新,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来。
写作技巧,为他们今后的构思提供材料和模式,从而打下
扎实的写作基础。
• 1.阅读教学“突破”、“积累”,
• 2.习作教学“回忆”、“模仿”。
返回
(二)由仿到创,培养能力
• “仿”是首要条件,“创”是目的,结果。仿写的 最终目的是将模仿引向创新。在模仿中培养学生 的创新精神,引导学生在充分体会范文立意选材、 布局谋篇等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已有的材料与个 人的感受,发挥想象,并运用已掌握的写作知识, 独立写作,具体做法:
最初形式。小学生习作正是扶床学步、牙牙学语阶段,因
此,在习作教学中,实行读写结合,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
无疑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语文课本中有
许多课文具有比较有特色的语言形式和表达技巧,这些文
章可以直观地告诉学生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反映客观事物,
表达内心感受,从中,让学生学习到许多实用的写作方法、
返回
1.创设主动习作的最佳心境。
•
苏霍姆林斯基曾严肃地指出:“一个教师不
能歧视学生的感情生活,因为那是学生主动性和
创新力的源泉”。良好的心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心
理潜能,促进自由联想,思维敏捷、语言流畅,
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在仿写
时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动机,
பைடு நூலகம்
通过创设情景诱发学生主动习作的最佳心境,让
语文写作教学中如何进行 仿写训练
• 习作教学适量的模仿,大胆的创新,积 极的应用,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写作兴趣,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预期的目的, 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范文引路,模仿起步
(二)由仿到创,培养能力
(三)注重实践,积极应用
(一)范文引路,模仿起步
•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模仿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