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合同知识)合同审核要点

(合同知识)合同审核要点

(合同知识)合同审核要点

合同审核的要点

当下业界人士从理论、实践上对合同审查的要点进行了不同的归纳,例如:“十性审查法”、“八点审查法”、“六要素审查”等等,笔者根据个人经验将“壹般的合同审查(即不同类别合同的通用审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壹方面:决策审查过程。

含义:依据组织的长远规划、战略目标、近期工作计划,对关联项目进行市场、政策、方向等方面的评估,进而对合同缔约目的、预期效果进行决策性分析,形成合同起草指导意见,且对合同草稿进行立意审查的过程。该项审查实质上是前合同事务,但对合同的起草修改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责任部门为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法律事务机构以及关联职能机构能够提供咨询建议。

于这个方面,合同审查者壹般要注意如下事项:

1、把握合同的缔约目的,围绕缔约目的设定权利义务。

缔约目的是合同的灵魂,没有缔约目的也就不存于合同。所以理解且具体化缔约目的是起草合同的首要任务,如果目的均搞错了,就算权利义务设定的再完美,操作流程再严密均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也会使得合同完全失去原有的意义。于搞清出缔约目的的基础上,要把握好指导思想,设定正确的权利义务走向和平衡,综合考虑对合同操作有影响的市场条件、政策环境等因素,使合同的内容和操作围绕缔约目的发挥作用,否则将使合同产生“先天缺陷”,引发“后天不足”。

2、考虑合同订立后的可变更可能。

当今社会,瞬息万变,且不说自然事件和社会因素非我们自然人或单个组织能力所能抗拒的不可抗力外,就连市场主体自身的变革或变化有时也是让人意想不到的,且且无法预测。所以我们于订立合同时,必须要考虑到合同订立后履约过程中所可能发生的壹些影响合同正常履行的因素。如自然事件中的台风、洪水等不可抗力事件,社会因素中的国家法律政策调整、市场价格重大波动等重大情势变更事项,微观方面可能遇到的合同壹方当事人死亡、企业终止清算、破产倒闭或重组且购等事项。

未雨绸缪,起草或审核合同时,对影响合同变动的因素考虑得越周密细致,就越能避免纠纷,当事人的合同权益也就越容易得到保障。

第二方面:主体审查过程。

含义:依据关联政策法规、合同缔约要求、关联技术标准,对签约双方进行主体资格、项目资质、缔约信誉、资信能力、人员构成等方面的审查过程。该项审查实际上是从合同衍生出来的关联审查项目,其责任部门为组织的职能机构、法律事务机构。

于这个方面,审查者壹般要注意如下事项:

1、注意合同主体的合法和真实。

市场经济强调缔约自由,为了追求利润,许多组织采取各种欺诈的手法,制造主体合法、真实的假相,达到签约(欺诈)的目的,严重干扰了市场秩序。虽然,从法律上讲,因该种动机签订的合同无效,而且能够依照关联救济条款进行责任追究。可是同样会给组织带来人力、物力、财力上的重大损失。所以合同主体的合法真实是合同审查的重要项目之壹,是关系合同目的能否实现的前提之壹。另外,仍要注意审核或确认负责签订合同的单位或个人是否已

取得相应的合法授权,以防止无权代理或超越代理权限订立合同的情形存于。当然,自已壹方的主体是否适格(例如不是独立法人、法人名称不对、印章和名称不壹致等),也要进行审查,防止所签订的合同无效。

2、注意合同主体是否具备关联的资质或许可。

对某些业务领域,按照关联的法律或法规规定,需要合同壹方或双方主体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或运营许可才可从事。如建设工程设计合同需要国家建设部门核发的设计资质、建设施工合同要求业主有“报建”的整套资料、物业服务管理合同需要物业管理资质、部分外贸或进出口合同需要的行业特殊代理权资质或运营许可、从事房地产开发业务需要开发资质、从事药品生产或运营需要药品批号、生产或卫生许可等。对实行资质管理或特殊许可的业务,若签约壹方不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或运营许可,由此所订立的合同壹般属于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合同。壹旦纠纷产生,容易被确认为无效合同。另外采用假的资质进行欺诈也是很常见的。审查关联资质和许可要求审查者深入了解关联专业知识。

3、注意对资信能力、业绩、人员等进行审查。

壹个组织的资信能力是影响其履约能力的重要因素,壹个规模较大、信誉良好、业绩出色的组织同样有可能因为资金周转的问题而影响其具体项目的操作,从而可能造成缔约方的损失,轻则延误履行期限,重则违约不能履行。因此,壹般重大工程项目、重要项目或者较大额度的采购等合同,壹般要求对方出具履约保证金函,这样才能从资信上促进对方积极履约。另外于后期质量保证期内,要求对方出具质保金保函也是可行的方法之壹,但壹般只适用于较大工程项目,涉及金额较多。另外,过往业绩和人员素质也是缔约目的实现的保障之壹,对业绩和人员的资料审查应该列入合同关键审查项目之壹。

第三方面:可行性审查过程。

含义:依据法律法规、行业规定、缔约目的,综合考虑组织所处环境、软硬件条件、操作习惯等,对合同标的、设定履行方式、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可操作性审查,确保合同履行能实际履行的过程。该项审查责任部门为企业职能机构和法律事务机构。

于这个方面,审查者壹般要注意如下事项:

1、合同标的约定要求详细、明确,做到指向对象具体。

合同的标的是最能体现缔约目的、合同性质的核心内容,相当于我们写文章时所表述的文章中心思想。所以,我们于起草合同时,最好要单独写明“合同标的”这样壹条内容,以便让人壹见便知合同的大概内容;从法律功用角度讲,通过“合同标的”条款仍能够更好地界定合同的性质。对“合同标的”的描述务必要达到“准确、简练、清晰”的标准要求,切忌含混不清。如对合同标的为货物买卖的,壹定要写明货物的名称、品牌、计量单位和价格,切忌只写“购买沙子壹车”之类的含糊描述;如对合同标的是提供服务的,壹定要写明服务的质量、标准或效果要求等,切忌只写“按照行业的通常标准提供服务或达到行业通常的服务标准要求等”之类的描述。否则,壹旦纠纷产生,往往就造成“合同约定不明”的情况。2、合同的履行方式壹定要具有可操作性。

围绕缔约目的设定的合同双方的履行方式、操作流程是合同标的实现的关键,不同性质、类别的合同于履行上有不同的方式,如采购合同的货物转移;工程施工合同的进度施工;技术开发合同的知识产权转移;安装合同的设备交付使用等,但各类合同的履行也有其共同的地方,根据合同双方履行的壹般过程,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内容:履行期限、履行地点、标的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