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案例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案例

列方程解乘除计算应用题教学案例
教学理念:在具体的情景中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感受数学的力量,达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思路与解题水平。

2、水平目标:引导学生根据解题过程总结出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的
分析水平。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重点难点:
重点: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步骤。

难点;根据题意分析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写等量关系。

(1)小明比老师矮43厘米。

(2)老师的体重是小明的3倍.
(3)每天生产76件,3天生产了228件。

2.根据问题找条件。

(1)还剩多少页没看?
(2)平均每分钟跑多少米?
(3)长方形的宽是多少米?(发散题)
我们已经学会了列方程解加减计算应用题,今天要学习列方程解决乘除计算应用题。

(板书课题)
(二)教学实施
出示教材第61页例4
1.提问;要想知道一个滴水的水龙头每分钟会浪费多少水,怎么办?
2.在学生各抒己见的基础上,老师介绍教材中的做法:拿桶接半小时,称得共1.8公
斤水.然后讨论:每分钟滴水量与半小时滴水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3.学生思考后,口答数量关系式:
每分钟滴的水×30=半小时滴的水
然后请学生独立列方程解答,集体交流解答过程.
4.学生口述验算过程.
5.小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过程是什么?解题关键是什么?
学生讨论后总结:
(1)弄清楚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2)找出题中数量之间的等量关系,并用X表示未知数。

(3)列出方程。

(4)解方程。

(5)检验,并写出答案。

(三)课堂作业
1.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6题(下两图)。

(1)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2)求出方程的解。

(3)展示讲评,重点分析等量关系。

2.完成教科书第63页的练习十一第7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汇报:你是怎样判断圈出来的字母表示的值得最大的?
归纳:当和相同时,一个加数越大,另一个加数就越小,所以第一组中a最大。

当差相同时,一个减数越小,被减数就越大,所以第二组中a最大。

当积相同时,一个因数越大,另一个因数就越小,所以第三组中a最大。

当商相同时,除数越小,被除数就越大,所以第四组中a最大。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会列方程解答一步应用题了吗?你知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解题步骤了吗?
(五)作业布置
练习十一9、10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