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控制器系统设计复习题(1)(1)

微控制器系统设计复习题(1)(1)

1. 通过PA 口控制PB 口,PA 口作为输入口与开关K0~K7 相连,PB口作为输出口与小灯L0~L7 相连。

设计硬件电路,且编程控制,在拨动开关时控制小灯的亮灭。

ORG 0000HLJMP MAINORG 0770HMAIN: MOV DPTR,#OFF2BHMOV A, # 90HMOVX @ DPTR, ALOOP1: MOV DPTR,#OFF28HMOVX A ,@DPTRINC DPTRMOVX @ DPTR,ASJMP LOOP1END例题用6264(8K×8位)给8051单片机的外围扩展8K的片外数据存储器,画出与单片机相连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并注明信号名称。

例题给8051单片机的外围扩展一片16K×8位片外程序存储器,画出与单片机相连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并注明信号名称。

LED显示器有静态显示和动态显示两种方式,显示原理是什么?静态显示就是在同一时刻只显示一种字符,或者说被显示的字符在同一时刻是稳定不变的。

其显示方法比较简单,只要将显示段码送至段码口,并把位控字送至位控口即可。

动态显示是同一时刻只有被选通位的数码管能显示相应的字符,而其他所有位都是熄灭的。

利用人眼对视觉的残留效应,采用动态扫描显示的方法,逐个循环的点亮各位数码管,每位显示1ms左右。

使人感觉就好像在同时显示不同的字符一样。

LED数码显示器有两种连接方法共阳极接法或共阴极接法常用键盘接口分为独立式键盘接口和行列式键盘接口。

一般按键较少时采用独立式键盘,在按键较多时采用矩阵式键盘。

他们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独立式键盘是指用I/O口线构成的单个键盘电路。

每个独立式键盘单独占有一根I/O口线,每根I/O口线的工作状态不会影响其他I/O线的工作状态。

在独立式按键电路中,按键输入一般采用低电平有效,上拉电阻保证了按键断开时,I/O口线有确定的高电平无按键按下时,常态,而当有按键按下时,行线电平状态将由与此行线相连的列线的电平决定。

列线的电平如果为低,则行线电平为低;列线的电平如果为高,则行线的电平亦为高。

消抖和按键释放怎么理解?在第一次检测到有按键按下时,该键所对应的行线为低点平,之行一段延时10ms的子程序后,确认该行线电平是否为低电平,如果仍为低电平,则认为该行确实有按键按下。

通常在检测到一次有效的按键操作后,并不立即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而是继续检测该键是否被释放,当检测到该键被释放后立即执行该键的功能程序,这样就可以保证一次按键操作,只执行一次键功能程序。

A/D转换是把连续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时间和数值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

A/D转换过程主要包括采样、量化和编码。

如当满量程电压为5V,采用10位A/D转换器的量化间隔、绝对量化误差、相对量化误差分别为:D/A转换器与A/D转换器的功能是什么?各在什么场合下使用?A/D转换是把连续的模拟电信号转换成时间和数值连续的数字信号的过程实现转换的器件称为模数转换器低速A/D转换器件:双积分型中速A/D转换器件:逐次逼近型高速A/D转换器件:并行比较型逐次逼近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其性价比适中,适合一般的应用;双积分型具有转换精度高、抗干扰性好的优点,但是转换速度慢,常用于各类仪器仪表中;并行式是一种通过编码技术实现高速A/D转换的器件,其速度可以达到几十ns,但是价格很高。

D/A转换的目的是把输入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与此数字量大小成正比的模拟量D/A 转换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设某DAC 有二进制12 位,满量程输出电压为5V,请问它的分辨率是多少?主要性能指标:D/A建立时间、分辨率、D/A转化精度分辨率为5/4096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 “转换速度”这一指标仅适于A/D转换器,D/A 转换其可以忽略不计转换时间。

(w)(2) ADC0809可以利用“转换结束”信号EOC向8051 单片机发出中断请求。

(r)(3) 输出模拟量的最小变化量称为A/D转换器的分辨率。

(w)(4) 输出的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的值所对应的输入模拟量的变化称为D/A 转换器的分辨率。

(w)请分析A/D 转换器产生量化误差的原因,具有8 位分辨率的A/D 转换器,当输入0~5V 电压时,其最大量化误差是多少?把电压值分成有限的数值区间,使某个区间的所有电压值都对应一个数字量,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导致的误差称为量化误差。

8051 单片机与DAC0832 接口时,有那三种工作方式?各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场合使用?方式:直通式、单缓冲、双缓冲直通:当DAC0832的片选信号、写信号、及传送控制信号的引脚全部接地,允许输入锁存信号ILE引脚接+5V时,DAC0832工作于直通方式,数字量一旦输入,就直接进入DAC寄存器,进行D/A转换。

但由于直通方式不能直接与系统的数据总线相连,需另加锁存器,故较少应用。

单缓冲:单缓冲方式是指内部的一个寄存器工作于直通状态,另一个工作于受控状态,当然也可以使两个寄存器同时选通及锁存。

因此,单缓冲方式有三种不同的连接方法;在不要求多相D/A同时输出时,可以采用单缓冲方式,此时只需一次写操作,就开始转换,可以提高D/A的数据吞吐量。

双缓冲:就是把DAC0832的两个锁存器都接成受控锁存方式。

由于芯片中有两个数据寄存器,这样就可以将8位输入数据先保存在“输入寄存器”中,当需要D/A转换时,再将此数据从输入寄存器送至“DAC寄存器”中锁存并进行D/A转换输出。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克服在输入数据更新期间输出模拟量随之出现的不稳定。

这时,可以在上一次模拟量输出的同时,将下一次要转换的数据事先存入“输入寄存器”中,一方面克服了不稳定现象,另一方面出提高了数据的转换速度;用这种方式还可以同时更新多个D/A转换器的输出;此外,采用两级缓冲方式也可以使位数较多的DAC器件用于数据位数较少的系统中;在多路D/A转换需要同步的时候,双缓冲方式是非常有用的,比如数字式示波器RS-232、RS-485、CAN为外总线,它们是系统之间的通信用总线;I2C、SPI是内总线,主要用于系统内芯片之间的数据传输。

SPI只需四条线就可以完成MCU与各种外围器件的通信,这四条线是:串行时钟线(SCK)、主机输入/从机输出数据线(MISO)、主机输出/从机输入数据线(MOSI)、低电平有效从机选择线(/CS)。

工作原理:当SPI工作时,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逐位从输出引脚(MOSI)输出(高位在前),同时从输入引脚(MISO)接收的数据逐位移到移位寄存器(高位在前)。

发送一个字节后,从另一个外围器件接收的字节数据进入移位寄存器中。

主SPI的时钟信号(SCK)用来保证传输的同步。

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工作原理: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SCL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高电平向低电平的变化表示起始信号;SCL 线为高电平期间,SDA线由低电平向高电平的变化表示终止信号。

1. 填空题(1) 干扰窜入单片机系统的主要途径有空间干扰、供电系统干扰、过程通道干扰其他干扰。

(2) 干扰的耦合方式主要有:光电耦合器、隔离变压器、滤波器等几种形式。

(3) 常用的数字滤波方法有、、、、、和等几种。

(4) 常用的软件抗干扰技术有:软件滤波、指令冗余技术、软件陷阱技术、“看门狗”技术2. 选择题(1) 可以使PC 摆脱“死循环”困境的是C。

A.NOP指令冗余B.软件陷阱技术C.Watchdog 技术D.数字滤波(2) 可以抑制空间干扰的是D。

A.光电隔离B.双绞线传输C.可靠接地D.屏蔽技术(4) Watchdog定时间隔tw以满足最好为A。

A.1.1T<tw<2T B.T<tw<1.1TC.1.1T<tw<1.5T D.1.5T<tw<2T(5) 单片机系统受到干扰后,容易使程序计数器PC 发生改变,则不能使程序纳入正轨的是。

DA.软件陷阱B.Watchdog 技术C.指令冗余技术D.数字滤波技术习题11.什么是嵌入式系统?嵌入式系统的特点是什么?我国通常定义: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就是嵌入到目标体系中的专用计算机系统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并且软硬件可裁减,适用于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嵌入性、专用性与计算机系统是嵌入式系统的3个基本要素嵌入式系统的特点:1.嵌入式系统是专用的计算机系统2.嵌入式系统须满足系统应用环境的要求3.嵌入式系统需满足对象系统的控制要求4.嵌入式系统是一个知识集成应用系统5.嵌入式系统具有较长的应用生命周期6.嵌入式系统软件固化在非易失性存储器中7.多数嵌入式系统具有实时性要求8.嵌入式系统设计需专用的开发环境和工具4.嵌入式系统有哪些组成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是什么?硬件层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存储系统、通信模块、人机接口、其他I/O接口(A/D、D/A、通用I/O等)以及电源等组成。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层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核心,在嵌入式微处理器基础上增加电源电路、时钟电路和存储器电路(RAM,ROM等),这就构成了一个嵌入式核心控制模块,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都可以固化在ROM中中间层程序主要为上层软件提供了设备的操作接口,它包括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ion Layer,HAL)、板级支持包(Board Support Package,BSP)以及设备驱动程序应用软件是在嵌入式操作系统支持下通过调用API函数,结合实际应用编制的用户软件5.简述嵌入式处理器的分类及各自的主要特点。

写出EMPU、EMCU、EDSP、SOC和SOPC的全称,并解释其含义嵌入式处理器的种类嵌入式微处理器(Embedded Microcomputer Unit,EMPU)、嵌入式微控制器(Embedded Microcontroller Unit,EMCU)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Embedded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EDSP)嵌入式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嵌入式可编程片上系统(System On a Programmable Chip,SOPC)。

嵌入式微处理器是由PC中的CPU演变而来的,与通用PC的微处理器不同的是,它只保留了与嵌入式应用紧密相关的功能硬件,ARM是应用最广、最具代表性的嵌入式微处理器。

嵌入式微控制器的典型代表是单片机,其内部集成了ROM/EPROM/Flash、RAM、总线、总线逻辑、定时器、看门狗、I/O接口等各种必要的功能部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