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山 学 院专题分析报告题目:按三次产业分就业情况分析系 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 训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 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 名 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 导 教 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2年6月29日【摘要】:全球约有25万家SPSS 产品用户,它们分布于通讯、财会、银行、证券、保险、商业、市场研究、科研教育等多个领域和行业,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升,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新兴行业不断涌现。
产业内的微观主体—企业也在不断变化。
国有企业的改革不断深化,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增多、地位上升,发生了一系列结构性的转变。
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会影响到劳经济管理系 10营销本第六组 任聪237王亚静213李坤128杨则君222高爱青 边丽洁 SPSS 统计软件实训动者的就业结构。
而劳动者就业结构是否合理、劳动力的配置是否有效率,也会成为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因素,二者具有紧密的关联关系。
关键词:三次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就业人数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一、我国三次产业就业情况分析第一,第一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的专业统计软件。
此软件对研究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有很大的作用。
从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来看,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国的行列,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很大,大约落后60—100年,面对这种现状,我国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的策略应该是:三次产业并重,加速发展乡镇企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而不能走先工业化再服务化、先城市化再服务化的道路。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时期,产业结构也正处在战略性调整的历史阶段。
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上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在大多数国家呈不断下降的趋势。
直至70年代,在一些发达国家,如英国和美国,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劳动力所占比重下降的趋势开始减弱。
第二,第二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在60年代以前,大多数国家都是上升的。
但进入60年代以后,美、英等发达国家工业部门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在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开始下降,其中传统工业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
第三,第三产业的增加值和就业人数占国民生产总值和全部劳动力的比重各国都呈上升趋势。
60年代以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发展更为迅速,所占比重都超过了60%。
从三次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中可以看出,世界各国在工业化阶段,工业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发达国家在完成工业化之后逐步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日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主导部门。
二、数据来源分析1.2010年各地区按三次产业分就业人员数(数据来源于《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地区就业人员(人)构成(%)总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全国76105.0 27930.5 21842.1 26332.3 36.7 28.7 34.6 北京1317.7 65.1 275.8 976.8 4.9 20.9 74.1 天津520.8 75.9 213.5 231.4 14.6 41.0 44.4 河北3790.2 1469.6 1261.1 1059.5 38.8 33.3 28.0 山西1665.1 638.2 440.2 586.7 38.3 26.4 35.2 内蒙古1184.7 571.0 206.2 407.5 48.2 17.4 34.4 辽宁2238.1 700.2 586.4 951.5 31.3 26.2 42.5 吉林1248.7 524.9 266.3 457.5 42.0 21.3 36.6 黑龙江1743.4 774.8 337.4 631.2 44.4 19.4 36.2 上海924.7 36.3 347.4 540.9 3.9 37.6 58.5 江苏4731.7 883.3 2141.9 1706.5 18.7 45.3 36.1 浙江3989.2 633.9 1914.0 1441.3 15.9 48.0 36.1 安徽3846.8 1538.5 1132.4 1175.8 40.0 29.4 30.6 福建2181.3 636.5 815.9 728.9 29.2 37.4 33.4 江西2306.1 867.2 684.2 754.8 37.6 29.7 32.7 山东5654.7 2004.4 1839.9 1810.4 35.4 32.5 32.0 河南6041.6 2711.7 1753.4 1576.5 44.9 29.0 26.1 湖北3116.5 920.6 907.9 1288.0 29.5 29.1 41.3 湖南4007.7 1871.9 860.9 1275.0 46.7 21.5 31.8 广东5776.9 1483.3 2018.0 2275.6 25.7 34.9 39.4 广西2945.3 1571.2 619.5 754.7 53.3 21.0 25.6 海南445.7 222.1 53.6 170.1 49.8 12.0 38.2 重庆1912.1 632.7 555.7 723.7 33.1 29.1 37.8 四川4997.6 2142.1 1153.6 1701.9 42.9 23.1 34.1 贵州2402.2 1192.1 285.0 925.1 49.6 11.9 38.5 云南2814.1 1671.5 382.6 759.9 59.4 13.6 27.0 西藏175.0 93.0 19.4 62.7 53.1 11.1 35.8 陕西1952.0 856.0 487.8 608.2 43.9 25.0 31.2 甘肃1431.9 731.5 216.3 484.1 51.1 15.1 33.8 青海294.1 123.4 66.4 104.3 41.9 22.6 35.5 宁夏326.0 128.3 86.2 111.5 39.4 26.4 34.2 新疆852.6 436.1 119.8 296.6 51.2 14.1 34.82.1996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与各产业之间的数据分析《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年份国内生产总值(亿元)第一产业(亿元)第二产业(亿元)第三产业(亿元)就业人员(万人)经济活动人口(万人)第一产业所占比例(%)第二产业所占比例(%)第三产业所占比例(%)1996 71176.6 34820 16203 17927 68950 69765 50.5 23.5 26 1997 78973.0 34840 16547 18432 69820 70800 49.9 23.7 26.4 1998 84402.3 35177 16600 18860 70637 72087 49.8 23.5 26.7 1999 89677.1 35768 16421 19205 71394 72791 50.1 23 26.9 2000 99214.6 36043 16219 19823 72085 73992 50 22.5 27.5 2001 109655.2 36399 16234 20165 72797 73884 50 22.3 27.7 2002 120332.7 36640 15682 20958 73280 74492 50 21.4 28.6 2003 135822.8 36204 15927 21605 73736 74911 49.1 21.6 29.3 2004 159878.3 34830 16709 22725 74264 75290 46.9 22.5 30.6 2005 184937.4 33442 17766 23439 74647 76120 44.8 23.8 31.4 2006 216314.4 31941 18894 24143 74978 76315 42.6 25.2 32.2 2007 265810.3 30731 20186 24404 75321 76531 40.8 26.8 32.4 2008 314045.4 29923 20553 25087 75564 77046 39.6 27.2 32.2 2009 340506.9 28890 21080 25857 75828 77510 38.1 27.8 34.1 2010 397983.027931 21842 26332 76105 78388 36.7 28.7 34.63.1996年到2010年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
年份第三产业(亿元)逐期增长量(亿元)累计增长量(亿元)定基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996 17927 . 0 100 . . 99 1997 18432 505 505 102.82 102.82 101.82 101.82 1998 18860 428 933 105.2 102.32 101.32 104.2 1999 19205 345 1278 107.13 101.83 100.83 106.13 2000 19823 618 1896 110.58 103.22 102.22 109.58 2001 20165 342 2238 112.48 101.73 100.73 111.48 2002 20958 793 3031 116.91 103.93 102.93 115.91 2003 21605 647 3678 120.52 103.09 102.09 119.52 2004 22725 1120 4798 126.76 105.18 104.18 125.76 2005 23439 714 5512 130.75 103.14 102.14 129.75 2006 24143 704 6216 134.67 103 102 133.67 2007 24404 261 6477 136.13 101.08 100.08 135.13 2008 25087 683 7160 139.94 102.8 101.8 138.94 2009 25857 770 7930 144.23 103.07 102.07 143.23 2010 26332 475 8405 146.88 101.84 100.84 145.88三、按三次产业就业人数分析1.1996年至2010年.各年份就业总人数分布,总的人数不断增长。
2.从1996年,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就业人数都在缓慢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