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重庆市的高等教育重点学习学习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模板范文模板.docx

重庆市的高等教育重点学习学习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范文模板范文模板.docx

项目所属科类项目类别代码申报项目类别理学3一般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申请书项目名称: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申请人:李泽涛申请学校:长江师范学院通讯地址: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龙大道98 号邮政编码:408100联系电话:申请日期:2008 年 2 月 27 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七年印制填表说明一、请按表格填写各项内容,要实事求是,逐条认真填写;表达要明确、严谨。

二、申请书为 A4 复印纸,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八份(均为原件),由所在学校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市教委高教处。

三、在学校意见一栏中,应明确学校在人员、时间、条件、政策等方面的保证措施和对配套经费的意见。

四、“所属科类”指本科专业目录中所列的十一个学科门类;教育管理类的填写“教育管理”。

“类别代码”中 1 代表“重大项目” ;2 代表“重点项目” ;3 代表“一般项目”;4 代表自选项目。

项名称目申请金额姓名专业技术职务项主要教目学工作简主历项目主持人情况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李泽涛性别男出生年月1955 年 2 月副教授行政物电系所从事物理学职务副主任专业从教以来共讲授课程 11 门:其中《电磁学》 16 届、《电动力学》 6 届、《数学物理方法》 3 届、《力热实验》 2 届、《电磁学实验》 2 届、《机械制图》1 届、《普通物理》 3 届、《计算机基础》 5 届、《FoxBase2.1 》4 届、《V isualFoxpro6.0 》 1 届、《Authorware6.5 》 2 届。

任物理系副主任期间,曾负责物理系世行贷款的设备购置计划,参与了日元贷款设备购置计划。

持主要教育人教学研究领域及成果研究领域:实验物理及信息光学主要成果:教育研究论文:1.均匀带电圆环在空间的电场分布涪陵师专学报2.开特摆测重力加速度容易犯的一个犯错误涪陵师专学报3.师专物理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探讨与实践大学物理教育专刊4.相关与卷积的比较研究涪陵师院学报5.环路定理的一种简单证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6.光学相关实验物理实验7.利用 CCD 光电测量系统测量杨氏弹性模量大学物理8.透明材料位相缺陷的多种检测方法物理实验著作:《电磁学试题库》——重庆大学出版社主编教育研究项目:1.初中物理教学软件(院级)2003 年 9 月— 2004 年 7 月(已结题)2.光学相关实验研究(院级)2005 年 7 月— 2006 年 7 月(已结题)3.透明材料位相缺陷检测(院级)2007 年 4 月— 2008 年 4 月(在研)4.高等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改革研究(院级)2006年 10 月— 2008 年 10 月(在研)项目项目主要成员情况主要教年专业技术工作承担姓名行政职务育研究签章龄职务单位工作领域杨晓莉43高级实验师实验教师物电系普物实验编写实验教材喻凌51实验师实验教师物电系普物实验编写实验教材组张可言44主卢孟春44要郑勇林51成肖学雷44员陆智45教授副教授教授副教授讲师系副主任实践教学科长理论物理教研室主任大学物理教师大学物理教研室主任物电系普通物理教务处近代光学凝聚态物物电系理物电系普通物理物电系普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制定实验管理制度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大学物理与实验的衔接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情唐焕芳43况王玉平44副教授高级实验师学科教学论教研室主任实验教师物电系教学法实验教学方法设计实验管理软件物电系物理实验设计一.立项依据及目标1.现状与背景分析(包括已有研究实践基础)大学物理实验是所有理工科学生的一门重要实验基础课程,也是理工科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最先接触到的基础性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增强学生对物理基本原理的理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应专业的理论知识、培养实践能力、思维模式和科学素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物理实验课程内涵丰富,所覆盖的知识面和信息量以及技能训练内容是其它课程的实验环节难以比拟的。

大学物理实验对学生深入观察现象、建立物理模型,定量研究变化规律,分析、判断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工作的素养和能力方面都起作奠基性的作用。

师范院校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教师是以育人为根本宗旨。

而现代的人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才能适应现代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

但是,从我们对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情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基本上是沿袭物理专业的实验教学模式进行的,这样的模式不适应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建设和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要求。

特别是近几年师范院校发展起来的工科专业,更是未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缺乏统一规划、科学管理,资源共享性差,设备利用率不高;(2)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大都依附理论课程开展,尚未形成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体系;(3)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相对较少,层次不高;(4)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与专业特点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学科专业建设;(5)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缺少自主设计、自主研究的氛围。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往往不能完成实验而草草收场,实验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针对以上问题,不少工科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对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做过一些研究,也获得了一些经验,但对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的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研究相对较少。

当前,各师范院校正在积极的探索适合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模式,以期找到一条相对适合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新途径,解决当前阻碍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瓶颈,有鉴于此,我们申报《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课题,基于提高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质量、注重培养学生科研精神、增强动手能力为出发点,依据实验教学的目标与要求,结合专业特色,以实验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对高等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探讨,努力构建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实验教学模式。

已有的研究实践基础:申报本课题之前,我们已做了大量的先期工作,派人参加了“全国大学物理论坛”和“第四届全国物理实验教学研讨会”,调研了市内外部分师范院校《大学物理》及《大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和改革方法,听取了部分工科院校《大学物理实验》改革的经验,收集了大量的物理实验教学研究资料。

在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等方面,已在物理学专业的《物理实验教学》中作过一些尝试,并获得了初步的收获,编写了部分实验讲义。

具体情况如下:科研项目:1. 初中物理教学软件(院级)2003—2004(已结题)2.光学相关实验研究(院级) 2005 —2006年(已结题)3. 物理实验课程结构改革与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院级)2003 —2004(已结题)4.运用现代测试技术提升《普通物理实验》档次的研究(院级) 2003 — 2004 (已结题)5.静电场描绘实验的改进(院级)2005 — 2006(已结题)6.中学生主体性发展与探究式物理课堂教学的选择及优化 (gj0055) 市教委规划项目 2005 — 2006已结题7.普物实验教学与学生科研能力培养(院级) 2004— 2005 (已结题)8.现代测试技术在普通物理实验中的应用(院级) 2004— 2005 (已结题)9.普通物理课程教学改革与现代化发展及其模式的构建(院级) 2007 — 2008 (在研)10. 空间滤波与透明材料位相缺陷检测研究(院级)2007 — 2008 (在研)科研论文:1. 电磁学实验中三个容易被忽视的问题《物理教学探讨》2001-82. 高师普通物理实验教学目标初探《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2-13.在力学实验中培养本科生科研意识的尝试《大学物理.物理教育专刊》2002-14.将弹簧振子实验由验证改进为探索型《大学物理实验》 2002-35.对伽利略摆高实验的进一步讨论《物理教学探讨》 2002-16.初中物理实验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物理教学探讨》 2002-77.新型物理实验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能力培养《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2-68.热学实验中的控温计时装置《四川师范大学报》 2003-59.液体比热容的测量《四川师范大学报》 2003-310. 物理实验课程的改革与探索《实验科学与技术》 2004-311.大学物理实验课的探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5-412.新教材对中学物理教师的要求《物理教学探讨》 2005— 713.新课程标准下师范院校《中学物理教学法》教学方法改革探索《现代教育教学探索》 2006— 214. 谈高师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物理教学探讨》2006-1215. 设计与操作探究性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物理教师》2006-516. 优化主体性课堂教学的策略《教学管理》2006—117. 光学相关实验《物理实验》2005 — 1218.利用 CCD光电测量系统测量杨氏弹性模量《大学物理》2006—119. 透明材料位相缺陷的多种检测方法《物理实验》2007-42.研究内容、目标、要解决的问题和主要特色研究内容和目标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育思想和教学管理制度。

我们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着眼于课程的整体优化,构建合理的实验教学体系,更新实验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结合专业特色,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在相关学科专业和课程建立包括基础实验、综合实验、设计实验等不同能力层次,既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又相对独立的综合物理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实验教学项目,制定实验教学大纲,实行因材施教,分层培养;(2)加强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材建设,组织力量编写适合于非物理专业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3)加强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的理论研讨,如建立实验教学模式,改进实验教学方法等;(4)加强实验室管理的软件建设,制定或修订《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室管理条例》、《师范院校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规程》、《大学物理实验中心开放管理条例》等管理文件,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实验教学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实验人员考核、培训办法;仪器设备维护与管理制度;实验操作基本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实验室基本信息收集制度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