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预防教育测试试题
学校:教师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每题3分,共60分)
1以下吸毒行为中最容易传播艾滋病病毒的是:()
A. 鼻吸入毒品
B.静脉注射吸毒
C.数人共用注射针具静脉注射毒品
2、《国际禁毒公约》规定的毒品是:()
A.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B.麻醉药
C.麻醉药品
3、国际禁毒日是:()
A.6月6日
B.6 月26日
C.6 月16日
4、吸毒危害人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和新陈代谢,并导致多种疾病,吸毒过量还会造成什
么后果?()
A.突然死亡
B.休克
C. 暂时昏迷
5、吸毒会导致生理机能发生紊乱,生理和心理会对毒品产生强烈的依赖,毒瘾发作时
会出现一系列使人感到非常痛苦的反应,失去理智和自控力,甚至是:()
A.自伤、自残和自杀
B.自伤、自残
C.自杀
6、根据我国现行刑法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
A.砒霜、敌敌畏等毒药;
B.烟、酒;
C.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7、以下哪一种属于麻醉药品()
A.海洛因
B.冰毒
C.摇头丸
D.安眠酮(K粉)。
8吸毒与艾滋病是一对孪生兄弟,艾滋病的医学名称是()
A.超级癌症
B.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C世纪瘟疫D世纪杀手。
9、在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大多因(),这是造成我国艾滋病传
播的首要原因。
A.性接触传播
B.静脉注射毒品传播
C.母婴传播;
D.日常接触传播10、资料统计表明,海洛因吸食者的平均死亡年龄为(
11、我国禁毒工作的方针是()
A. 有毒必肃,贩毒必惩,种毒必究,吸毒必戒
B. 遏制毒品来源,遏制毒品危害,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
C. “四禁并举、预防为本、严格执法、综合治理”
D. 打团伙,摧网络,破大案,抓毒枭,缴毒资
12、“四禁”,是指禁止吸食毒品、禁止贩运毒品、禁止制造毒品和()
A.禁止种植毒品原植物
B. 禁止加工毒品
C.禁止容留吸食毒品
D. 禁止走私毒品
13、戒毒必须坚持预防为主,而吸毒行为的预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要()
A.在全社会倡导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B.严厉打击毒品犯罪
C.实行全员收戒
D. 提高戒毒成效
14、自上个世纪以来至今的百年间,()成为滥用最广、毒性最强、危害最大的毒
品之一。
A.鸦片
B. 可卡因
C. 海洛因
D.冰毒
15、()的毒副作用主要是能够使人产生幻觉、妄想,进而形成兴奋性精神病,还会引发暴力行为甚至刑事犯罪。
A.鸦片
B. 可卡因
C.海洛因
D.冰毒
16、下列可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是()
A.咳嗽、打喷嚏;
B.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同池游泳;
C.蚊虫叮咬;
D. 与感染艾滋病病毒人员共用注射器。
17、据有关组织估计,目前全世界至少有(
)人注射毒品。
万万亿亿
1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应
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A.无论数量多少克以上克以上D.数量较大
19、吸毒行为对吸毒者自身的危害表现为生理和()危害两个方面。
A.身体
B. 健康
C. 心理
D. 身心
20、根据国家禁毒委员会公布的数字,2004年底我国吸毒人数为()人
万万万万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1、我国《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
责任。
()
2、从年龄来分,青少年是我国容易沾染毒品的重点人群。
()
3、怀孕的妇女吸毒成瘾,胎儿出生后会没有毒瘾。
()
4、检举、揭发毒品违法犯罪不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
5、禁毒只是公安机关的事。
()
6、吸毒的方式有口服、鼻吸、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
()
7、警犬中也有专业的缉毒犬。
()
&明知道是毒品而替他人保管构成犯罪。
()
9、戒毒药品都可供应戒毒医疗机构开展戒毒治疗使用。
()
10、强制戒毒是指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在一定时期内通过行政措施对其强制进
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法制教育、道德教育,使其戒除毒瘾。
()
三、填空题。
(每空1分,共10分)
1、毒品具有的4个基本特
2、我国主要的戒毒模式_______________ 、
3、吸毒就是----------------- 、------------------ 的行为
四、简答题。
(每题5分,共10分)
1、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2、吸毒对社会的危害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