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贸经系学生会干部读书心得交流会的通知一、活动意义和目的 通过开展读书心得交流活动,为系学生会干部搭建一个相互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成 果的平台, 在全系进一步营造 “读书好、 好读书、 读好书” 的良好氛围, 树立 学习终身化”的学习理念,把读书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个人爱好、一种工作责任、 精神追求,促使广大学生干部在学风上有新转变、观念上有新突破、能力上有新提高、 上有新成效。
二、活动主题 读好书、强素质、促发展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拟定于 12月中旬(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在干训楼 408 举行。
四、 参加人员 贸经系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
五、 活动程序1. 登台发言。
每名代表按照会前抽签顺序号依次上台,紧密联系自身思想、工作和生活 实际,从不同侧面深入畅谈各自的读书经验、读书感受、读书心得与读书收获。
每名代表发 言结束后,由评委现场即时打分。
2. 有感而发。
全部代表演讲发言结束后,进入自由交流和讨论环节。
与会人员针对发言 人汇报的某部书籍、精彩段落(句子)和读书心得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感想和 感言。
3. 宣布名次。
工作人员统分结束后,由主持人宣布评奖结果并颁发奖品。
4. 总结点评。
系领导就读书交流会活动情况总结点评。
六、评分规则 (一)评分方法:比赛采取 10 分制,评委现场打分,扣除最高和最低分各一名后,以平 均分作为选手的最后得分(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二)评分标准: 1.内容充实,立意新颖, 条理清晰( 4分) 2. 感情充沛, 表达流畅, 声情并貌( 2 分) 3. 精神饱满, 服装整洁, 仪表端庄( 2 分) 4. 听众反应热烈,富有感染力( 2 分) (三)评委组成:邀请有关领导组成评委团(具体人员会前确定) (四)工作人员:监票、计分人员由系学生会抽调人员组成。
七、奖项设置共评选出一等奖 1名,二等奖 2名,三等奖 3名,参与奖 4名。
分别奖励价值 100 元、 80 元、 60 元、 40 元的奖品,并颁发荣誉证书。
八、要求演讲发言内容必须思想健康, 观点鲜明, 给人启迪。
每位代表发言时间控制在 8分钟内。
二O 一一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篇二:读书心得交流《读书心得交流》主题班队会活动方案 时间: 2015年 9 月 28日 地点:附中高一( 7)班教室 班会主题:读书心得交流活动议程:一、活动目的、明确什么是好书,使学生懂得只有多读好书才有利于在各方面的提高和发展。
、畅谈读书的感想,交流读书的方法,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明确读书目的,展示读书成果,提高学生读书的自觉性。
二、活动过程 主持人(合):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由我俩在这里主持《读书心得 交流》主题班会活动。
男:莎士比亚说过,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
女: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
真心希望同学们都能和好书交上朋友。
系学生会:阅读生活化、 一种工作言。
(1)进行问答环节:男:大家觉得读书有没有好处? 等待回答(有好处) 女:读书的好处是什么? 等待回答 (增长见闻、 扩宽视野 、获得知识 开阔自己的视野 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 还有学会与人相处 面对压力的时候的方法态度)男:不错的, 读书好处颇多, 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同学们读书或的感受和体会。
完毕……(找班级几位爱看书的同学发表见解)例如:a 读书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乐趣,我们能够从书中汲取到许多的知识 .读一本好书, 就有如发现了一颗原钻 , 越深入越美丽 , 越调卓越闪亮 . 从书中学到的知识 , 会是我们一生的精 神财富 , 所以说 , 每当我们读过书后 , 就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愉悦感受 , 因为 , 我们为收获了知识 而开心 . 快乐 .女:刚才同学们的发言都很精彩! 让我们再一次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
好,读书可以增长更多的见识,那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你读书的目的是什么?畅谈读书目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读书是为了充实自己,为满足心理和感情的需要、是为了考取文凭、为了将来工作)( 2 )进行游戏环节 - 猜成语女:咱们中华上下五千年, 同学们知道有什么关于读书的成语小故事吗? 根据电教平台上的小故事猜猜这是什么成语呢?1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位政治家。
他年轻时勤奋好学,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
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
时 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
古时候, 男子的头发很长。
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
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 头一 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 孙 敬悬梁战国时期, 有一个人名叫苏秦, 也是个政治家。
年轻时由于不是很出众, 人人都很冷淡, 瞧不起他。
这对他的刺激很大。
所以,他下定决心, 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 很疲倦, 常打盹,直想睡觉。
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 腿上刺一下。
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 苏秦刺股女:这两个故事让你想到了什么成语呢? ( 同学们回答, 讲对的进行表扬 ) 男:悬梁刺股:股:大腿。
因怕困倦影响学习, 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 用锥子刺大腿。
形容勤学苦读。
2 、西汉时期,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
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
那个时候,书 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
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 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
后来匡衡长大了,他要在地里干活,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很 久才能够读完。
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 的时间来看书。
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 等待发言男:读书固然 男:请同学们上背白天读过的书。
背着背着, 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
他走到墙壁边一看, 啊!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
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 墙缝挖大了一些。
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
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女:这又是什么成语?有同学知道吗? ( 同学们回答,讲对的进行表扬 ) 男:凿壁借光: 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
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3)介绍读书的方法女:同学们, 古人是因为条件的原因, 才这么艰辛的学习。
那在现代的你知道怎么读书? 怎么看书吗?(同学们发表言论)男:教大家几手吧!1 、读书的途径:和同学相互交换阅读;双休日去书店看书;去少年儿童文学网站看书; 去图书馆办张读书卡,定期借书。
2345 书卡等。
) 123456 意用眼卫生。
(5)从读书中找到快乐。
让我们都来露一手。
朗诵文章段落(请同学朗诵自己喜欢的文章,分享心得体会)三、活动结束 男:刚才同学们的朗诵都很棒! 让我们再一次为他们的精彩表现鼓掌。
识,给我们力量!(合):让我们带着一份热情 ,带着 一个梦想, 带着 一份执着,尽情去畅游书海,享受读 书带给我们的快乐吧!高一 7 班主题班会到此结束!篇三:读书心得交流与体会发言稿读书心得交流与体会发言稿冷翠红匡衡、有计划的读书:如近段时间阅读哪种类型的书籍或哪几本书。
、关注新书推荐:如网站和书店查询新书推荐。
、勤做读书卡:如将读后感或书中的好词佳句配上简单插图作成一张漂亮的读书卡片。
、为自己开辟一个精致的小乐园: 分类清晰的书架、 轻松有趣的书台、 精致的书签和读 (4)读书应该注意的地方 女:那同学们在平时读书时,觉得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养成做读书卡片的习惯。
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
坚持每天安排一段时间看书。
能自己选择较好的环境。
如不能在车上、床上等地方看书。
能爱护书籍。
如不在书上随意乱图乱画,尽量使用书签,不乱丢书。
做任何事情都要劳逸结合, 再好的书也不能拿起不放, 要做到看一会就休息休息, 注女:书给我们知 +4-P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学记》曰:“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 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而我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
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
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
愚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 、“长流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 。
因此,在教学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教学中最大的乐趣。
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教师今天的学习主要不是记忆大量的知识,而是掌握学习的方法——知道为何学习?从哪里学习?怎样学习?如果一个老师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即使他教的门门功课都很优异,他仍然是一个失败的学习者。
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方向。
在知识经济大潮中,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应该认准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准自己的价值空间。
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
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会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这就是我终身从教的最大追求。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 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
任何人都可以使梦想成为现实,但首先你必须拥有能够实现这一梦想的信念。
有信念自有毅力,有毅力才能成功。
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师的定律,一言以蔽之,就是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
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
“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 。
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全新的眼光来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造性地开展教书育人工作。
常读书使我明白了许多新道理: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移植的过程,应当是学习主体(学生)和教育主体(教师),包括环境“人——环境”系统。
学生将不再是知识的容器,而是自主知识的习得者。
面对知识更新周期日益缩短的时代,教师必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把教师知识的储藏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比为“一桶水”与“一杯水”的陈旧观念,而要努力使自己的大脑知识储量成为一条生生不息的河流,筛滤旧有,活化新知,积淀学养。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和教了多少书。
用心教、创新教与重复教的效果有天渊之别。
比方向更重要的是态度,比态度更重要的是毅力。
“任尔东南西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
” 一天爱读书容易,一辈子爱读书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