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预测分析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预测分析

我国大豆供需现状及预测分析
一、我国大豆供给现状分析
1.1国内大豆生产情况
近年来,我国大豆产量总体呈现波动性增长态势。

日益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与严峻的经济形势、国产大豆自身品质有待提高和加工企业过度依赖进口大豆等诸多原因导致国内大豆种植收益不断下降 ,农户种植大豆积极性持续降低。

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大豆消费需求 , 增加大豆进口量成为唯一选择 , 使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

图1.1 中国大豆产量统计图
图1.2 中国大豆播种面积统计图
图1.3 2015年全国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预估
由以上表格可以看出黑龙江的种植面积及产量约占全国30%,我们可以看出今年黑龙江地区大豆种植面积和种植产量较去年都有不到3%左右的降幅。

种植玉米收益高于大豆一倍还多,也刺激农户改为种植玉米或者其他农产品。

1.2国内大豆进口情况
1.2.1地区
中国大豆主要从三个国家进口,分别是阿根廷、巴西和美国。

来自阿
根廷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8392291.7吨,相比2013年26416101.8吨下降了7%,并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来自巴西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02348358.1吨,相比2013年的187252641.5吨上升了8%;来自美国的大豆进口量,2014年为201297923.9吨,相比2013年的148266433.7吨上升了35%。

从进口来源看,我国进口大豆国别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

2006年,巴西首次超过美国,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

而目前来看,美国很有可能超过巴西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

1.2.2 进口量
表1.2.2中国大豆历年进口量
1996年之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年净出口量从几十万吨到一百多万吨不等。

近些年,大豆的食用和榨油需求继续增加,国民肉、蛋、奶需求强劲,
国内大豆压榨行业产能提高,国家加大大豆与植物油储备力度等因素使得我国大豆进口数量猛增。

一方面是大豆进口量的飞速增加,另一方面却是国内大豆产量徘徊下降,进而导致我国大豆自给率持续走低,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

据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大豆进口量为70350千 t,占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31.3%,比 2012年的30.4% 提高了0.9个百分点。

2014年大豆进口量达到75200千t,比上一年又提高了0.6个百分比,近乎占据了世界大豆贸易总量的半壁江山。

1.3国内大豆出口情况
1.3.1出口量
表1.3.2 中国大豆历年出口量
由此图可以看出,1996年中国还是大豆的净出口国,然而1996年已后,国内大豆供不应求,由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国。

二、我国大豆需求现状分析
2.1 我国大豆消费现状
国内大豆市场总需求量由消费量和出口量两部分构成,其中出口量占市场总需求量、的比重很小。

可见,国内大豆消费对总需求起决定性用。

1996 年以前我国大豆消费增幅并不显著,很多年份徘徊不前,常年消费总量为1500万t左右,约占世界大豆消费总量的 11 %。

1996年以后,大豆消费量快速提高。

2013年国内大豆消费总量为81534千 t,占世界消费总量( 275250千t) 的29.6%。

到2014年国内大豆消费量为88907万t ,占世界消费总量( 296070千t) 的比重提高到30 %。

十年间,我国大豆消费量增长了197 %, 占世界消费量的比重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2.2 国内大豆消费量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大豆消费规模,均呈现迅猛扩张态势。

在需求结构方面,中国大豆市场需求主要来自于三部分:一是榨油消费量;二是食用、种用以及工业消费量;三是,中国大豆出口需求量。

总体上,中国大豆市场需求以榨油消费量为绝对主导,约占总需求结构的80%;其次是食用及工业消费量也占有相当的比例,约占总需求结构的17%;至于年度种用需求以及出口需求所占比例相对较小,基本稳定在110万吨左右。

中国大豆需求快速增长的原因有:
(1)大豆榨油消费量大幅提高,推动中国大豆消费快速增长;
(2)大豆食品及工业消费量继续增加;
(3)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人们饮食消费观念在不断更新,作为高蛋白的大豆食品正在日益受到消费者青睐;
(4)豆制品的精加工工业悄然兴起,大豆食用及工业用消费量呈现出加快增长趋势。

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显著增长,但相对应的产量却裹足不前。

我国虽然也是世界第四大大豆主产国之一,然而我国大豆产量与消费量相比,所占比例不足30%,
二、国内大豆供需缺口
2005年至2014年中国的大豆消费量呈持续上涨趋势,而大豆产量远远低于消费量,且有下降的趋势。

中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12月12日表示,2014年中
国大豆产量约为13850千t,与2005年相比较下降了15.2%,而2014年中国的
大豆消费量达88907千t,形成了75057千t的缺口。

从国内供给与需求均衡来
看,大豆供给增长远落后于需求增长。

可见,大豆日益成为中国居民日常消费最
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中国相关大豆产业也逐步成为维系国计民生的支柱产业单元。

项目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
生产量(千t)16,350 15,967 12,725 14,500 14,050 15,600 14,100 11,810 12,750 13,850 进口量(千t)28,310 28,726 37,815 41,098 50,338 52,338 59,220 59,840 70,350 75,200 年度国内消费量
44,905 43,608 49,870 53,545 60,622 67,725 73,933 74,589 81,534 88,907 (千t)
出口量(千t)357 432 447 397 173 181 264 256 150 160 期末库存(千t)3,206 3,859 4,082 5,738 9,331 9,363 8,486 5,291 6,707 6,690 世界大豆贸易量
127.98 140.66 157.71 154.22 179.69 180.39 185.62 196.44 224.16 235.40 (万t)
压榨量(百万t)34.50 35.97 39.52 41.04 48.83 55.00 60.97 64.95 68.85 74.20
四、我国大豆供需预测
3.1 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预估
去年初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对大豆实施目标价格直补政策,改变了实行了六年之久的国家临时收储政策,并且制定了 4,800 元/吨的大豆目标价格,规定
低于此价格将补差价给农民。

此项政策意在保护国产非转基因大豆,阻止东北大
豆面积继续下滑。

今年出台补贴细则显示,补贴标准将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各个地区大豆产量测算,补贴时依据实际种植面积进行拨付和发放,今年 5 月最终确定的补贴标准为 60.5 元/亩。

然而经过一年的实施,这项新政策目前所具体发挥作用十分有限,农户普遍反映补贴与预想有较大的差距,并没有实质性地起到鼓励农民扩种大豆。

如图所示,2015年依旧是供不应求的状态,产量有轻度的下降,然而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国内仍存在约68百万t的供需缺口。

2015-01 2015-02 2015-03 2015-04 2015-05 2015-06 2015-07 国内消费
80.30 80.30 80.30 80.30 85.70 85.70 86.05 统计
产量12.20 12.20 12.20 12.20 12.35 12.35 12.35 进口59.87 59.87 59.87 59.87 70.36 70.36 70.36 出口0.22 0.22 0.22 0.22 0.2 0.2 0.18 期初库存15.91 15.91 15.91 15.91 12.38 12.38 12.38
如图所示,按出口量看,美国超过巴西成为成为我国最大的大豆进口来源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