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讲啦》:有关青春,我们应该这样过

《开讲啦》:有关青春,我们应该这样过

《开讲啦》:有关青春,我们应该这样过我们可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我们可以有一样的青春态度。

《开讲啦》是中国第一档青年电视公开课,节目邀请“中国青年心中的榜样”作为演讲嘉宾,分享他们对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悟,给予中国青年现实的讨论和心灵的滋养,节目自开播后迎来了各路明星和励志人士的到访,成龙、王力宏、科比、俞敏洪、巴兹·鲁曼,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了,央视到底是有钱啊,能请来这么多大咖,而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些响当当的大咖靠钱是请不来的。

“其实我们的嘉宾导演只有两个人,一个25岁,一个28岁。

大多数最牛的大咖嘉宾都由他们邀约,没有特殊的秘诀,就是两个字:死磕”《开讲啦》唯众传媒制片人刘娴在接受悦读客采访时说。

整档节目共45分钟,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每档节目几乎要录制2-3个小时,才能剪辑呈现出电视上45分钟的精彩节目,而余下的时间里,有着各种各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导演对明星死磕的艰难过程,明星对节目录制的认真对待,小撒幕后的默默奉献。

“比如,演员徐帆在休息室一直踱步、搓手,紧张得不行不行的,她说‘我好后悔,我为什么要答应上这个节目’,演员海清在休息室一直求导演‘我不会演讲,你们的损失我照单全赔,我可以回家吗?’Selina 在休息室看着自己写了通宵的演讲稿,看一遍哭一遍,无数次的痛哭崩溃。

”刘娴在提到这些精彩镜头的时候颇为遗憾,这也激发了他们想要给这档青年电视节目出书的冲动。

在《开讲啦——对自己狠一点》出书后,引发了读者的热烈追捧,今年6月份,它的第二本《开讲啦——不完美,怎么了?》出版,新书发布会上,撒贝宁第一句话就说,“这本书的封面不应该放我”。

他说整个栏目和书的精华,在于这些在青春路上洒下汗水和泪水的嘉宾,在于背后这个80、90后的团队,在于接收这场青春洗礼的年轻人。

“这本书的最大亮点是‘完整呈现’四个字,读者在这本书中可以看到一个全新的、无死角的嘉宾,这是非常难得的。

”《开讲啦》书的责编余燕龙说,而编辑此书的过程,是愉快而困难的,“因为节目组给了我们很多的材料,包括主题演讲部分的文字和视频,还有全部录制时的所有听打稿,还有现场的一些实时情况的记录,要从这么多的材料中提取内容,是一种考验”。

然而,这些考验对于整个栏目组团队和编写书籍的团队来说,真的已经算不上什么,借用刘娴的一句话“在这样的节目中和嘉宾共处,和自己共处,没有办法再对生活有任何的抱怨。

”余燕龙谈开讲啦:糅合着苦难,凝结着财富采访嘉宾:《开讲啦》责任编辑余燕龙【悦读客】当我翻开书的第一感觉是“我被骗了”书里到处标注的蓝色下划线让我以为自己买到的是别人读过的二手书,后来去王府井签售会听你们讲述后才知道是故意如此编排的,这和我之前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一样,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余燕龙】作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和这本书的定位有关的。

这套书是给年轻人的礼物,我们想用这样一种”划重点”、做笔记(旁边的小批注)的方式,让读者重新回到上学时候的感觉,让这套书显得年轻、活泼、别有意味。

【悦读客】第一本《开讲啦》书名是《对自己狠一点!》第二本书名是《不完美怎么了?》这两个题目表达出了不一样的态度,想给读者传达什么?您能讲讲这两个书名的由来吗?【余燕龙】其实两个书名,是节目的两个嘉宾的演讲主题。

对于两本书的具体定位,我们也是区别的。

两本书,我们分别想表达两个不同维度的价值观,一个是青年与世界、青年与奋斗的世界观,因此所选择的嘉宾,都是与奋斗相关的,其中的代表就是董明珠老师的主题演讲“对自己狠一点“,由此形成了第一本书《对自己狠一点!》。

另一个所要表达的,是青年对人生、对自己的态度,即青年们应该拥有的人生观,我们总结出嘉宾们在这方面所表达的观念,就是要正视自己的人生,正视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也就是”不完美,怎么了“的人生态度。

所以第二本书就叫《不完美,怎么了?》【悦读客】我们可能拥有不一样的人生,但我们可以有一样的青春态度,这是这本书的宣传语,您认为我们应该拥有怎样的青春态度?【余燕龙】其实这句宣传语,也是对书的一种凝练。

嘉宾们所拥有的人生经历是多姿多彩、完全不同的,但是他们都拥有着一样的青春态度,并且通过《开讲啦》反映出来,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积极、乐观、奋斗、成长“,积极地面对困难,不逃避,不妥协;乐观地生活下去,不消沉,不自卑;为自己的目标去奋斗,去拼搏;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成长。

【悦读客】《开讲啦》这档节目作为中国首档青年电视公开课在中国内地引发了青年们的喜爱与追捧,出此书的初衷是什么?【余燕龙】《开讲啦》受到青年们的喜爱,是因为它是一档真诚的、为青年们所制作的节目,它带给青年们希望的、积极的、正能量的东西,是其他电视节目不曾给予的。

但是一个电视节目,所能呈现的东西毕竟是有限的。

《开讲啦》节目的录制时间是2个多小时,而最终呈现给观众的只有40多分钟剪辑版,并不完整。

而我们出版图书,就是为了能完整地呈现它,让更多正能量东西,传递到更广大的受众当中。

【悦读客】很多人在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就会觉得,这本书只是把视频编辑成了文字发表了而已,而我第一次是在火车上看的这本书,仍然看的眼泪不止,对面的乘客都一脸茫然,您觉得视频与文字,哪种形式更能感染人?他们会带来怎样不同的效果?【余燕龙】视频和文字,不过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其所传递的价值和内容,是一样的。

我认为视频更为具象,但文字的描绘则更加有幻想空间,也因此更加丰满。

从表达力上来说,它们是一样有冲击力的,无高下之分。

【悦读客】您觉得这本书最吸引人的亮点在哪?【余燕龙】首先,这本书本身的内容就很好,内容永远是一本书最有价值、最吸引人的。

其次,我觉得这本书吸引读者的亮点就在于”完整呈现“四个字,为此我们花了很大的精力,将嘉宾演讲,包括与现场观众的对答,都浓缩进了这本书中,因此读者会在这书中,看到一个全新的、无死角的嘉宾,这是非常难得的,也是吸引读者去阅读的一个最重要原因。

另外,本书所传递的价值观是非常积极的、向上的,会给读者带去鼓舞与激励,这也是读者们愿意阅读的因素之一吧。

【悦读客】书里穿插着很多“幕后故事”,在编辑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想必您很用心的和每期导演都做过详细的沟通和了解,您觉得哪个幕后故事是让您听到最觉得有趣和最觉得震惊的?【余燕龙】很多幕后故事都非常有趣,不过有一期让我觉得节目导演也是非常恶趣味的,就是科比那一期。

原因当然是两人的身高了,据说在做这期之前,导演组就憧憬两人站在一起了。

而且其实那期科比是坐着演讲的——他太高了,近景镜头都装不下。

可是我在编辑书的时候,发现导演组给我的全是小撒老师和科比站在一起的照片。

——他们实在太坏了。

【悦读客】书中收集的演讲者并不是全部参加过节目录制的嘉宾,而是有选择性的,您是怎样定位这个选择标准的?想要传达怎样的思想?【余燕龙】其实我们是想全部收录的,只是一,有些嘉宾并未授权将他们的演讲放进书里,只能做罢,二是嘉宾实在太多了,如果全部出版,估计三本书也是不够的。

因此我们有了一个选择标准,这个标准并不是简单地按照知名度,而是综合了考虑到了嘉宾们的职业、演讲主题、演讲内容,甚至是性别因素都有考虑过。

我们想表达的是,不管嘉宾们是什么样的出身、现在是干什么的、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青春故事,而他们的对待青春的态度,是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的。

【悦读客】第一本《开讲啦》把阿信放在了第一位,第二本《开讲啦》把周杰伦放在了首位,说实话这两位都是我在年少是深爱过的明星,不过我还是特别好奇想知道您这样安排是出于怎样的想法?【余燕龙】一方面,他们是非常知名的明星,将他们放在首位,可以给喜欢他们的年轻朋友们一个惊喜。

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这些年轻读者们,在看完第一篇之后,会认可这本书,会继续读下去,读完全本,这样他们将会获得等大的收获。

说到底,这是一本给年轻人的书,我希望他们能够喜欢。

【悦读客】每个演讲者的故事都有其精彩之处,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哪个演讲者是特别让您受感动,或是觉得他演讲的特别精彩的?【余燕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最令我感动的,是黄怒波先生的”苦难是一种财富“。

印象深刻,是因为他对苦难的那种态度,对生活的那种乐观与积极。

他把苦难以一种自嘲的方式吐露出来,我想一般人在经历了这么多的苦难之后,肯定是做不到他这样乐观的。

我十分佩服他。

【悦读客】这本书写作了多长时间?在编写该书的过程中遇到过怎样的困难吗?【余燕龙】这本书的编写,花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编辑该书虽然是一件挺愉快的事情,但确实也遇到了不少的麻烦。

第一个就是分门别类了,哪些嘉宾放在第一本,哪些嘉宾放在第二本,有时候很难抉择的。

第二个麻烦是如何将一位嘉宾的所有完整内容呈现出来,这很困难,因为节目组给了我们很多的材料,包括主题演讲部分的文字和视频,还有全部录制时的所有听打稿,还有现场的一些实时情况的记录,要从这么多的材料中提取内容,是一种考验。

第三个麻烦就是整理书稿了,嘉宾的演讲是非常口语化的,而且有些时候是很跳跃的,因此要逐字逐句地梳理,非常细琐,工作量很大。

好在,这些困难我们都克服了,而且做得还算出色。

【悦读客】每个人年轻的时候都会遇到很多挫折,人们的心里总觉得别人幸福的,活得是精彩的,尤其是站在台上演讲的这些成功者。

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你们有没有收到过这些受众的反馈?【余燕龙】我们的微博和微信平台上天天都收到了读者们的类似的反馈,这也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受众了解了,其实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多姿多彩的,有精彩也有灰色,而每个人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是有态度和坚持的。

能够让受众有这样的感慨,我们觉得很有成就感。

刘娴谈开讲啦:有态度,有温度,有希望采访嘉宾:《开讲啦》唯众传媒制片人刘娴【悦读客】《开讲啦》栏目组所有的成员基本上是由80后和90后组成,一个非常年轻的团队,却做出了当下中国最棒的一档电视节目,区别于大部分火热的娱乐综艺节目,和看似枯燥的科普人文节目,这档节目的初创是基于怎样的想法?【刘娴】节目初创的灵感来源于:年轻的我们更懂得年轻人需要什么,做节目从自身出发,自身的诉求很多时候恰恰是一个群体的需求。

也正因为我们自身都比较年轻,所以同样经历着年轻人的迷茫和困惑,我们也非常渴望有人懂我们,点拨我们,或者是有人跟我们分享他的成长故事和人生经历,从中反观自己,找到答案。

我想从每个人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反向思维做节目的创意,找到这个时代,人内心的缺失和需求,是节目成功的本源吧。

【悦读客】每一档新节目的上线都存在很多的风险,当时央视和唯众传媒在联合制作这档节目的初期遇到了怎样的困难,面临着怎样的压力?【刘娴】很感谢央视领导的信任和前瞻性眼光。

在当今娱乐、综艺、真人秀盛行的电视环境中,这样一档大清新的节目,没有人相信它会有收视率,也无法保证一定有影响力,其实风险是极大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