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体系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现状及建议(新版)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general term for safety management methods that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In different periods, the same enterprise must have different management systems.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现状及建议(新版)1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及意义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国家标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其内涵如下文所述:劳动安全卫生(LaborSafetyandHealth)是指生产过程中不致于对劳动者或其他人员的人身造成伤害或产生职业病、精神和健康构成威胁、财物导致损失的状态。
劳动安全卫生工作一般采取综合治理的原则,也就是通常所说的“3E”对策:技术措施(Engineering)、教育措施(Education)、强制措施(Enforcement)。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LaborSafetyandHealthStandard)是指为实现劳动安全卫生而制订的准则。
它以安全科学、安全技术和生产实践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人员制定、专家讨论、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颁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在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一般属于强制性标准,也有推荐性安全标准。
标准级别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标准化作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技术经济基础工作,它通过对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工业生产实践活动中的重复性事件和概念,制订、颁布和实施标准,求得统一,以增加效益和安全、促进技术进步和科学管理。
在国际上“合理化”、“标准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标准化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并已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LaborSafetyandHealthStandardization)是通过制订、颁布、贯彻、实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同时通过自身建设,使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本身不断优化的过程。
它从标准化角度综合反映出整个国民经济状况,即对国民经济的体制和政策、经济结构、科技水平、资源条件、生产组织程度、经济效益以及这方面标准化程度的综合反映。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能为劳动者创造舒适、安全的劳动环境,防止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还能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素质,保持社会稳定与发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例如:美国机械工程协会(ASME)制订的《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BPVC)是一部巨大的,具有国际权威的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规范,自从美国制订锅炉安全标准并严格按之进行监督检验以来,事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锅炉的蒸汽压力从1910年的几百磅/平方英寸直线上升到1980年的5000磅/平方英寸,锅炉爆炸事故却从1910年的300多起直线下降,到70年代中期已基本消灭。
这是世界上安全标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成功范例之一。
又如,自从我国国标《爆破安全规程》1986年颁布实施以来,1987年与1985年相比,全国爆破事故减少434次,死亡人数下降18.8%,负伤人数下降16.4%。
2国外状况国外十分重视安全卫生标准的制订工作,而且这方面的工作也开展较早,并已经制定了大量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这些标准相互配套、协调、自成一体。
由于历史习惯和具体国情的差异,各国标准化政策都有较大的差别,但对于安全标准却大多管理较严,由政府强制推行。
美国认为性能和质量标准可以由厂家与用户协商解决,有推荐性标准即可,而安全标准必须由政策强制执行。
因此,尽管美国实行的是民间标准优先的标准化政策,具有多元化的标准体系,形成政出多门、相互竞争的机制,但美国的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大多数被纳入联邦政府标准体系,作为强制性标准在全国使用,并且得到美国标准协会和其他民间团体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
1970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职业安全卫生法》,该法授权劳工部长通过职业安全卫生管理局(OSHA)制定职业安全卫生标准。
OSHA所订标准主要是选择性地采纳美国国家标准研究所以及一些专业学会、协会使用的标准。
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也重视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制订工作,ANSI下设有安全技术委员会,负责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
这些标准属推荐性标准在全国自愿使用。
美国部分民间团体也从事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其中影响很大的有美国机械工程协会(ASME)和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
ASME下设的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委员会是ASME最大的一个技术委员会。
《锅炉与压力容器规范》是ASME经过80多年的努力,不断修改、增订、完善发展而成的。
美国保险商实验室(UL)是美国最有权威的安全试验机构。
其业务主要是开展与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的材料、设备、产品、结构、方法和实验研究,制定和出版UL标准。
UL在美国乃至世界其他一些国家从事对各种设备、系统和材料的安全试验与检查,达到UL标准者,发给UL 标志。
UL标志已在许多国家通行。
UL主要制订安全标准。
下设电气、防盗、事故、防火和船舶工程部,以及消费者咨询委员会,负责UL 标准的制定工作。
有60%以上的UL标准被美国国家标准学会确认为国家标准。
日本实行的是按法律实施标准化的道路,支撑标准的法令和法规现已达到320个,JIS(日本工业标准)的地位很高,并实行以国家为主体的标准化管理体制,各个时期标准化的重点不同。
为促进JIS标准国际化,日本采取以下对策:(1)积极推荐JIS标准作为国际标准;(2)原封不动地翻译国际标准,使之JIS化;(3)加强信息交流及时搜集其他国家标准的情况;(4)邀请外国专家参加JIS 标准制订委员会等等。
由于政府主持、法律保证、服务于发展等上述特点,日本的标准化体制对于安全卫生是得到确保的,也是极为有利的。
为了确保安全,日本形成了相当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日本的安全标准也是强制性标准,由政府强制推行。
前苏联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标准体系,其标准体系包括标准(OCT)和技术条件(OCT)两大类。
他们没有劳动保护法或劳动安全卫生法,只有劳动基本法,其中包括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另外还有一系列规程和细则。
劳动保护规程和细则分为:劳动保护通用规程、跨部门的劳动保护规程、部门的劳动保护规程、安全技术细则等四类。
前联邦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标准化的国家之一,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已经比较完善,国际化程度很高。
有大量联邦德国安全标准被采纳为欧洲标准(EN)和国际标准(ISC、IEC)。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一直十分重视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
他们认为,现代化的主要目的第一就是保证安全、健康和保护生命;第二是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
因此,ISO的每一个国际标准在制定时都考虑到安全问题:安全因素已成为ISO工作中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ISO设有专门从事安全标准工作的技术委员会。
如TC11“锅炉与压力容器”安全标准、TC94“个人安全——防护服和设备”、TC85“过压保护用安全装置”等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为了做好安全标准的制订工作,专设了一个安全咨询委员会(ACOS),负责制订安全标准的起草导则。
对各类安全标准编制体系和进行层次划分。
并对TC/SC的工作进行协调,受其协调的TC/SC 有67个,IEC不仅制订安全标准,还向认证工作发展。
IEC不仅制订安全标准,还向认证工作发展。
IEC还有些专门从事安全标准工作的技术委员会,如TC64“建筑物的电气设施”的安全。
TC68“风轮发电系统”的安全。
亚太地区于1985年成立了职业安全卫生组织(APOSHO)并就亚太地区职业安全卫生进行学术交流。
1996年,第十二届APOSHO成员理事会年会上开始讨论制订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标准APSHO1000系列。
并希望将来以APOSHO1000系列标准为基础,来制订国际职业安全卫生管理系统标准ISO18000系列。
3国内状况我国政府历来重视劳动安全卫生工作。
建国初期,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就明确规定:“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
”在我国第一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通过国民经济有计划的发展,逐步扩大劳动就业。
改善劳动条件和工资待遇以保证公民享受这种权利。
”以后的各部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劳动安全卫生的内容。
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我国相继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一系列有关劳动安全卫生和标准化的法律。
这些法律的颁布,为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50年代初开始,国务院陆续颁布了《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简称“三大规程”)以及其他一系列劳动安全法规,其他各部委也相继颁发一系列劳动安全法规。
这些法规的颁布,为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研究与制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的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工作起步较晚,80年代初才开始制订。
我国的第一个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1981年2月13日颁布的《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
80年代,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工作集中在国家急需而且影响较大的标准上。
例如:《中国成年人头型系列》、《爆破安全规程》等等都有较大的影响。
到1987年9月,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仅105个。
80年代后期开始,国家技术监督局和劳动部开始有计划的加速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制订工作,并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纳入国家标准体系。
经过17年的发展,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化研究工作成绩斐然。
本文根据有关文献对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进行了统计,到1996年底,我国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近700个。
我国有关劳动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的研究是随着我国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发展而开始的。
随着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随着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数量的大幅增长,在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研究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的课题。
如标准之间不配套、不协调、混乱和相互矛盾以及组成不合理。
为此,为了加强对标准的宏观管理,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安全保障,我国于80~90年代成立了一批专业性的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这些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根据自己的业务范围,对安全标准进行了规划和协调,编制了相应的标准体系。
一些部的有关司、局也制订有自己管辖范围内的安全卫生标准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有的安全或与安全有关的标准体系如附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