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Word版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Word版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一、单选择题1、不属于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是A、铬酸钾法B、高锰酸钾法C、碘量法D、亚硝酸钠法E、重铬酸钾法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依据是A、滴定方式不同B、配制滴定液所用氧化剂不同C、指示剂的选择不同D、滴定对象不同E、酸度不同3、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的酸性实用的是A、 HClO4 B 、H2SO4 C 、HNO3 D、 HBr E 、HCl4、间接碘量法中,加入KI的作用是A、作为氧化剂B、作为还原剂C、作为沉淀剂D、作为掩蔽剂E、作为保护剂5、间接碘量法中,滴定至终点的溶液放置后(5分钟内)又变为蓝色的原因是A、KI加入量太少B、空气中氧的原因C、待侧物与KI反应不完全D、溶液中淀粉过多E、反应速度太慢6、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在放置10分钟后,要加入大量纯化水稀释,其目的是A、避免I2发挥B、增大I2的溶解度C、减慢反应速度D、降低酸度和减少[Cr3+]E、降低溶液的温度7、Na2S2O3溶液不能用直接法配制的原因是A、 Na2S2O3分子量小B、具有吸湿性C、 Na2S2O3常含有杂质D、水中溶解度小E、难于准确称量8、下列不能用碘量法测定含量的是A、漂白粉B、MnO2C、Na2SD、 Na2SO4E、 K2Cr2O79、用高锰酸钾法测定Ca2+时,所属的滴定方法是A、置换B、剩余C、直接D、间接E、返滴定10、在亚硝酸钠法中,能用重氮化滴定法测定的物质是A、季铵盐B、生物碱C、芳叔胺D、芳伯胺E、芳仲胺11、用亚硝酸钠法测定物质含量时,下列不正确的是A、亚硝酸钠法可以测定任何含氮的物质B、亚硝酸钠法一般用盐酸作为酸性介质C、亚硝酸钠法在HBr中反应速度最快D、磺胺类药物可以用亚硝酸钠法测定含量E、亚硝酸钠法采用快速滴定时温度规定在30℃以下12、配制Na2S2O3溶液时,要加入少许Na2CO3,其目的是A、中和Na2S2O3溶液的酸性B、增强Na2S2O3的还原性C、除去酸性杂质D、作抗氧剂E、防止微生物生长和Na2S2O3分解13、用K2Cr2O7作为基准物质标定Na2S2O3溶液的滴定方式是A、直接B、间接C、剩余D、置换E、氧化还原14、用间接法配制Na2S2O3溶液时,常加入少量的Na2CO3其目的是A、增大Na2S2O3的稳定性B、增大Na2S2O3的溶解性C、增大Na2S2O3的还原性D、中和Na2S2O3的碱性E、以上均是15、氧化还原反应条件平衡常数K'的大小A、能说明反应速度B、能说明反应的完全程度C、能说明反应的条件D、能说明反应的历程E、能说明反应的顺序16、亚硝酸钠法常用的酸性介质是A、 HClO4B、 H2SO4C、 HNO3D、 HBrE、 HCl17、高锰酸钾法应在下列的哪一种溶液中进行:A、强酸性溶液B、弱酸性溶液C、弱碱性溶液D、强碱性溶液E、中性溶液18、高锰酸钾滴定法指示终点是依靠A、酸碱指示剂B、金属指示剂C、吸附指示剂D、自身指示剂E、专属指示剂19.关于配制和标定I2滴定液错误的是A、由于I2腐蚀性强,故不宜分析天平上称量B、标定I2常用的基准物质是As2O3C、 I2应先溶解在KI溶液中,再稀释至所需体积D、标定操作应在碘量瓶中进行E、配制好的溶液应储存在棕色瓶中20、直接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要求溶液的酸性是A、醋酸酸性B、盐酸酸性C、氢氧化钠碱性D、氨性E、硫酸酸性21、间接碘量法所用的滴定液是A、I2B、Na2S2O3C、Na2S2O3和 I2D、Na2S2O3和KIE、I2和KI22、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A、滴定开始时加入B、滴定液滴加到一半时加入C、滴定至近终点时加入D、滴定到溶液呈无色时加入E、滴定到溶液呈黄色时加入23、高锰酸钾法所用的指示剂是A、KMnO4B、K2Cr2O7C、K2CrO4D、KIE、淀粉24、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是A、在滴定过程中因被氧化或还原而发生结构变化,引起颜色变化B、稍微过量的指示剂将溶液染色C、与被测OX或Red结合而发生颜色反应D、指示剂被空气作用而发生颜色变化E、因为溶液的酸碱度发生变化,而引起颜色的变化25、用直接法测定维生素样品的含量时,如果溶液呈碱性,对测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A、偏高B、偏低C、过高D、结果混乱E、无影响26、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A、滴定前B、终点时C、滴定开始D、近终点E、计量点时27、用K2Cr2O7标定Na2S2O3时,应选用的指示剂和加入的时间是A、K2Cr2O7 滴定开始前B、淀粉滴定开始前C、淀粉近终点时D、碘化钾滴定前E、碘化钾近终点时2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KMnO4溶液标定操作条件的是A、用新煮沸的冷纯化水溶解基准物Na2C2O4B、标定反应应在H2SO4酸性条件下进行C、标定温度应不高于65’CD、加入催化剂,提高反应速度E、终点颜色应保持30s不褪色29、下列注意事项中,与H2O2测定无关的是A、开始和近终点时的滴定速度要放慢B、取样后,加稀硫酸,立即滴定C、取样后。

加稀硫酸,并在暗处避光放置5minD、取样时注意减小误差,最好用同一只刻度吸管E、取样时应取一份,做一份,以减少挥发、分解带来的误差30、高锰酸钾的滴定速度应A、快B、慢C、先快后慢D、先慢后快E、先慢稍快后慢二、多选择题1、碘量法中为了防止I2的挥发,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过量KIB、室温下进行滴定C、降低溶液的酸度D、使用碘量瓶E、滴定时不要剧烈振摇2、直接碘量法与间接碘量法的不同之处有A、滴定液不同B、指示剂不同C、加入指示剂的时间不同D、终点颜色不同E、反应的机制不同3、下列可用KMnO4法测定的物质有:A、Na2C2O4B、HAcC、 H2O2 D 、FeSO4 E、 NaOH4、间接碘量法滴定时的酸性条件为A、强酸性B、弱酸性C、强碱性D、弱碱性E、中性5、碘量法中为了防止I-被空气氧化应A、避免阳光直接照射B、碱性条件下滴定C、强酸性条件下滴定D、滴定速度适当快些E、I2完全析出后立即滴定三、判断题1、用碘量法测定二氧化锰时应选用直接碘量法。

2、对氧化还原反应来说,只要满足电势差大于等于0.35V的条件,该反应就能用于滴定分析。

3、因为氧化还原反应速度较慢,所以在氧化还原滴定中都需要加热和加催化剂。

4、标定碘液可用Na2S2O3作基准物质。

5、配制好的Na2S2O3溶液不能马上标定,是因为Na2S2O3还原性太强。

6、Fe2+样品液只能用KMnO4法测定。

7、间接碘量法不能在强酸性溶液中滴定的原因之一是Na2S2O3易分解。

8、碘量法所用的指示剂是KI的淀粉液。

9、直接碘量法间接碘量法所用的指示剂相同,终点颜色也相同。

10、KMnO4法需要在酸性条件下测定样品,是为了增强KMnO4的氧化性。

11、用碘量法测定铜盐样品时,采用的是剩余滴定法。

12、氧化还原滴定的突跃中点与化学计量点是一致的。

13、亚硝酸钠法可用于测定具有氧化性物质的含量。

14、Na2S2O3滴定液应需要前临时配制及时滴定。

15、亚硫酸钠法中,采用快速滴定法的目的是为了减小NaNO2的逸失和分解。

16、氧化还原滴定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的依据是电势差在突跃范围内。

四、填空题:1、原电池中的电极称为负极,发生反应;的电极称为正极,发生反应。

2、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可分为、、和其它氧化还原滴定法。

3、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可分为、、。

4、高锰酸钾法的滴定液为,指示剂为。

5、标定高锰酸钾滴定液的基准物质为。

6、碘量法可为、。

7、直接碘量法的滴定液为,指示剂为。

应在加入,终点的颜色为。

8、间接碘量法的滴定液为,指示剂为。

应在加入,终点的颜色为。

9、标定碘滴定液的基准物质为。

10、标定硫代硫酸钠滴定液的基准物质为。

11、亚硝酸钠法的滴定液为,主要是测定、。

12、标定亚硝酸钠滴定液的基准物质为。

五、间答题:1、简述碘量法的误差来源和减免措施。

2、配制Na2S2O3滴定液时,为什么要用新煮沸冷却至室温的纯化水?加入少许Na2CO3的目的是什么?3、高锰酸钾法有哪些优缺点?4、为了配制稳定的高锰酸钾滴定液,应采取哪些措施?六、计算题:1、精密吸取双氧水溶液25.00ml,置25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线,混均。

再精密吸出25.00ml,加H2SO4酸化,用0.02700mol/L KMnO4滴定至终点。

消耗KMnO4滴定液35.86ml,计算此样品中H2O2的含量。

(H2O2的分子量:34.02)2、精密称取0.1936g基准物质K2Cr2O7,溶于水后加酸酸化,加入足够量的KI,用Na2S2O3滴定液滴定至终点,用去33.61ml,计算Na2S2O3溶液的浓度。

(K2Cr2O7的分子量:294.2)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0:ABBBC DCDDD 11~20:AEDAB EADAA21~30:BCAAB CCCCD二、多项选择题:1~5:ABDE;ACDE;ACD;BE;ADE;三、判断题:1、×2、×3、×4、×5、×6、×7、√8、×9、× 10、√11、× 12、× 13、× 14、× 15、√ 16、×四、填空题:1、输出电子、氧化、接受电子、还原2、高锰酸钾法、碘量法、亚硝酸钠法3、自身指示剂、专属指示剂、氧化还原指示剂4、KMnO4、KMnO45、Na2C2O46、直接滴定法、间接滴定法7、I2滴定液、淀粉、滴定开始时、由无色到蓝色8、 Na2S2O3、淀粉、滴定至近终点时、由蓝色到无色9、As2O310、K2Cr2O711、NaNO2、芳香伯胺、芳香仲胺12、对氨基苯磺酸五、间答题:1、碘量法的误差来源有:(1)I2易挥发;(2)I- 在酸性溶液中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减免误差的措施有:(1)防止I2的挥发:加入比理论量大2~3的KI,增加I2的溶解度。

并在室温下进行滴定。

滴定速度要适当,不要剧烈摇动。

滴定时使用碘量瓶。

(2)防止I-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可通过稀释来降低溶液的酸度。

避免阳光直射。

I -与氧化性物质反应的时间不宜过长。

用Na 2S 2O 3滴定I 2的速度可适当加快。

2、下列因素会导致硫代硫酸钠不稳定易分解:(1)蒸馏水中有CO 2时会促使Na 2S 2O 3分解;(2)空气中的O 2氧化Na 2S 2O 3,使其浓度降低;(3)蒸馏水中嗜硫菌等微生物作用,促使Na 2S 2O 3分解。

因此,配制Na 2S 2O 3滴定液时,应使用新煮沸放冷的纯化水。

并加入少量的Na 2CO 3的目的是使溶液呈碱性,防止Na 2S 2O 3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