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果树栽培技术教案

果树栽培技术教案

课题:第一章果树基础第一节果树栽培概述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讲授使学员了解果树的几种种类划分方法,并熟悉果树的应用价值。

掌握果树栽培的特点,了解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1.果树的类别2.果树的价值3.果树栽培的特点4.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措施:充分运用讨论法,激发学员积极性,共同探讨果树总类划分。

结合实际,讲解果树栽培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

教具与挂图:挂图(自制白纸挂图)果树栽培的价值新课内容及方法(填写附加页)课外作业(或复习题):栽培果树的目的:早果、丰产、稳产。

果树栽培的价值在哪几方面?果树生产的价值体现在哪几方面?要想进一步提高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应如何做?授课内容:什么是果树?果树是能生产可食用果实或种子等的多年生植物的总称。

栽培果树的目的:早果、丰产、稳产。

一、(一)按叶生长期特性分类1. 常绿果树主要特征:叶片终年常绿,春季新叶长出后老叶逐渐脱落,无明显的休眠期。

主要种类:柑橘、枇杷、荔枝、龙眼、芒果、榴莲、椰子、菠萝、2. 落叶果树主要特征:叶片在秋季和冬季全部脱落,第二年春重新长出,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

主要种类:苹果、梨、桃、李、柿、枣、核桃、葡萄、无花果、山楂、板栗、樱桃等。

(二)按气候条件分类1.温带果树苹果、梨、桃、杏、枣、核桃、柿、樱桃等2.亚热带果树柑橘、荔枝、龙眼、石榴、无花果、猕猴3.热带果树香蕉、菠萝、芒果、椰子等。

(三)按生长习性分类1.乔木果树A. 主要特征:有明显的主干,树体高大。

B. 主要种类苹果、梨、李、荔枝、椰子、柿、枣等2.灌木果树A. 主要特征:树冠低矮,无明显主干,从地面分枝呈丛生状。

B. 主要种类石榴、醋栗、无花果、刺梨、树莓等3.藤本果树A. 主要特征:茎细长,蔓生不能直立,必须依靠支持物才能生长。

B. 主要种类葡萄、猕猴桃等。

4.草本果树A. 主要特征:具有草质茎,多年生。

B. 主要种类:香蕉、菠萝、草莓等。

(四)按果树果实构造分类1. 仁果类果树A. 主要特征果实内有多数种子,故称为“仁果”;B. 主要种类苹果、沙果、海棠果、梨、山楂、木瓜等2. 核果类果树A. 主要特征有明显的外、中、内三层果皮;中果皮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成为坚硬的核。

B. 主要种类桃、李、杏、梅、樱桃、芒果、橄榄等3. 坚果类果树A. 主要特征果实或种子的外皮具有坚硬的外壳,食用部分为种子的子叶或胚乳。

B. 主要种类核桃、、栗、椰子、榴莲、等。

4. 浆果类果树A. 主要特征果实除外面几层外,肉汁化且充满浆汁成为可食用部分。

B. 主要种类葡萄、猕猴桃、草莓、树莓、蒲桃、番石榴等。

5. 柑果类果树如柑、橘、橙6. 柿枣类果树如柿、枣等二、果树栽培的意义1、果品已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和主要食品的一部分。

果品营养丰富,其富含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如柑橘润肺理气;香蕉润肠、降压;荔枝健脾养血。

少吃粮食多吃水果可以减肥。

2、可以带动以果树为原料的相关工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国投中鲁,是亚洲最大的苹果汁上市公司。

三、果树栽培的特点栽培周期长:多数果树为木本植物,栽植的当年不能结果,一般3-5年才进入结果期,5-7年进入盛果期,盛果期可持续数年、数十年。

四、果树栽培的现状及发展方向果品生产总产量增长迅速,但单位面产量不高;果品品种结构不合理,以户为单位的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突出。

提高果树生产的经济效益,应在“四个特别”立求发展:第一:特别早。

第二:特别晚。

第三:特别少。

第四:特别优。

课堂总结:课后作业课题:第二节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员了解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并掌握根、芽、枝条的基本生长规律及特性。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树体的基本结构重点掌握枝条的基本特性和生长规律措施:挂图演示,强化记忆,反复说明。

教具与挂图:新课内容及方法(填写附加页)课外作业(或复习题):1.果树树体都是由(树干)、(枝)、(芽)、(叶)、花和果实组成。

2.树形的地上部分分为(树干)、(树冠)两种。

3.果树的根系包括(骨干根)和(须根)两大类,及与其共生的菌根。

4.根系分布情况分为(水平)(垂直)两种,长大约为树冠的1.5倍。

5.果树枝条的生长具有(顶端优势)和(垂直优势)。

6.果树的年生长规律体现在(加长生长)(加粗生长)两个方面。

授课内容:一. 果树的一般特性与一般作物、蔬菜比较,果树具有以下特性:(一)体大根深——立体性(二)寿长多稔——长期性(三)营养繁殖——营养性(四)不耐贮运——不耐贮性(五)栽培复杂——复杂性二、果树树体的基本结构果树都是种子植物,其树体都是由树干、枝、芽、叶、花和果实组成。

(一)树体树干地上部树体分为树冠地下部根系――骨干根-------须根地上部和地下部交界叫根颈(可见图示)根系的分布情况分为水平和垂直两种,长大约树冠的1.5倍。

(二)果树的枝芽特性果树的芽是枝、叶、花的雏体,相当于种子,能产生新的植株。

芽具有顶端优势。

顶端优势:指处于枝条顶端的芽总是首先萌发,而且长势最强,向下根据次减弱的现象。

枝的生长特性(1)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指处于枝条顶端的芽总是首先萌发,而且长势最强,向下根据次减弱的现象。

表现: 1. 枝条上部的芽能萌发抽生强枝。

2. 直立枝条生长着的先端使其发生的侧枝呈一定角度。

枝条分为新梢、一年生枝和多年生枝。

果树的枝条的生长不仅具有顶端优势,而且还具有垂直优势。

(2)垂直优势直立生长的枝条生长势旺,枝条长,接近水平或下垂的枝条则生长短而弱;枝条弯曲部位的芽其生长势超过顶端。

这种因枝条着生方位不同而出现强弱变化的现象称为垂直优势。

应用:1.修剪时剪口芽的选择依据。

2.撑枝、拿枝、弯枝等整形的依据果树年生长规律体现在加长生长和加粗生长两个方面。

(一般加粗生长稍晚于加长生长。

)课堂总结:课后记事:课题:第三节果树的生长发育周期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员了解根系、叶子和花果的生长发育的周期特点。

重点掌握果树的年生长发育周期性特点。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 1、根系的生长发育周期2、了解果实发育的特点3、重点掌握果树的年生长周期教具与挂图:清代文献中提出了,果树的栽植距离以“枝不相碍”为准。

新课内容及方法(填写附加页)课外作业(或复习题):1.花芽分化要求的条件是什么?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结构物质、能量物质、调节物质和遗传物质四种代谢物质。

外部条件:光照、温度、水分、营养和策略作用。

授课内容:果树的生长发育周期一、根系的生长发育周期大多数常见果树根的生长一年有3次高峰。

春季开始生长,是第一个高峰;当地上部生长趋于停止时,根系生长出现第二个大高峰。

落叶前根系生长出现第三个小高峰二、叶芽的生长发育周期1.叶芽原基出现期2.鳞片分化期3.雏梢分化期三、花果的生长发育1.花芽分化要求的条件是什么?有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内部条件:结构物质、能量物质、调节物质和遗传物质四种代谢物质。

外部条件:光照、温度、水分、营养和策略作用。

2.果实发育中的落花落果现象:是生物高为了适应不良环境和营养条件的一种形式,致使开花多、坐果少的现象。

果实体积增长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呈一定的慢----快----慢的形式成长的。

四、生长发育具有生命和年生长两个周期生命周期与年生长周期的概念:生命周期指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都要经历萌芽、生长、结实、衰老、死亡这一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果树的年生长周期可明显分为生长期和休眠期。

*调控休眠期的措施:1. 促进休眠。

抑制其营养生长,以减少初冬的冻害。

2. 推迟进入休眠。

避免早期的冻害。

3. 延长休眠期。

树干涂白4.打破休眠。

课题:第二章果树育苗第一节育苗基础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1.通过教学使学员掌握果树苗木类型与育苗方式。

了解选择苗圃应该注意的事项。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苗木的类型育苗的方式措施:选择苗圃应该注意的事项用头脑风暴法与学员互动,激发学员积极性教具与挂图:新课内容及方法(填写附加页)课外作业(或复习题):1.果树苗木有哪些类型?2.选择苗莆应该考虑哪些因素?授课内容:一、果树苗木类型实根苗(利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很少用。

(一)根据繁殖材料不同 *嫁接苗(采用嫁接方法繁殖的苗木)为主。

自根苗(根系由自身细胞产生的苗)(二)育苗方式1.露地育苗2.保护地育苗3.容器育苗4.弥雾育苗5.组织育苗乔化苗根据苗木所采用的砧木不同分矮化苗二、建立果树苗莆苗莆是指提供优质苗木的场所。

也是探索植物繁殖新方法、改进育苗技术的试验基地。

(一)苗莆的选择选择适宜的苗圃,为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加速苗木繁育,提高苗木质量和出苗率。

选择苗圃应该考虑的因素:1.地点2.地势3.土壤4.灌溉条件5.病虫害(二)苗莆的规划1.母本园:提供良种繁殖材料。

2.繁殖区:苗木培育区以长方形为佳。

3.道路:与外部联系。

4.排灌系统和防护林:5.房舍课堂总结:课后记事:课题:第二节嫁接苗的培育1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员了解嫁接苗的特点及嫁接苗的作用。

熟悉嫁接成活的原理,并掌握接穗选择与采集的方法。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措施:教具与挂图:新课内容及方法(填写附加页)课外作业(或复习题):什么是嫁接?什么是接穗,什么是砧木?简述题:嫁接苗可以利用在哪些方面?授课内容:嫁接苗的培育几个概念:嫁接:是把植物的一部分器官移植到另一植株的适当部位,使两者愈合生长成新植株的繁殖方法。

接穗:接在上部的枝或芽。

砧木:承受插穗的植物体称为砧木。

嫁接苗:用嫁接的方法培育的苗木称为嫁接苗一、嫁接苗的特点及利用特点:嫁接苗地下部分是砧木发育成的根系,具有砧木生长发育的特点。

地下部分是由接穗发育起来的,保持接穗的遗传性。

利用(嫁接的意义):1.嫁接苗变异小,可以保持母株的优良性,操作简单,成活率高。

2.可以使果农提前受受益。

3.提高树木的适应性。

4.用嫁接改换良种。

5.嫁接改变树木的高度。

6.嫁接可以培育新品种。

7.嫁接可以加快良种苗木繁殖。

二、嫁接苗的培育复习一下嫁接苗、接穗和砧木的概念。

1.嫁接成活的原理主要取决于砧木与接穗能否相互密接产生愈伤组织。

愈生组织增生越快,砧穗连接愈早,嫁接成活可能性就越大2.接穗的选择与采集要优良品种。

采取接穗的母株必须具有丰产、稳产、优质的特性,而且要发育健壮,无病虫害。

三、砧木与接穗间的相互影响1)对生长的影响乔化砧矮化砧2)对结果的影响3)对抗逆性适应性的影响课堂总结:课后记:课题:第二节嫁接苗的培育2本次授课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教学,使学员了解常用的两种嫁接方法,及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并熟悉砧木种子采集的方法简单了解砧木种子的休眠与层积处理。

本课重点与解决措施:重点:芽接法与枝接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影响嫁接成活的因素。

相关主题